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同的“另类”

(2009-07-04 09:24:23)
标签:

文化

(这是一周前为《中国广播影视》写的一篇稿子,昨天晚上,我的猜想已经被证实,但节目看着真是很不舒服。今后的发展,大家将拭目以待)

在百度上打一个“曾”字,搜索频次最高的是“曾轶可”,一个月前还没人听说过的这个名字,现在已经成为网络红人。面对这样的状况,最高兴的当然是湖南卫视。《快乐女声》经过多日的热场,虽然有过山寨版张柏芝一类的炒作题材,热度却一直没有上来。这一回,有了包小柏的愤然退出评委席,有了十强突围赛曾轶可的先胜后负保持待定,终于制造出了一个舆论热点,虽然其他媒体还在冷眼旁观,毕竟在网络上已经先声夺人。

因为有过2005年《超级女声》的辉煌,今年的《快乐女声》本来还是在观众中引起相当期待的。但由于有主赛播出时间,播出时段等多方面的限制,特别是取消了观众投票选择自己心宜歌手的机制,《快乐女声》想要再造盛况确实困难重重,不得不依靠制造热点来聚拢人气也是可以理解的。但到底用什么样的办法才能聚拢人气,却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不久以前,英国的选秀节目《英国达人》也曾爆出过一个大冷门,一位相貌平平、体态臃肿、衣着过时的大妈级选手苏珊出口不凡,一曲音乐剧《悲惨世界》中的《我曾有梦》不但震惊了英国,还震惊了世界,她的现场演唱视频点击超过1亿次,成为全球媒体争相报道的热点。此后的《英国达人》自然是一路高歌猛进,不但赚足了收视率,而且得到了大量的好评。苏珊大妈的出现让我们又想起前年,在《英国达人》第一季里那位其貌不扬的手机推销员保罗。在初赛中他刚刚站在舞台上的时候,不论评委还是现场观众都在等待着一场无厘头的滑稽表演,但他一开口人们就全傻了,那一曲《今夜无人入睡》简直就是金石之音。正是这种强烈的内外反差让听众热泪盈框,让保罗最终夺取了当季冠军,也让《英国达人》成为世界范围最著名的选秀节目之一。不难看出,似乎名声更为显赫的苏珊大妈,其实不过是女版保罗。同一招术能够一用再用而且还屡试不爽,真是让我们服死了英国的电视同仁。

其实,《英国达人》是一个狂欢性很强的民间才艺大赛节目,参加者不但可以唱歌,可以跳舞,也可以翻斤斗、耍狗熊、玩飞刀、吞铁球,第一轮初赛像极了农村集市的杂耍会场,很热闹,很愉快,却没有多少高雅气息。但是到了复赛和决赛,节目越来越精彩,越来越优美健康,甚至不乏高雅艺术的成分。保罗永远只唱古典歌剧,苏珊只唱早已走入殿堂的音乐剧,获得第一季亚军的那只木偶猴子,模仿的也是流行经典迈克尔·杰克逊。普通平民的精湛技艺让人印象深刻,同样让人印象深刻的还有这些普通平民的艺术趣味。可见,即使是一个狂欢式的平民选秀节目,也还是需要一点文化的底蕴。再对照一下连续8季红旗飘飘的《美国偶像》决赛里选手们好生了得的唱功,就可以知道,我们的选秀节目中真正缺少的是什么。

在人们的习惯视野中,保罗和苏珊大妈是一种另类,《英国达人》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正是靠着这种超常态的另类表现。湖南卫视之所以对曾轶可注入如此大规模的热情(让其场场PK直至总决赛?)大概也是看重她的另类。在《快乐女声》的第一场十强突围赛中,场面有点混乱,主持人有点不在状态,专业评委有点言不由衷,但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最要命的是,女声们的唱功实在普遍不算出色,甚至也不够快乐。在这样的基础上,仅仅靠一位跑调不停音色诡异并且引起巨大争议的女孩来吸引公众视线,这个节目能够走多远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福冈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