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美国偶像》的实力

(2007-03-19 22:04:24)

在今年没有什么悬念的奥斯卡颁奖晚会上,还是有一个颇为引人注目的亮点:第一次走上银幕的黑人女孩詹妮弗·哈德森凭着在《追梦女郎》中的出色表现获得最佳女配角奖。不过对于大多数美国人来说,此女孩倒也并不陌生。2004年,她参加《美国偶像》第三季的竞赛并且进入了最后的总决赛,在7进6那场比赛中才被淘汰出局,在几个月的连续亮相中,她以出众的嗓音和鲜明的个性,已经积累了很高的人气,有了一大批粉丝。

《美国偶像》真是个创造奇迹的节目,不但连年保持着极高的收视率和让人羡慕的广告收入,制造出一批格莱美新人和畅销唱片,现在甚至打入了好莱坞,还拿了金球奖和奥斯卡小金人。从2002年开播以来,年年红火的《美国偶像》轻松走进了第6季,再度引起美国和世界上许多人的注意。

我们有时候会很奇怪,国外有些节目为什么有那么长的生命力?且不说50多年历史的《今天》、40来年历史的《60分钟》和30多年历史的《周六夜直播》,就是最近几年才出现的“真人秀”中的佼佼者《幸存者》,也以每年两季的速度播到了第12季。像《美国偶像》这样的节目,几年来也不见什么改版创新,连三个大评委都是常年不变的老面孔,怎么就能温度不减呢?

其实,保持外部形态的稳定性正是美国商业电视中老牌节目的长寿秘诀之一。他们的基本原则是,如果一个节目受到大众喜爱,就要尽可能保持固定的形态,从标识、片头、片花、基本结构到主持人(主角)和剪辑风格,除非万不得已是绝不会随便改动的。对于属于游戏节目的“真人秀”来说,还需要有一个稳定不变的游戏规则。这既是利用观众的观赏习惯,也是照顾观众的观赏习惯,让观众在做出收看选择之前就已经对节目有了一个基本的预期,知道自己会看到一个什么样的节目,也容易理解其中的各个细节。

当然,一个节目要保持形态长年不变,还需要有个最重要的前提,就是它得是个高收视率的优秀节目。如果一个节目不能一炮走红,或是仅仅轰动一两年就迅速被观众抛弃,等待它的只能是立刻被剔除,根本就没有保持原状或是改版求生的选择权利了。所以一个节目要想长盛不衰,关键还在于自己内在的实力。那《美国偶像》的实力又在哪里呢?也许我们可以说,作为一个大众参与选拔草根歌星的音乐节目,不论它的创意多么新奇,形式多么新颖,能够保持高质量的核心竞争力还是在于音乐方面相当高的专业水准。

在每季《美国偶像》初期的海选阶段,作为一种娱乐元素,确实会展示一些洒狗血式的另类表演。但随着赛程的发展,那些出自民间的选手就表现出越来越高的专业水平。在决赛阶段,每场比赛都要求选手演唱不同风格的歌曲,歌手们的多才多艺和巨大潜力常常令人震惊。从前几季的节目来看,一位选手的外貌、气质和台风固然重要,但如果没有真正的唱功实力,绝对不可能侥幸混进决赛圈里。而那三位大腕音乐制作人评委,尽管因为表现过激受到过媒介和公众的许多非议,但在专业鉴赏和评定方面却是绝不马虎的,也一直得到美国音乐界的首肯。

听听詹妮弗·哈德森在《追梦女郎》里面的演唱你就信服了,这位从来没有接受过专业训练的《美国偶像》第七名的专业实力可是一点不带搀假。据说当初詹妮弗·哈德森在《美国偶像》中被淘汰,激怒了许多她的歌迷和音乐评论家,认为以她的水平进级前三甲甚至夺冠都在情理之中,现在却被群众投票希里糊涂地拉了下来,因而对于《美国偶像》的游戏方式也颇有微词。

可依我看,这种可能不尽合理的群众投票方式也正是《美国偶像》专业精神的一种体现。因为强调草根性和互动性,《美国偶像》在以专家评判为主产生决赛选手后,就把最后的评选大权交给了观众。但为了体现公平公正的原则,所有的投票都是免费的,而且在每一轮采取一人一票制。这样的制度设计虽然无法完全避免有人在场外拉票,但至少不会让投票变质成一种纯粹金钱较量的游戏(像我们现在有些选秀节目出现的那样)。加上专家在现场和媒体上的评价指导,公众投票的结果几年来好像从来没有太离过谱,这看看那些出线选手后来的成绩就知道了。

有这样的专业精神,《美国偶像》前5季都有辉煌的战绩,现在的第6季怎么样,我们不妨看看。对于中国观众现在这不算太难,星空卫视正以只比美国本土晚不到一周的速度紧跟着播出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通向天堂之路
后一篇:龙脊的梯田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