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埃及博物馆

(2007-02-25 19:35:20)
埃及博物馆
埃及博物馆,左方水池里就是著名的纸草
 
埃及博物馆
图坦卡蒙金百罩,简易翻拍,效果很糟糕
 
埃及博物馆
石椁,卢浮宫
 
埃及博物馆
石板浮雕,大英博物馆的藏品
 
埃及博物馆
纸草画,大英
 
埃及博物馆
小方尖碑,卢浮宫藏
 
埃及博物馆
这几只猫神一副正尔八经的样子很好玩,也是卢浮宫的
 
埃及博物馆
其实就是棺材,老图的可比这精致多了
 
埃及博物馆
纸草文件
 
    记得好多年以前,在东京的日本国家博物馆里第一次见到纸草上的古埃及文献,还有其他几件真正的古埃及文物,真是激动得不得了。后来在大英博物馆里,在卢浮宫和梵蒂冈的博物馆里,看见的古埃及可就多的多了,但所有这些加起来,也比不上开罗的埃及博物馆——惊艳呀!
    好东西太多了。最早的是那个所谓“纳尔莫调色板”,原来在书上见过好多次了,还没有文字,但丰富的图画已经说明早期王朝统一了上、下埃及。最让人眼花瞭乱的是图坦卡蒙墓葬里的几千件随葬品,金面罩、雪花石膏像、石椁金棺……仔细想想,其实都联系着干尸和肠子肚子一类挺恶心的东西,但真是漂亮。那位本来名不见经传的图坦卡蒙法老十九岁就死了,在位不到十年而且无所作为,但就是因为在他的坟墓里为当代留下了那么多三千年前的珍品,现在已经成为古埃及最著名的法老之一了。
    图坦卡蒙墓的发掘还是最有故事的一次考古事件。上个世界初,有个叫卡特的英国考古学家,凭直觉认为帝王谷(在卢克索的河对岸)还有大宝藏,并且说动了一个有钱的爵爷赞助,结果一挖就是十年,一无所获。赞助停了,心也死了,卡特正打算鸣金收兵的时候,一个小工却意外发现了墓葬的入口。卡特从英国请来了爵爷,一同进入坟墓,惊呆——东西太多了,也太美了,几乎完整无损。其实墓道里用象型文字写得明白,大意是说:谁敢惊动法老的亡灵,心遭天谴!这就是那个举世闻名的“法老的诅咒”,可谁也没把这当回事。没想到,这一次,诅咒应验:那位爵爷在下墓的时候被一个蚊子咬了一口,后来发炎,竟然就死了。卡特多活了几年,但后来也死于车祸。据说跟这次发掘有关的人,十年内死个精光。
    好在现在看出土文物大概已经没什么危险,你看博物馆里那么多人就知道了。馆藏几乎百分之百是几千年前的真货,只有一件例外,就是并不好看的罗塞塔碑。但当年法国的天才青年商博良可就是利用这块三种文字对照的碑文才第一次破译了古埃及文字,开创了埃及学这个大学科。此碑现存大英博物馆,听说两国正在商量归还埃及的事,那个制作极其简陋的赝品(连仿制品也算不上)就是为真品占地方的。
    像好多第三世界国家和我们的许多地方一样,馆里不让照相。不知道当初为什么设定这么个规矩,但在数字时代,除了让人觉得太小气,唯一的作用就是扼杀了大量的免费宣传,真是得不偿失。所以现在给大家看的,只有博物馆的外面(那石刻倒也是真品),还有从欧洲几个博物馆里拍下来的几张照片,聊胜于无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重发一次
后一篇:通向天堂之路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