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电信重组博弈进行时!

(2006-12-17 10:53:21)
虽然在香港世界电信展上政府官员否认电信重组,但有关电信重组的博弈一直在进行,各家运营商各自提出自己的重组方案,国资委、发改委和信息产业部也在酝酿各自的方案。

从各种消息渠道看,呼声最高是将电信运营商重组成3家的方案,也就是众所周知的将联通C网和G网拆分,然后分别与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重组的方案。很多专家认为这种方案应该是当前最合理的方案,笔者和朋友也曾经比较过20多种方案,感觉这种方案当前来说也还是算最合理的。

首先从可比国家来看,3家主体运营商的市场结构比较符合中国实际,很多国家如法国、俄罗斯、日本、韩国、日本、新加坡等都主要3家主体运营商,美国现在电信市场主体运营商是2大2小,估计两三年内也是2-3家的结构。

虽然一些盲目乐观主义者认为,中国电信市场很大,是很多国家市场容量的总和。但也应该看到,中国电信市场大只是用户数量多(目前是第二名的美国的2-3倍),但用户收入ARPU值不到美国的1/8,不到日本的1/10,同时国土面积辽阔需要的网络投资巨大,而电信设备成本(占据总投资60%以上)却是国际通行价格,因此使得中国电信市场主体运营商的总体投资收益比远低于国外,3家主体运营商应该是比较合理的结构。另外,3家运营商势力比较均衡,有利于形成充分竞争。

根据一位比较有影响的经济学家DAVIDOW的理论,类似基础电信市场3家运营商可以基本实现赢利,4家基本无利,5家必然亏损。但重组成三家主体运营商的思路无疑也会遇到阻力。目前这种方案的主要障碍有2个。一是联通和网通双方都不希望与对方合并,因为双方都有较大债务负担,人事问题也是一个负担。二是TD阵营希望在国内推动最大限度的TD投资,而形成3家主体的方案将使大家都有2G网络,对TD的投资不会持有太大热情。

从博弈各方来看,实际上既有运营商间的博弈,也有运营商、制造商间的博弈,而政府部委也不仅仅是裁判者,有时也成为博弈利益体。

从政府部门看,对于各家运营商的“东家”国资委而言,形成三家主体的方案比较符合其思路,而且国资委显然希望首先将小的电信运营商并掉,因为小运营商往往管理不善,说不定哪天又发现弄出天大的不良资产窟窿,就像小网通瞒天过海般冒出如此大的窟窿。合并成3家无疑可以使其加强国有资产管控。

对于发改委而言,是这场重组博弈利益超脱者,也可能算是首席裁判,但也正因为超脱,其确定方案首先需要听从国资委、信产部和各家电信运营商的意见。

而对于各家运营商的“婆婆”信产部而言,运营商的数量太少会限制其监管权力的发挥影响,因为大的主体运营商有时候会挑战监管部门权威,因此信产部未必像国资委一样热心缩减市场主体数量,信产业部还必须考虑设备商的利益,其中包括TD阵营的利益。

可以看到,对于重组国资委态度最积极,但信产部压力最大,因为长久以来,围绕3G发牌的许多矛盾都积累在信产部头上,信产部的也承受了最多的指责和诟病,因此也最急切希望卸负。

对于TD阵营而言,希望3G发牌来强制尽量多的运营商与其一起豪赌TD,最好是利用网通、电信、铁通等固网运营商缺乏移动业务带来的生存危机意识,迫使其大规模投资TD。当然,TD阵营也意识到,现在国内电信市场中国移动一家独大的强势很猛,占据国内一半市场份额、大部利润和2G用户,已在市场具有很强的左右力量,可以说没有中国移动的配合,TD的市场推广将困难重重,因此利用TD圈中中国移动也成为其基本选择。

从各方综合的消息看,虽然方案一直在变动,但在各个方案中中国移动承担全网性TD建设似乎已成定居。而透出的又一个正在研究的新方案是:联通拆分C网给铁通,然后合并北电信、南网通,电信和网通合并。感觉挺乱,也看不出可行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