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一些专家不断从市场需求角度讨论3G发展的可行性,虽然各有道理,但你说有需求,我说没需求,谁也很难说出个准确道理,记得本人刚刚95年大学本科毕业进入电信业工作的时候,很多人都判断移动电话不会有多大需求,只要街上到处有公用电话,就不会有多少人用移动电话。中国第一份移动网规划的数据,是计划道2001年中国移动电话发展到2万户。
现在想起来比较可笑,后来又曾有人判断移动电话业务互联网、宽带业务没有需求,结果历史发展却出出人意料,不过也有很多相反的例子,当初很看好的技术如ATM、ISDN等技术,却没有预想的成功,还没有过足风头,更新更好的技术已经走上市场了。
个人觉得,其实除了需求角度。对我国而言,3G更应该从产业供给角度看待。与其从虚无缥缈的需求角度讨论3G何时启动合适,更需要从解决产业供给矛盾角度去思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句话本身蕴涵的意义就是需要从供给推动力的角度看待科学技术在市场中的作用。不应当忽视新技术在引导产业资源配置上和结构优化的经济杠杆作用。
3G(也许现在更适合谈“后3G”技术)作为一个无线数据平台业务,充当的是一条高速公路的作用,也是一个技术创新平台。正就像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所说: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唯一关键因素。对于上、中、下游的产业供给环节来说,3G作为一个创新平台,不失为一个产业升级的技术引擎,包括对上游芯片、电子、软件等的巨大拉动作用,对下游增值应用服务的推动作用,还有对中游运营产业资源的优化配置作用,这是3G为何受到重视的根本原因所在。
比如说,对中游运营业本身来说,固网业务的衰退已成必然趋势,如美国贝尔们、日本NTT、法国电信已将自身大部投资转向移动业务,全球移动运营商也纷纷将对2G的投资转向3G,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现存的产业结构矛盾变得非常突出。如目前,在基本判定3G牌照仍将后延的情况下(按TD-SCDMA状况,今年已不可能,明年都悬),有的固网运营商又不得不做出加大小灵通投资力度,而移动运营商的2G扩容投资更是忙的不可开交状态。
这种政策限制下的投资矛盾实际上大大束缚了中国电信业的竞争力,也在很大程度上引导产业资源的不合理配置。应该看到3G本身首先是一种升级性的替代投资,就像投资彩电而取代对黑白电视的投资,要不3G发展也不会包括如越南、斯里兰卡这种落后国家了。
当然,3G发展是离不开市场需求的作用,一个产业链能否实现价值循环,能否让最上游的价值能够传递最下游的用户手中,离不开对用户需求的把握,但用户需求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被引导的。同时,产业链也需要对市场需求具有的灵活适应性,还取决于产业链的合作组织方式和宏观环境。
现在想起来比较可笑,后来又曾有人判断移动电话业务互联网、宽带业务没有需求,结果历史发展却出出人意料,不过也有很多相反的例子,当初很看好的技术如ATM、ISDN等技术,却没有预想的成功,还没有过足风头,更新更好的技术已经走上市场了。
个人觉得,其实除了需求角度。对我国而言,3G更应该从产业供给角度看待。与其从虚无缥缈的需求角度讨论3G何时启动合适,更需要从解决产业供给矛盾角度去思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句话本身蕴涵的意义就是需要从供给推动力的角度看待科学技术在市场中的作用。不应当忽视新技术在引导产业资源配置上和结构优化的经济杠杆作用。
3G(也许现在更适合谈“后3G”技术)作为一个无线数据平台业务,充当的是一条高速公路的作用,也是一个技术创新平台。正就像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所说: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唯一关键因素。对于上、中、下游的产业供给环节来说,3G作为一个创新平台,不失为一个产业升级的技术引擎,包括对上游芯片、电子、软件等的巨大拉动作用,对下游增值应用服务的推动作用,还有对中游运营产业资源的优化配置作用,这是3G为何受到重视的根本原因所在。
比如说,对中游运营业本身来说,固网业务的衰退已成必然趋势,如美国贝尔们、日本NTT、法国电信已将自身大部投资转向移动业务,全球移动运营商也纷纷将对2G的投资转向3G,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现存的产业结构矛盾变得非常突出。如目前,在基本判定3G牌照仍将后延的情况下(按TD-SCDMA状况,今年已不可能,明年都悬),有的固网运营商又不得不做出加大小灵通投资力度,而移动运营商的2G扩容投资更是忙的不可开交状态。
这种政策限制下的投资矛盾实际上大大束缚了中国电信业的竞争力,也在很大程度上引导产业资源的不合理配置。应该看到3G本身首先是一种升级性的替代投资,就像投资彩电而取代对黑白电视的投资,要不3G发展也不会包括如越南、斯里兰卡这种落后国家了。
当然,3G发展是离不开市场需求的作用,一个产业链能否实现价值循环,能否让最上游的价值能够传递最下游的用户手中,离不开对用户需求的把握,但用户需求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被引导的。同时,产业链也需要对市场需求具有的灵活适应性,还取决于产业链的合作组织方式和宏观环境。
前一篇:重组后美国电信业再夺国际主导权?
后一篇:3G的几个认识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