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日记迟到了15天,过去了360小时。
师父说,要想做一件事,就一个理由,要不想做一件事,有无数个理由。
我的理由也有N个,但,最终归于一个,那就是很不“精进”。
离开铁山寺已经快一个月了,依然没有把全貌记录下来,确实是个大问题。
5月22日,是我来到铁山寺的第三天。
早课,是和仁爱的同仁们一起去上的。那天凌晨四点左右,天上还下着雨,铁山寺的师兄们便驱车来到酒店,接我们有心还是那个早课的人,去寺院。
四下漆黑一片,每一声蛙鸣鸟叫都若萤火虫发出的微光一样,让我们有了片刻光明,也有了生命依然活动的慰籍,不再孤单,不再寂寥,不再落寞。
换上海清,进入大殿,礼拜唱诵——人生中第一次经历的“浴佛节法会”就这样开始了。
殿外,微光乍现,阿兰若处的房顶上,一只孔雀安详站立在那里,偶尔发出一声鸣叫,提醒人们,他也在“礼佛”,也在成道的路上。
早课结束后,我们聚集在“大自在”开始了晨学。正好一本书里有师父关于浴佛节的开示,志愿者们轮流读诵,然后分享。
我分享道:佛我无二。
在读《佛陀传》的时候,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佛陀”是个有血有肉的人,最终是成为一个觉悟者,了脱者,超越生死的人。
在学广论的时候,也读懂了“暇满人生”,也就是人生难得,是修行最好的“道”。
在佛教中,有“一切众生本具佛性”的教义,我深信不疑,所以,我也深信,佛既是我,我即是佛。但在现阶段,“我”被“无明”所缚,长夜生死流转之中,也就是现在我们还处于“愚痴”阶段,认识自我的阶段,破烦恼阶段,积累资粮的阶段。
在哪个阶段不重要,重要的是最终成佛。
上午最重要的是揭匾仪式。
天空依然在下着不大不小的雨,仿佛佛陀遍洒甘霖,滋润着这个娑婆世界的一切众生。
法师们洒净、唱诵后,师父手书的“铁山寺”匾额露出了真容。
雨有点要下大的意思。浴佛法会进行中。
我在大殿站好位置时,有个师兄有点着急的对我说,您有啥事没有,能不能帮个忙。我说可以。
原来,本来定好举幡的义工找不到了,浴佛仪式马上就要开始,只好把我临时拉来。但是,我还没有适应幡的重量,那个义工又回来了。
回到浴佛的队伍中,按部就班,开始浴佛。
我开始观想,参与浴佛就是为了涤除一切罪垢,就是把内心的杂染去除,获得无上的光明。同时,我们也是在集聚资粮,培养自己的恭敬心,仰慕心,更主要是成佛的心。
下午,由于当地县委书记的到访,又进行了一次揭牌仪式。
这次比较简单,县委书记和法师以及仁爱慈善的理事长都讲了话。
更重要的是启明书院的揭牌仪式。仪式上,县委书记说盱眙古称“善道”,所以在打造善道文化,启明书院的成立,成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启明书院布置一新,全有赖法师和义工的用心。屋子里的竹用品,全都是贤忏法师用手工制作的。
书院的落地,标志着仁爱慈善在盱眙落地生根,会结出无数硕果。
夜深了,人们排成一队,在我的带领下,穿越小道,回到酒店。
稍事休息,开结行会。
同行一起分享了这一天的感受。我说:一个关键词,不容易。师父不容易,铁山寺的法师不容易,志愿者不容易,我也不容易。
从铁山寺新匾的揭幕,就能体会到师父弘法利生事业的不容易,新的道场越来越多,需要很多僧才和志愿者来护持;一切需要重新来建设,规划,确定寺院的发展目标。法师们住持寺院,面对一片百废待兴的寺院,没明没黑的干活,内心充满了对师父信心,也对佛法住世弘传具有不可动摇的信心,当然,也对自己成佛拥有信念和心念。志愿者们任劳任怨,无怨无悔,也很不容易。在师父这条法船上,能够做利益他人成就自己的事业,本已不易。我作为一名志愿者,也需要随喜一下自己,能够放下一些,来加入到师父的事业中,其实也不容易。
第二天晨起,收拾行装,准备回北京。没有早课,拉上行李到了寺里,安顿好之后,去走访。
走访实际上是一个简单调研,也是通过走访,发现当地一些需求,以备仁爱慈善日后开展工作。我们小组分了四户人家走访,结论是不幸具有共性,有病因,也有自我欲望之因。
中午时分,用过斋饭,每人领了一个竹子的浴佛小勺,开始返程。
大部队去了南京,而我们两个去了淮安。
铁山寺,七十二小时就这样过去了,脑海里都是“铁山寺”那块匾的样子。
贤攀法师说,看到匾,就看到师父在身边。
我也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