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活节:各国友人体验佛教文化

来源:非洲华侨周报 2017-04-22
雨后的非洲博茨瓦纳博华寺碧空如洗、绿意盎然,四周弥漫着泥土的芬芳,一草一木、沁人心脾。
在博茨瓦纳复活节的小长假期间,除了当地人外,博华寺还迎来了印度、斯里兰卡、韩国等多批国际友人及博茨瓦纳大学孔子学院、援博医疗队、华为公司等当地中资公司组团参访、体验。他们听闻佛法,栽种绿植、上香祈愿、法喜充满。
印度、韩国友人与法师合影
贤君居士说他14日在寺院当义工时,就有幸接待了其中一拨来自当地、印度和韩国的国际友人到访。
当日贤君早早到寺院,准备了简单的素斋,想让访客在认识佛教听闻佛法前先品尝中国斋菜。印度友人对佛教寺院充满好奇,用餐期间,大家都很乐意尝试着使用筷子用餐,来自韩国的金贤周更是主动给大家示范怎样使用筷子,并且带来了她亲手做的韩国菜,大家一起分享异国美食,交流各自国家关于餐具的趣事,其乐融融。
用餐后,大家到大雄宝殿,依次上香祈愿,印度友人提问的缘起,贤增法师给大家介绍了大殿里的佛像、壁画,讲解了释迦牟尼佛的生平,佛教的起源,发展和传承。此外,法师还为大家解释了木鱼的来源和含义,原来木鱼寓意着一种积极努力的精神,木鱼声提醒大家努力精进,贤君也在法师指导下,第一次学习敲奏木鱼。
随后,法师带领大家拜佛、念佛、绕佛、修习佛法。并依次敲钟祈愿,大家心生欢喜。来自韩国的金贤周说,在韩国也有很多寺庙,之前也常去寺里,现在能到非洲博华寺来听闻佛法,她感到非常荣幸和高兴。
临走前,贤双法师亲切地赠送大家平安结作为礼物,并且做了相应开示。贤双法师说,佛教起源于古印度,传承、发扬光大于中国,并和中国传统文化融为一体,佛法其实并不神秘,就是在讲我们每个人的心,心的规律和本质、如何解脱烦恼,如何清净圆满。我们学修佛法就是在印证佛法的过程,慢慢自己就会体会到佛法的真实不虚。佛教起源于古印度,佛法就像一件稀世珍宝,你们印度人赠送给中国和世界各国的宝,我们感觉非常受益,现在想把这份喜悦和功德分享给大家,希望大家每周都能到寺里来,共同修习佛法。
来自印度的朋友听后非常高兴地表示,今天度过了非常有意义的一天,以后将会常到寺里来体验佛法。
贤君谈到,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虽然大家说不同的语言,相互交流会有不同语言,但是佛法无国界,我今天做义工也亲身参与了弘法利生,对我来说也是具有特殊意义。
最近还看到斯里兰卡信众来博华寺供养饮食,他们所信仰的南传佛教保持了恭敬供养三宝的习俗:先是拖鞋进院子,恭敬顶礼法师,供佛饮食,供法师饮食,之后清洗餐具,供养财物,礼拜法师而告别。一般所供菜品有6-10种,水果亦多达10种。佛教信仰根植于他们的内心,每次供养都像举行一次重要的仪式,表达虔诚及无上的恭敬心。据了解博茨瓦纳首都哈博罗内有300多名斯里兰卡佛教徒,他们常来寺院供养三宝。
斯里兰卡信众虔诚供养饮食
由于近代中国佛教在战乱和文革期间受到严重破坏,很多华人虽然还没有恢复佛教信仰,但对中国寺院具有天生的亲切感和归属感。随着佛教的世界性传播,各国友人以极高的好奇心与参与度,感受寺院所积淀的佛教文化底蕴。博茨瓦纳博华寺也将逐渐成为在博各国人民的文化圣地与心灵家园。
印度友人与法师合影
前段时间,博茨瓦纳青少年来寺体验佛教文化
文图
张红
责编 兰林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