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龙泉寺参访团欧洲之行系列报道九十九

标签:
欧洲行师父结行会三宝参访 |
分类: 寺院报道 |
走向圆满的路,从来都是在脚下
今天是欧洲行最后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结行。
虽然同游欧洲,但每个人的心得和感受注定各个不同,通过这个最后环节的分享和总结,让收获进一步增值。同时,在法师的总摄开示中,更是深入体会到此次欧洲行的殊胜价值和意义。
平安是福
下午两点,参访团成员、接机同修、中心义工全部坐定,足有三十余人,到达翻译中心,卸下行李箱,已是午后,大家饥肠辘辘,中心“留守”的同修们早已准备好了午斋。
结行会在下午三点准时开始,由副团长张龙主持。
贤清法师的开场白很真诚而坦率:“去年自己是个“旁观者”,只是通过博文了解到,大家浩浩荡荡进行了一次成功圆满的出国参访之旅;没想到今年就身处其中了,这和旁观的感觉很不一样!
法师口中的不一样又是怎样呢?“看起来很简单的一件事情,可是亲身经历以后再回过头去看,就会发现很不简单!这里边有太多的因缘促成,才呈现出这样圆满的果相!很多事情看起来是水到渠成,可是背后到底有多少缘起的组合呢?”
法师接下来一句话,让大家不禁开怀而笑:“我们都平平安安地回来了,至少达到了师父的期待和悟光法师的期待。”我暗自想:这个标准也太低了嘛。法师的话立刻击中了我的问题:“事实上,大家没有比较,如果真的有一个人没回来的话……无论是取得多么大的成功和收获,也只有切肤之痛,无法去弥补!”
“因为善知识和三宝的福德力,此次出访就那么成办了。这个不像跌倒一跤,有人扶起;饿了,有人给饭吃。它并不是那么直接,乃至你要感谢的时候,你都找不到对象,都不知道怎么去感谢!”是啊,回想一路上的圆满和各种机缘巧合,无处不领受着佛菩萨三宝和师父的加持!而正如贤清法师所说:“当然三宝和师父的加持也需要透由一个人来体现——一个家长式的人物,照顾、呵护全体有多么重要!”这时大家向悟光法师望去。
承担是乐
贤清法师的话极富引导力,所以接下来,参访团成员顺时针进行心得分享时,各自发言也都各具特色,精彩纷呈!
首先发言的是翻译组组长宋柏青,在国外播放的介绍师父或者寺庙的片子,“这些我曾不同程度的参与翻译。远在他乡观看,尤其体会到因缘之殊胜,体会到每次承担背后,都有广大的缘起!”他转述了两句在参访过程中令自己印象深刻的话:当爱生起的时候,上帝就被证明了;生死不重要,爱更重要!宋柏青师兄感觉,在爱,慈悲,超越生死等方面,佛教和基督教大有可交流之处!
而蒋晓旭很多受益是来自法师们的言谈举止,这可能也得益于他的“岗位”优势——悟光法师的随侍。看到悟光法师给人结缘礼品,他学到了广结善缘;在贤清法师的一次开示中,他铭记住了一句话:开悟之前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经营增上环境。
如果让二十余人,在二十七天当中都能够法喜充满,不可缺少的就是身心关怀了。不过关怀组长周韶毅还是把功劳还给了大家:“每个人都是关怀组义工,互相照顾帮忙,对此特别感恩!倒是我自己做得很差,连数数都要法师提醒。”每一次上下车,每到一个地点的出发或离开,她都要清点一遍人数,以确保全团不“丢”一人,同时提高统一行动效率。
关怀组的薛园春,参访前就主动发心,想“好好地让大家感受一下,什么是关怀”。正行中,她还从法师的讲座和言谈中认真揣摩学习,怎样做好关怀工作。她很谦虚地说:“自己只是查漏补缺,但是在为大家服务的过程中,还是体会到了很多轻松和快乐!”
接下来发言的孟祥兰,她最主要的一项职务则是教育组组长。她汇报时列举了几个数字:“13场讲座,悟光法师8场,贤清法师5场;12场座谈,其中两场是高端的;1次展览;欧洲7个国家中,除了教堂还没数过来,共到了12所大学,7个道场。”这让我很惭愧,自己对承担中的人事物等各种因缘从没有这样清晰的记忆。
文宣组长隆凤负责的是拍照和博文写作。她感触很大的是,因为所缘境明确,就是要拍出好照片,所以能够忘记或不黏着在“身体不好”这样的小障碍中。拍照的另一个殊胜就是可以在镜头中,更细微深入地观察法师功德。在技术上,贤清法师给予了极其精到的点评和指导,还从佛法运用的高度让大家体会揣摩,使得后期的整体拍照水平有很大提升。这些都让她感受到善知识之于生命的重要。
此次参访的职责分配有个特点,就是多数团员“身兼数职”,A组组员可能是B组组长,C组助理。能兼而顾之又做好平衡,也是个很有趣的体验。史彦芳在发言中说,看到了自己的很多问题,尤其“在开始的几天里,一直不能静心,安住本位,在教育组和联络组之间游离。”好在因为有团队的保护和提策,在慢慢坚持的过程中,才学会了怎样用心,这样做事也变得有序了起来,思维似乎更清晰,乃至于对一直困惑的“什么是佛法”也有了些突破。
兰天的角色更加多元一些:法语翻译、英语翻译、联络组组员、团长助理王硕的秘书、协助关怀。因为全团只有一名法语翻译,所以在法期间,很多事情都要通过她。这样的密集承担让她受益匪浅。她说:“借助于翻译的承担,稍微突破了一点内心障碍,敢去亲近善知识了。” 像很多同学那样,此行激发了她强烈的学习欲望。“学《广论》,学佛法,学习传统文化,外语专业化”。“并且要制定出计划,一点一滴地为将来再做翻译打好基础。”
后勤物资涉及很多,近二十箱法宝、结缘礼品、自带素食,都要要统筹管理好,非常考验人。所以靳学勤和李晓红任劳任怨的身影颇为让人印象深刻。
组长靳学勤的最大收获,则是明白了分工的重要性!“最初只知道一个人瞎忙活,很苦;后来把部分职责分给李晓红,她完成得那么好,我也轻松了!”提到后勤组其他组员,正式的,客串的,靳学勤师姐满怀感恩,并且“大家都同心协力地做,不但工作完成得好,人也和合;随喜他人功德的同时,自己的功德也跟着增长!”
李晓红很善于反省。她说参访团的三条纪律“服从管理”“坚持随众”“不说废话”,自己都做的很差。甚至于开始“对废话这两个字非常地反感,觉得这个词太强硬,不调柔,后来才发现,这个心理正是因为“自己废话说的太多了!”这时她就开始注意纪律,学习关照整体,碰到境界调心转心,“经常让自己笑起来,以欢喜心做事,努力让自他都欢喜”。
崔晓珊轻声细语的分享,很难把那个在欧洲扛着大摄像机大步流星的形象和她重叠在一起。欧洲的风土人情、大学、文化机构、宗教组织等也让她产生很多思考:“要怎么样看待佛法?于我而言,需要一个更实际、更宏观的角度。很多人对真理的追求、对利益别人的实践,都让我反思。并不是把自己安立为佛教徒,贴个标签就比别人强了,这完全是把学佛当成一种凭恃!真正的一个人的境界,还是取决于他平时的积累、用心和行动!”
医疗组长李冰做事很认真,她不停地向大家忏悔:基于去年美国参访时药品用量很小的经验,没有带那么多药品储备,“没想到,实际遇到了很多情况,就不知所措了”。实际上,李冰全程对大家嘘寒问暖,有目共睹的。她还分享了承担拍摄,得益于法师的开示 “多祈求皈依三宝,心向内缘”,在拍摄时就不会因现场各种因素变化而生烦恼,乃至于到后来发现,问题没有了!
杨云凌也是摄影组的成员。她说:“得益于去年美国拍摄时的失败教训,这次比较用心。尤其在突破了不喜拍摄的成见之后,做事也变得更加顺手起来!”“有意思的是,拿掉了一点个人见解,对待其他一切事物的态度,都能更开阔。”
音视组组长吴梓纯对于组员不住地夸赞,在她眼中,好像每个组员都是个宝!真心随喜赞叹他人,这正是一种领导力。
参访中,张彦给人留下了“力量永无穷尽”的印象。她说,这样的承担,让她看到了团队成员的多样性,“每个人,只要给了他一个工作安立,大家迸发出来的那种状态和创造力简直是无穷的!我要做的,只是很信任地把自己交给同行!”
团长助理王硕,除了主要岗位外,也涉及到联络,翻译等其他事项。“在我心里,佛法好像更神了!”在一次做代理小团长的经历让她体会到,神奇其实来源于真真实实的修行,“当时真是一点恶念都不敢起,生怕出点什么问题。”
郑屹虽然中途加入摄像组,其对镜头的天赋和专业程度受到法师和同行的一致赞叹,不过她还是常常虚心请教。面对法师,太近吧,自己紧张;乃至于摄像的时候,因为找不好位置,把法师追得也挺难受的。“怎么真正亲近善知识,至诚恭敬而无分别生心?……这正是修行路上要不断思维,实践而提升的吧。”
副团长张龙列举了自己认为的“欧洲参访之最”:收获最大的是贤清法师讲的给师父剃头的故事;最好吃的一顿饭是在巴黎佛光山道场,素食还能做成这样,很震惊;最震撼的地方是圣彼得大教堂,确实感觉不一般;最美的一个地方就是里斯本的罗卡角;最相应的一个地方,就是在杰罗尼莫斯修道院,感觉很熟悉;最遗憾的一件事,就是没有太主动地结缘;给触动最大的人——法师的身功德,同行们主动发心,在活动中转心。
几名“留守”翻译中心的义工也讲述了参加结行会的感触。陶涛特意分享了25日,也就是昨天,师父轻博上的一句话:“我的理想,能够让越来越多的人来学佛,越来越多的人出家;我的目标,在世界每个国家,每个城市,都有寺庙!” 因缘不可思议!
师长最胜
最后,悟光法师做了总结开示。“中国北京龙泉寺欧洲参访之行,从目前看,非常圆满!从目标来看,参访大学、道场、佛法讲座、文化交流、参访名胜古迹、了解风土人情,从下限来说,全部都做到。”法师这样的肯定让大家信心增长。
“我们整个团,师父是总缘起、总核心。我们所做的一切,包括师父对我们的期愿,无非是希望我们快快地成就圣者之道,这是我们的宗旨目标,是根本!”
之后,悟光法师细致地解读了师父发来的短信。第一条短信是即将出发时,师父发来的:一路平安。法师说:“这就是师父给我们的定位啊——师父并不是让我们做轰轰烈烈的事情,是探路。探路,你必须得平安。”联想到贤清法师刚才说的“平平安安”,不由得佩服两位法师对师长心意的了解。行程中,师父还问过:“抵达否?顺利否?”原来,这里都含摄着平安的意思。今天在抵达机场时,师父发来的短信是:“随喜,继续努力。” 法师解读说:“这是师父对我们的鼓励,但千万不要自满、自大、自以为是,要继续努力,以平淡的心处之,继续向前走,这显现的是增上生的内涵。”
悟光法师还把称这次参访称为“传奇之旅”:从“离奇”的前期准备,签证过关,到腾云驾雾般的航线;从第一站,近代复兴崛起的葡萄牙,到最后一站“条条大路通罗马”的罗马;法师对整个行程做了简要概括,说“非常不可思议的一件事情就这么神奇地、自然地、圆满地成办了!” 但是,“这决非是哪一个人安排的!整体那个时空点到了、因缘到了。表面上,有这么一群人,站在这个平台上。实际呢,是大的时空因缘,是有师父的这个总缘起,有整个时代的背景,有整个中国佛教整体业力的推动。”
“体会到更多的因缘,会让我们看清自己,看清大背景,会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的发心。正行中,每个人都在坚持;一路努力,都会得到好处。我们找到各自的定位,安住职责,就不会遇缘迷失,就会体会到如鱼得水般的自在。有这个体会就可以说收获颇丰!”法师的提策之后,又关怀大家说,“接下来正常工作生活的同时,要适当调适,静静心,反思、总结、收摄。我相信,大家的收获会是倍倍增上的!”
此次翻译中心总计27天的"欧洲之行"结束了,日子似乎又恢复了平常。其实呢,根本就没有“不平常”过!出国参访第一步也好,进一步探索也罢,早就在师长的心中有着具体的勾画!有幸,逢其时;有幸,逢其人!如若没有纳入生活,所有的殊胜经历也会显得不真实。如师父所言,“过去的成绩是敌人”,走向圆满的路,从来都是在脚下,都是在每个当下的心相续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