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京龙泉寺参访团欧洲之行系列报道之九十四

(2016-06-10 12:21:26)
标签:

欧洲

文化

佛教

悟光法师

分类: 寺院报道

佛教中的三件宝(下)

 

北京龙泉寺参访团欧洲之行系列报道之九十四

悟光法师答问


       悟光法师的精彩开示赢来了大众的热烈掌声,大殿上法喜充满。之后,法师留给大众十五分钟的问答时间进行交流。

 

 信念念佛往生净土

 听众:感恩三宝,让我们能在这里与法师见面,非常的殊胜。我想问,怎么样念佛,往生西方?平常时间都是做工,很少时间念佛,用什么方法让我们更快成就?

 悟光法师:首先,刚才谈到皈依三宝,对三宝要有恭敬心,要忆念三宝的恩德,要常常去实践。其次,念佛的话,如果我们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要知道西方极乐世界的殊胜处,从而产生信心,这也是皈依三宝的内涵所在。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的庄严圣地,是阿弥陀佛与诸上善人聚会的地方,要对此有信心。这些都要我们去思考,最主要的是要去践行。刚才所说的皈依三宝后的各种做法,都是我们要去做的,这样我们的心才能够静下来。我们想阿弥陀佛的时候,想极乐世界的时候才能够专一、专心。还有行愿,自己要愿意去那个地方。刚才谈到皈依学说中告诉我们说,要弃舍世间的一些东西,如果不弃舍的话,我们也走不了。最后一个是行,我刚才所讲的皈依三宝,真正要皈依的是法,也就是践行佛陀所讲的法。

 我们平时不念佛,指望临终时念十声阿弥陀佛就去了,那是不可能的。《无量寿经》不是说了吗,‘一念乃至十念,即能往生彼国’。是,可以。但问题是临终的时候我们颠倒梦想,根本不可能一心念佛。一心念佛是靠我们现在活着的时候,每天坚持,每天去累积,这样才能保证我们在临终的时候专心,如果在活着的时候不专心,不去思维三宝的好处,不去忆念阿弥陀佛的功德,你说临终的时候可能吗?我举个例子你就明白,比如说我们生病的时候,稍微有一点病痛,怎么样?别说阿弥陀佛,什么东西都忘了,是不是?都想不起来了。这一点是很实在的,甚至稍微热一点,难受了,心就不想念佛了。所以,临终的时候四大分解,痛苦无量,我们怎么有心去念阿弥陀佛呢?肯定念不了。所以还是靠平时,多忆念三宝的功德,去思维;对世间不能贪着,要慢慢去放下,不放下是很难往生的。好!

 听众:感恩法师!但是我还是不理解“一念乃至十念”的意思,搞不清楚,很惭愧,学佛三年了,到底要怎么个十念法,不清楚,做不到。”

 悟光法师:要靠平常,最后十念完全专注,一心皈信阿弥陀佛。

 听众甲:我听有人说,十念是十声的十念,是十口气念一声阿弥陀佛还是一直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悟光法师:数量不是关键,要真正专注的话,一念就过去了,真正相应的,当下就在极乐世界中,还需要跑十万亿佛土吗?好!

 听众:感恩,阿弥陀佛!

 

北京龙泉寺参访团欧洲之行系列报道之九十四

讲座现场

北京龙泉寺参访团欧洲之行系列报道之九十四

讲座现场

北京龙泉寺参访团欧洲之行系列报道之九十四

交流沟通

 

 正信皈依导归

 听众:阿弥陀佛!我想问一下,有一件事情我做的不知道对不对,我绣了四幅十字绣,想献出去,看哪位居士或者亲戚朋友,谁要做到‘五伦关系’,我就献给谁。一幅是‘家和万事兴’,一幅是‘福至吾家’,这样做是对还是错?

 悟光法师:这是好事嘛!阿弥陀佛!

 听众:那好,谢谢您!我希望有谁能把这四幅得过去。感恩!

 听众:阿弥陀佛!我想问一个问题,有些居士说,生病的人是业障重,假如说高僧大德生病了呢?我想问一下生病是什么原因?有的人说师父生病是修行不够。

 悟光法师:生病不一定是修行不好,佛陀也会示现有病。佛陀跟我们情况不一样,我们生病受苦,佛陀不一定受苦,佛陀解决的是苦乐问题,而不是病不病的问题。

 听众:修行往生就是舍利子,有的修行的师父没有往生,就是生病死了。

 悟光法师:这个不一定能判明一个师父修行的好坏。”

 听众:对啊,但很多人就这么判别。

 悟光法师:这不一定正确,这叫着相!

 听众:我还有一个问题。对于皈依,有的居士说,不需要皈依僧宝,心里自行皈依是一样的,是不是一样的?

 悟光法师:僧宝主要指的是圣人,登地菩萨,这个我们必须要皈依。皈依三宝主要的是要皈依登地菩萨、圣人。

 听众:不是一些没有皈依三宝的居士也有修行吗?

 悟光法师:“为什么要皈依三宝,他是我们修行的助伴,也就是说,如果没有同行善友,没有身边的善知识教我们的话,我们很难走上去。

 听众: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有些人去催眠,好知道自己前世是什么人。我想问一下法师,这样做可不可以?

 悟光法师:在你没有达到一定水平的时候,尽量别了解前世。了解前世对一个学佛的人来说并不好。比如说你知道你现在家里的亲人前世是你的仇人,不就麻烦了吗?不就吃不下睡不着了吗?实际上佛教告诉我们,本来就是这样的,本来就是怨亲无定,就是因为彼此有欠债,所以大家才在一起。所以这个前世今生,如果没有到一定的水平,尽量别知道,好好的按照佛所教导我们的佛法去实践就可以了。用这些办法很容易走入魔道。

 听众:阿弥陀佛!法师您好!我想请问怎么修行才能心静?我在拜佛的时候,为什么脑子里面一片空白?

 悟光法师:想心静,要多拜佛,多诵经。其次要实践佛陀所讲的法门,佛陀告诉我们哪些不应该做,我们就应该慢慢舍弃,不要做;哪些应该做,我们就应该努力地去做,慢慢我们内心的问题、障碍、执著就会减少,慢慢慢慢心就自然静下来。

 对于佛法求知若渴的信众们,虽然还有很多问题要问,但是时间已经到了,虽然有很多遗憾,但是也结下未来缘。

 讲座结束之后,普华寺为我们准备了丰盛的晚宴。在斋堂里面,一下子开了十数席,桌上摆满了精心准备的素食。按照宴席标准准备的菜品,丰富而精致,让人目接不暇,而且地道的中国做法,在异国他乡让我们感受到一种特别的情意。考虑周到的他们,还特意订制了披萨,“来意大利了嘛!”也是借着我们来的机会,普华寺的居士们也在此聚会,在这里,这种中国式的热闹场面,让人忘却了这是在万里之外的意大利,让我们感受到与普拉托的中国同胞们同根同源的“亲情”。

 晚宴结束后,普华寺的居士们纷纷过来,殷重供养法师,争着与法师们合影,希望一沾法喜。夕阳之下,暖意融融,希望这里的佛法能够早日生根发芽,广为弘传。

 

北京龙泉寺参访团欧洲之行系列报道之九十四

晚宴

北京龙泉寺参访团欧洲之行系列报道之九十四

现场提问

北京龙泉寺参访团欧洲之行系列报道之九十四

 大合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