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学诚谈寺庙敛财现象:经济不是衡量信仰的指标

标签:
两会报道学诚法师寺庙敛财现象经济信仰 |
分类: 新闻报导 |
【声音】学诚谈寺庙敛财现象:经济不是衡量信仰的指标
学诚法师指出,佛教的信仰不应以经济作为衡量佛教信仰的指标 资料图
他指出,对于宗教场所商业化、借教敛财等现象,一方面要配合有关部门依法保护宗教界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需正本清源,加强佛教自身建设,提高教职人员素质,树立佛教清净庄严的社会形象。“要把有限的精力和财力,用到续佛慧命、弘扬佛法上,用到引导信众正信正行上,用到济世利人、服务社会上,向社会传递清净和谐的正能量。”
学诚法师认为,对于传统寺院而言,严净道场、整肃教风,以正见正信引导教育信教群众,用和谐自然的环境、道德净化的感召力来服务影响社会,传承中国佛教爱国爱教、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的优良传统,才是现今的当务之急、应有之义。
教职人员颁证全面展开
他并指出,去年12月,中国佛教协会会本部、中国佛学院及在京直属寺院105位法师被授予《佛教教职人员证》。目前,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佛教协会都在稳步推进佛教教职人员证书的颁发工作。佛教教职人员的认定备案以及《佛教教职人员证》的颁发是依法管理佛教事务、规范佛教教职人员行为的重要举措,对国家佛教事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