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第四届世界佛教论坛开幕式上的致辞

(2015-10-24 14:49:16)
标签:

第四届世界佛教论坛

学诚会长

无锡

灵山

开幕式

分类: 开示讲稿

第四届世界佛教论坛开幕式上的致辞

(2015年10月24日江苏无锡)

中国佛教协会会长学诚

第四届世界佛教论坛开幕式上的致辞
学诚大和尚在第四届世界佛教论坛开幕式上致辞

第四届世界佛教论坛开幕式上的致辞
第四届世界佛教论坛开幕式现场

第四届世界佛教论坛开幕式上的致辞

学诚大和尚、祜巴龙庄勐长老、班禅额尔德尼.确吉杰布共同主法祈福法会

第四届世界佛教论坛开幕式上的致辞

第四届世界佛教论坛无锡灵山梵宫现场

 各位代表、各位嘉宾:

 今天,高朋满座,胜友如云。我们以无比喜悦的心情迎来了52 个国家和地区的一千多位佛教代表。古人说行同趋同,千里相从。各位佛门大德、学界翘楚欢聚山清水秀的太湖之滨、清净庄严的灵山胜境,隆重举行第四届世界佛教论坛,同愿同行,畅叙法谊,交流互鉴,欢喜盈怀。在此,我谨代表中国佛教协会和中国佛教界向出席本届论坛的各位代表、各界嘉宾,致以热烈欢迎和诚挚问候。

 世界佛教论坛,是中国佛教界为全世界佛教徒及一切护持佛教、慈念众生的有识有为之士,搭建的一个平等、多元、开放的高层次对话、交流、合作平台。自2006年至今,已成功举办三届,逐渐成为全世界佛教徒三年一度的盛会。论坛始终致力于促进世界佛教徒之间的交流合作,深入探讨关系佛教发展和人类福祉的重大问题,为促进人心净化、增进众生福祉不懈努力。

 本届论坛以“同愿同行,交流互鉴”为主题,意在彰显佛教利益众生的宏伟愿力、关注现实的济世情怀。同愿同行是佛教的宝贵精神传统。住持正法的出家僧团,秉持修行证果、弘法利生的共同志愿,以佛为师,以法为依,依戒共住,和同爱敬,将佛教七众弟子团结为一个和睦和谐的整体,处处行持和弘扬着同愿同行的精神。今天,发扬同愿同行的精神,必将有助于凝聚世界佛教徒的智慧和力量,共同面对和解决人类生存发展的难题。

 放眼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和高度发达的科技文明,将原本互相隔绝的广袤世界凝缩联结成地球村,古代需要万里跋涉、远渡重洋才能彼此见面的不同文明,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变得“天涯若比邻”,文明的相遇、交流、碰撞、融合越来越常态化,人类命运前所未有地紧密联系在一起。

 佛教在人类文明交流互鉴的历史中,始终扮演着积极主动的角色,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为世界不同文明连接起一条重要的文化纽带,为各国人民架设起一座友好往来、心灵相通的桥梁。在此,我们真诚呼吁全世界佛教徒,以慈悲智慧、中道圆融的精神凝聚向上向善的力量,促进文明交流互鉴,为解决人类生存发展面临的普遍问题贡献智慧,为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携手努力。

 首先,要加强不同传统、不同宗派、不同国家和地区佛教徒之间的交流互鉴。不同传统、不同宗派、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佛教就像同一棵菩提树的不同分枝,共同源自佛陀、扎根众生、趣向解脱与觉悟,又绽放不同的特色和光辉,各自创造了具有地域特点、民族特色的辉煌文化成果。全世界三大语系、不同国家和地区、各个宗派的佛教徒,应当秉持同愿同行的精神,交流互鉴、增进法谊、取长补短、加强合作,远绍如来、近光遗法、庄严世界、福泽众生。

 其次,要加强佛教与其他宗教之间的对话合作。佛教徒应当本着中道圆融的精神,倡导、实践宗教宽容与宗教和谐。在尊重各自终极关怀和根本信仰的前提下,开展宗教对话,加深不同宗教间的彼此了解与相互尊重。积极开展在公益慈善、文化艺术、环境保护、化解冲突、促进和解、维护和平等领域的合作,以宗教特有的精神感召力和社会影响力,为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发挥积极作用。

 第三,要加强佛教与现代科技文明的交融互鉴。佛教徒应以开放积极的心态、灵活无住的智慧、高度的文化自信与自觉,积极关注、吸收、借鉴科技发展的新成果,丰富和创新佛教弘法利生的方式和手段。深入研究佛教与现代科技的互动关系,不断增强佛教对现代科技文明的融摄力,积极回应现代科技发展及其所引发的社会问题,为科技文明的发展和运用提供精神反思与价值引导。

 中国佛教界愿与世界各国各地区的法门兄弟,团结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大愿景下,对话研讨,交流互鉴,汇聚众缘,同愿同行,传承正法,普利众生,携手共建祥和安宁的人类家园,共同开创多元文明和谐共处的美好未来。

 至诚祈愿三宝慈光加被,第四届世界佛教论坛诸事吉祥,圆满成就。

 祝愿各位代表、各位嘉宾身心安泰、六时吉祥。

 谢谢大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