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学佛要落实提高和奉献》

(2015-07-06 18:15:52)
标签:

杂谈

    

 

《学佛要落实提高和奉献》

   我们学佛乃是基于对三宝的了解和信仰。确实地懂得唯有三宝能像灯光破除黑暗般地破除我们内在的无明烦恼。至于怎样去“学”佛,佛菩萨们根据众生之根器不同而说了三藏十二部经典,古今大德们也各有高见。然而,在这里要谈的是把佛法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落实、提高、奉献。

  首先谈到落实,也就是去做。按正确的方法去做事会更深刻地体会这个方法的好处。如今全世界佛教道场、经典、僧侣的存在便是历代佛子对佛陀教诲不断落实之产物。足以证明了落实是对佛法信解之后运用的最基本最重要的一步。前几天我到北京注意到那里盛行读儒家经典。有幸认识一位大学老师并与之交谈。他立愿每周六、日教十几个不满十岁的孩子读经。老师读一句,孩子读一句,中午还提供免费午餐。第一、二次,孩子们吃一半扔一半,老师劝讲和批评不起作用;第三次才老师索性等孩子们吃完饭,吃他们剩余的饭菜;第四次孩子们把饭菜吃得干干净净,因为他们看到老师吃自己的剩饭菜;第五次老师说自己的碗筷自己刷;第六次就安排孩子们轮流为所有人洗碗;第七次,老师鼓励小朋友帮助大家洗碗;再下一次,因为主动要求洗碗的孩子多了,只有表现好的孩子才有资格为大家洗碗。孩子们回到家里,不仅把自己碗里的饭菜吃得很干净,也请父母这样做,而且主动要帮父母洗碗。如此一来父母感到惭愧万分,因为教育了这么多年的孩子却比不上读经几个月的改变。我问老师其中的道理以及为什么有这么明显的效果,回答是,孩子们不懂什么大道理,看你做什么他们也跟着做。我们口口声声说劳动是一种美德,而自己不但不愿拥有这种美德,而且把劳动作为一种惩罚的手段加之于人。而这位老师却把劳动作为奖励的方法,不失为一种成功的教育。成功的原因很多,但有一点是重要的,老师不仅把劳动是美德落实下来,也把为人师表要言传身教也落实下来。

  所以无论是世间的教育还是佛陀的教育,某些时候理论是起不到多大的正面效果的。现在城市很多人赌博打麻将,花许多时间和精力去做没有意义和价值的事。并非做这些事的人全不懂道理,而是对于已知道的道理没有认真去做,又没有机会或不愿学佛,看不到生命的美好前景,难怪乎社会风气不良!如今报纸上青少年也是劣迹斑斑,这也跟家长不能以身作则有关!

  在传灯法会中,一盏一盏的灯汇成光明之海,令人欢喜和充满信心。然而没了燃料一切光明不复存在。同样,在学佛的过程中福德资粮不够的话,内在的智慧光明就难以显露。那么怎样才能拥有丰厚的福德资粮呢?要靠做很多的利益众生的事。说到底,还是要落实。

  落实的意义很深广,以上的例子侧重于行动方面谈。其实我们要正确的学佛,更要在落实的基础上不断地提高,提高可视作“落实”这一概念的深化,就是用心地、理性地去落实。也就是所谓的发心。发心承事三宝,要讲究质量,质是优质,量是多少。每天承事三宝要有明确的质量目标,并且不断要求自己越来越好,越来越进步,不断圆满功德。就拿法会做义工来讲,在未开始劳动之前要认真思考这样几个问题:一是我为何要参加这次法会?其次既然来了要做些什么 ?怎样做才好?这样的思维,而且在做的过程中要如法如理,要求我们在承事三宝的过程中不断地提高各方面的素质、能力和改进方法。这一切都要靠不断地深刻地用心,大小乘佛法都离不开一念心。我们内心具有无量的宝藏,用心就是不断开发我们内心的宝藏,不断努力,提升自己的心力与境界。打个比方:搬砖头如果只是从这个地方搬到另一个地方,然后再搬回原处反复如此,就没有现实意义。假若我们通过用心的规划、统筹、安排、分配,再去做就能建成一座大庙。任何一座大楼都是由一砖一瓦累积起来的。我们看见通过自己的劳动楼房一天天地增高就充满希望和喜悦,并愿意继续添砖加瓦。同样的,我们坐禅念经如果念出了味道,就会愿意继续念下去。这说明学佛要通过外面的行为来培养内心的力量,把心磨炼得越来越深细、全面和系统。因此做一件事,用心很重要。而世间人的成就要用外物的优劣多寡来体现,值得悲悯,也应当纠正。

  以上所谈的落实和提高 ,是站在对自我的剖析这个角度来讲的。客观地说,是不现实的,因为人类是在人类社会中生活,是和整个世界的有情共同生活的。一个学佛的人过一生要知道生存的意义和价值,使生活的品质和心灵得到提升。那么人生的价值何在?如何体现?答案就是我为人人,不断努力付出、奉献。

  奉献是我们真正要做的,也就是落实与提高内涵的扩充和延伸,使我们的生命演绎得更加恢宏、浩荡。将一滴水一样脆弱的生命融入大海而永不干涸!一个乐于奉献的人在何时何地都有价值。因为他到了某个地方做了某事,会使这个地方越来越有价值。反之这件事也体现了他自身的价值。倘若一个乐于奉献的团体出现,那么力量就更不可思议了,可以从本质上改变一个环境。许多居士来广化寺住了几天之后对寺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在家学佛很多年十分精进诵经念佛,但是和寺院的感受就是不一样,不可同日而语。那究竟原因何在?环境不同,他们在寺院这个大环境里受到强大的,共同的善法力量的薰陶,可以薰化内心无始以来的烦恼并慢慢把它冰释。我们内心的烦烦恼恼厚重如冰山,自己的力量如同微弱的萤火虫,必须靠外在的猛火热力才能把冰山消融,获得清明的智慧。在家的居士不管是打坐,诵经或是念佛,都不免会心烦意乱。而在寺院里,晨钟暮鼓,出家人的生活作息不是靠人为的召唤,而是靠法器的声音来指挥的。使人进入有序的生活状态。这一切都是一个集体力量向善的方向发展的必然产物。根源在于每个僧人都能奉献自我,以集体为重。因此一个环节出了问题,不会影响大局。就如传灯法会一样,由于风雨的原因许多的灯都灭掉了,但其它灯就接续上来。一个人修行时也会出现这样的状况,不与大众来往而信心低落、泯灭,极难恢复。更显示了团体中修行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然而没有乐于奉献的人,不可能有好的团体存在。

  因此真诚奉献是使自己提升最快的方法,又是帮助别人和改造世界的最正确的方法。一个乐于奉献的人能让未信者生信,已信者增长,给人乐观向上的感受。很多在广化寺做义工和居士常吃剩饭,而且津津有味,这种喜悦是金钱买不到的。这一行动就是一种奉献,包含了许多美德,比如尊重他人、不观过、惜福等等。说明他们能把佛陀的教诲用心去体察,用行动去落实,并把自己能奉献的尽量奉献出来,给人以喜悦和信心。

  综上所述,可知落实、提高、奉献对于我们学佛者何等重要。那么把眼光放大看,我们的世界已变得充满了喧嚣,弥漫着堕落和不安的因素。倘若我们能认真去做并带动四周的人们,那么落实让世界安宁、提高令世界发展、奉献使世界变成人间净土。乃是当今大德所努力提倡的。完全符合我国宗教政策,而且能与世界佛教接轨并共同发展。

由此一来,不但每个学佛人成佛可期,整个中国乃至世界佛法大兴亦指日可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