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学诚法师
学诚法师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48,310
  • 关注人气:66,11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京龙泉寺参访团欧洲之行系列报道之四十七:佛光日内瓦(中)

(2015-01-11 06:37:17)
标签:

佛学

佛教文化

欧洲之行

分类: 寺院报道

北京龙泉寺参访团欧洲之行系列报道之四十七:

佛光日内瓦(中)
北京龙泉寺参访团欧洲之行系列报道之四十七:佛光日内瓦(中)

    在会客室一侧的墙上挂着一副海报,上面是星云大师写书法的场景,上书“给人信心,给人欢喜,给人希望,给人方便。”在接下来的交流中,妙祥法师用多年的亲身践行来诠释大师的这四句法语。

 

随顺因缘

    我们跟着妙祥法师来到会客室,桌上已摆好了装盘精致的茶点,红茶配上透明的茶壶,让我们再次感受到佛光山道场的周到。在博古架上,陈列着佛光山出品的各种书籍和音像制品,是浓浓的文化味道。

 

北京龙泉寺参访团欧洲之行系列报道之四十七:佛光日内瓦(中)

 

北京龙泉寺参访团欧洲之行系列报道之四十七:佛光日内瓦(中)

 

    “随意坐,随意坐”。在妙祥法师热情的招呼下,我们迅速入座,交流也随即开始。妙祥法师介绍自己来欧洲已经16年了,在德国待了12年,之后就调来瑞士,中间有一年多调去维也纳。悟光法师也介绍了参访团的总体情况,参访目的以及整体行程。听到我们的行程时,妙祥法师叹道:“你们这次的行程很远呀!”又表示:“你们有一天会跟我们的欧洲总主持满谦法师交流。“是的,在巴黎。”悟光法师说。妙祥法师继续介绍满谦法师:“她是2006年来的,过去她都在澳洲,有十年。所以,我们大部分时间几乎都在海外。”法师的话很平淡,但实在的数字让这些先行者的付出和不易跃然而出。

北京龙泉寺参访团欧洲之行系列报道之四十七:佛光日内瓦(中)

 

    “佛光山可以说是把汉传佛教第一个带到欧洲来的僧团。因为我们在这边也待了二十年了。”妙祥法师接下来的话,更是印证了这点:“二十年前来的时候,我们事务上的事情很多,所以也没有把当地的语言学得特别好。我以前在台湾的时候德文和英文都学过,所以有这么一个基础。我们有法师是从法国回去台湾出家的,出完家后,再派回来这边。我们刚开始来的时候,很多的辛苦点在于,他们的文化要去适应,毕竟是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性格,还有不同的法令——当时,每一个国家的法令都不同。那我们要适应这些,的确是要经过一个很长的时间。”

    当悟光法师询问“这里办的佛教活动,来的人最多有多少?”时,妙祥法师谦虚地表示:“日内瓦的道场人不算多,来的人最多两三百人吧。”

    悟光法师:“靠什么渠道宣传呢?”

    妙祥法师:“有时候他们想过来看一下中国年,再就是浴佛节的时候,他们也会想说来看一下。所以,在这样的节气、节日,我们举办的法会除了诵经外,还有讲座、义诊、书法、泡茶、素食之类的活动。他们除了想看宗教的元素外,还想看文化的因素。”

    听到这里我才明白,为何在这里的活动排期表上,会有很多与文化相关的活动了。妙祥法师强调:“我们在海外宣传,不是完全用宗教的角色。中国的佛教本来就和中国的文化都已经合在一起了,所以我们在传播的时候,是两者都有的。我们比较大的道场,像法华禅寺,它现在是我们的欧洲总部,那里就有美术馆。像我们这里比较小,偶尔会有佛教文物这样的展览,我们也办过十八罗汉展。有时候也会跟当地的一些艺术家合作办画展之类的。”

 

把握因缘

    在传统的天主教国家里面,谈佛教,也势必要谈到天主教。

    悟光法师:“在瑞士,佛教徒跟天主教徒相比,是不是比较少?”

    妙祥法师:“佛教徒比较少,因为他们本来的信仰就是天主教。但是信天主教的人数也在慢慢减少。”

    悟光法师:“我们去法国,我们问真正信教的有多少?他们说只有百分之二到百分之五,特别是年轻人信教的更少了。”

    妙祥法师:“他们不信教有很多因素。其中之一就是他们要缴宗教税,收入之中有百分之多少要直接扣掉。有些人说,好像这边佛教信徒在增加,但实际上并不一定是这样。”

    悟光法师:“从这个角度来说,佛教慢慢会在欧洲发展快。”

    妙祥法师:“佛教会发展,但不会太快,因为他们的天主教信仰毕竟非常虔诚。我们刚来的时候,就被排斥地很厉害。帮我们的一个西方人跟我们讲,你不要太快,因为当地人会反弹。现在他们能接受佛教的部分是,在佛教的历史当中没有战争,所以他们知道佛教是一个和平的宗教。他们比较不能接受的一个观念是轮回。以前曾经有人问过我,如果人家问这个,你会怎么回答。我跟他说,不要一直强调信仰的概念。如果别人问我,我会说,在佛教的教义里是怎么说的。他们听到是佛教的教义,会认为这是一个学术的理论。”

    “我们在这边会遇到一大堆稀奇古怪的问题。”说到这里,妙祥法师总结了下。

    “在这边宣传佛法,非常辛苦,但是功德也非常大。”悟光法师赞叹道。

    妙祥法师:“就是来结缘了。我有时跟他们讲,我们轮回的概念是这样的:我是一个中国人,我好像没有什么理由来到这里,如果我过去跟这里没有缘,我不会来到这里的。听到这个,他们就会想,有点道理。有时候你去到一个地方,你看到一个人,我们是第一次见面,他为什么对你很好,没有道理的,这都是过去世的因缘。这时候他们就会想,原来轮回的概念是这样的。因为他们提到轮回就会想,我吃了肉,就会变成猪什么的,他们就会很害怕。”

    除了主动的宣传外,妙祥法师还谈到,佛光山道场在这里都担负着一个重要的角色——宗教课的“实践课堂”。在瑞士,小学和中学都有宗教课,会介绍各个宗教。“讲到佛教,老师怎么也要带他们来看下佛堂吧。他们都会来我们的佛堂参观。我们用比较简单的方式跟学生讲,会带他们参观,或者做小型的禅修。

 

北京龙泉寺参访团欧洲之行系列报道之四十七:佛光日内瓦(中)

 

    悟光法师:“那是怎么跟他们建立联系呢?”

    妙祥法师:“通常是学校主动来找我们。”

    悟光法师:“学校怎么知道我们的呢?”

    妙祥法师:“他们会去搜寻。欧洲每一个国家都有佛教协会,我们大部分都是里面的会员。”

    悟光法师:“协会的负责人都是谁呢?

    妙祥法师:“大部分都是居士在负责,当地人在负责。我们成为他们一个会员,学校上网就会查到。在一些藏传的道场网页上面,他们看到那里的法师虽然是藏传的装束,但还是瑞士人或是德国人,他们就觉得没什么趣味,所以就会选择来我们道场。

    悟光法师:“还是外来的和尚好念经。

    妙祥法师:“对。他们对我们的外表是最有兴趣的。他们问我们最多的是,你们为什么没有头发?我每次都会跟他们说,没有头发,你早上起床来不及梳头时的好处。小孩子听了之后就会很开心,觉得这个是有道理的。我不会马上就说 “佛世时代,是怎么样……”但最后我也会说,头发实际上是我们的烦恼——烦恼就是早上你来不及梳头,你出去就会难堪。

    法师的善巧与幽默,让我们都会心一笑。

    对于这样“主动上门”的弘法机会,我们都很感兴趣,两位法师继续发问。

    悟光法师:“宗教课是不是只是介绍一下历史性的内容?

    妙祥法师:“不会。他们基本的教义都会讲,会介绍释迦牟尼佛,四圣谛应该会讲,但还不会讲到八正道、六度等内容。

    贤清法师:“这些宗教课的老师都接受过宗教学的教育吗?

    妙祥法师:“至少有发书。我以前在柏林的时候,他们借我们的场地办了一个比较有意思的活动。佛教是必须学的课程,可是他们缺乏师资。他们就跟德国佛教会——里面有很多专业的学者、法师,合办了三年的培训课程。你是老师的资格,你就可以来参加培训,最后给你一个文凭。

    悟光法师:“当地社会是天主教国家,为什么把佛教当成必修课呢?”

    妙祥法师:“现在学佛的人越来越多。当时我在柏林的时候,我在德国比较久,当时跟教界的接触比较多。我毕业之后,德文都忘光了。我出家之后,不知道下半辈子要在欧洲,不然的话当时学习的时候会努力一些。”

    听到妙祥法师的话,大家也都笑了起来。妙祥法师又讲了自己跟佛教培训的因缘:“在柏林的时候,我把德文又找回来了。在汉堡,我们有一个固定的地方,我一个礼拜去一次。那里刚好有一个去台湾做交换学生的人,说汉堡大学的汉学系非常有名。当时,汉学系的系主任开了一门佛陀本生经的故事。我德文不会嘛,但中文看得懂,就硬着头皮去听了。那时汉堡大学有一个世界级的专家,他刚好开了一堂课,讲佛教的素食,我也有去听。所以我当时跟学术界有一点点因缘。所以他们当时要培训佛教师资的时候,就选择在佛光山。他们南北传法师都请了,当然讲到汉传的部分,我又帮他们上一堂课。他们上课,我都在旁边听,我想学习他们是怎么样来培训老师的。那一次是一个很有趣的经历。”看来在外弘法,广结善缘非常重要。

 

播种因缘

    贤清法师;“那宗教课除了讲天主教、佛教之外,还有什么宗教呢?”

 

北京龙泉寺参访团欧洲之行系列报道之四十七:佛光日内瓦(中)

 

    妙祥法师:“基督教、伊斯兰教呀。我们在瑞士的德语区也有一个道场,那里的学校是可以去寺庙参观的,但是日内瓦不可以,法国也不可以,法国是政教分开的。

    悟光法师:“瑞士不分开吗?”

    妙祥法师:“法语区是分开的,德语区就不分开。”

    张彦:“这是跟着国家走,瑞士受两边文化的影响。”

    贤清法师:“瑞士是一个联邦国家,每个邦都有独立的自主权。”

    妙祥法师:“是的,就跟德国一样。我们德语区和法语区都有道场,我们常常也会被‘分裂’,我们也常常觉得,那里可以,为什么这里不可以。所以我们日内瓦道场,只有国际学校可以来参观,因为他们说英语,不受限制。”

    悟光法师:“听说英国也把佛教纳入中小学课本了。”

    妙祥法师:“也许他们觉得佛教比较温和,也会好奇佛教的教义是什么。”

    悟光法师:“说不定, 21世纪的中国文化真的能影响全世界。”

    妙祥法师:“有可能,中国现在这么强大。一个国家强大了,输出文化就比较容易,就像这边的孔子学院。”

    悟光法师:“昨天在法国做讲座,看到了孔子学院。”

    妙祥法师:“这里也有孔子学院,大部分国家都有孔子学院,学中文是一个潮流了。”

    悟光法师:“学中文很多时候都是去孔子学院。”

    妙祥法师:“先教语言,才有机会去认识文字和文化的部分。”

    “您刚才说在德国比较久?” 贤清法师对于妙祥法师在德国12年的“常驻”很感兴趣。

    “对,在德国12年。” 妙祥法师答道。

    贤清法师:“是在那边读书?”

    妙祥法师:“没有。我就是被派出来,直接当执事了,一直一边学,一边做。当时我们去维也纳建寺,我就去建寺了,因为会德文嘛,有时候要跟当地的人沟通。后来,就被派到这里来。虽然我不会讲法文,这是法语区,有时候我还是会去德语区。有时候要兼顾德语区的道场。我一个月要去一次。”

    悟光法师:“挺辛苦的,挺发心的。”

    贤清法师:“您跟汉堡大学的教授比较熟,是因为听他课的原因?”

    妙祥法师:“对。在汉堡,我这个身份很特殊,大家会认得我。在上课的过程中,我从这些大学生的身上学到很多,他们可以看文言文,要拿《佛陀本生经》、大藏经直接来看,直接翻译。有时我们组成一个小组一起讨论。虽然我不会德文,但我会用我仅有的智慧跟他们讲这是什么,所以他们蛮喜欢和我一起研究。”

    为了弘法,出家后又重新到大学里面学习德文,而且还一直在观察别人的功德,妙祥法师的精神真是让人赞叹。“有时候信徒说,替我们在欧洲的法师‘叫屈’——我们为什么不去美洲,不去澳洲?因为我们都有英语的底子,去那些地方比较能发挥出我们的优势。但是我们还是在这个德文也讲不好,法文也讲不好,西班牙文讲不好,葡萄牙文讲不好的地方留着。这一辈子,也有这个使命,跟这一块土地的人有缘,我们要做一些播种的工作。”

北京龙泉寺参访团欧洲之行系列报道之四十七:佛光日内瓦(中)

 

    使命,因缘……妙祥法师的话,让我陷入了深思之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