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欧洲之行系列报道之25 : 讲座外的讲座

(2014-03-08 06:26:44)
标签:

佛教文化

出家体悟

感悟人生

分类: 寺院报道

北京龙泉寺参访团欧洲之行系列报道之二十五

讲座外的讲座

    讲座的热度还在持续,一个小时的问答环节依旧不能满足海外学子对佛法的渴求。面对那一颗颗珍贵的希求心,一次精彩的场外交流又开始了。

 

我该如何修

    讲座虽已结束,但同学们的热情不减,在教室里久久不愿离开,和我们继续交流。许多同学还都主动向我们互留了联系方式,希望今后有机会也能来到北京一睹龙泉寺的风采,继续了解佛法和寺院。见此情景,会长杨振提出了想与法师们继续交流的意愿,希望能给同学们多一些和法师请教的时间。

    在教室后面有几间玻璃小屋。同学介绍,这原来是翻译系的同声传译室,里面摆放着各种同传设备。

nEO_IMG_教室中的同传小屋

教室中的同传小屋

nEO_IMG_翻译系大楼前合影留念

翻译系大楼前合影留念

 

    大家一起走出翻译系大楼,准备在这里合影留念。在巴自大读博的中国留学生李恩汉同学爱好摄影,主动发心安排大家站位拍照,忙的不亦乐乎。合影完毕,我们便和同学们一起参观校园。 而刚才忙着摄影的李恩汉也放下相机,来到贤清法师身边。李恩汉是北京政法大学的博士,在巴自大是准备拿第二个法学博士学位。他的博士生导师的夫人就是中国人,在他和导师第一次通邮件时,竟收到了中文的回复,令他惊讶中文在此的普及。他说今后还会回到北京,到时候一定要到寺里看看。李恩汉经常看一些佛教书籍,早就有很多的问题,今天终于可以请教法师了:“之前虽不了解佛教,但会去寺庙,也会跪拜。但后来随着年龄增长,不再愿意跪拜请香,而只是在那里静静地体会,这是什么原因呢?”

nEO_IMG_校园漫步时的交流二

校园漫步时的交流

 

    贤清法师解释道:“那说明你对佛教的认知慢慢变理性了。对佛教的信仰,本身也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刚开始你没有认识的时候可能是一种心理状态,慢慢了解以后可能又是一种心理状态。再接触一些人、事,可能又变化了。”

    李恩汉接着问:“我从读研究生时开始,会每年吃一个月素食,一直到现在都是如此。但是我特别爱喝酒,现在准备戒,只是我不知道持戒是否也算是一种执着呢?”

    贤清法师说:“有时候你越要求自己不这么做,越克制,在烦恼没有化解的情况下还会反弹,可能会喝酒喝地更厉害了。这就是为什么一个好的团队对我们来说这么重要的原因。你看有的人在家里的时候,抽烟、喝酒怎么样都戒不了,但在寺里两三个月就戒掉了,在一个好的环境里自己就变化了。戒与不戒其实也是分别念,当真的进入这个环境中,不会想这个问题,问题自己就没有了。”

    李恩汉赞同地点头,随后又问道:“我知道历史上有几次灭佛,那要怎么看待灭佛的人呢?我之前看过一些书说,对自己不好的人是一种菩萨道的逆行,佛不是也说提婆达多是帮助自己的人吗?”

    贤清法师回答道:“一件事情从不同的角度看,结论是不一样的。像提婆达多,如果站在我们的立场上看,他去陷害佛,造的恶业太重了。但如果站在佛陀的立场上,不一定是件坏事。什么原因?好的人、事、物要成就,一定要有相应的缘让他呈现出来。 ”

   “我还有一个问题,为什么必须要出家才能证得四果、阿罗汉果,而要证得菩萨道,在家反而更好呢?就是为什么在家居士不能证得小乘却能证得大乘呢?”李恩汉继续追问。

   “佛最后一生成佛,现的还是出家相。无论是大乘还是小乘,最圆满的成就都需要经历出家的阶段,只是因为大乘菩提道需要累积无量无边的福德与智慧资粮,在成佛的道路上有时现在家相。”贤清法师如是回应。

   “那罗汉如果已经摆脱六道,他死后又去哪了呢?”李同学锲而不舍。

   “因为他不再投生了,他的精神就回归到法界,这是完全精神的层面。找不到一个实体称为他了,这个就叫涅槃。没有执取还有一个‘我’存在了,就没有生灭了。”贤清法师耐心地解答着。

nEO_IMG_讲座后校园漫步

讲座后校园漫步

 

中西的交融

    就在李恩汉与贤清法师热烈的互动时,杨振也在和悟光法师交流。

    杨振告诉我们,巴塞罗那自治大学中国学生会才刚刚成立两个月。“如果你们再早两个月来,都没有我们这回事了。”

    悟光法师也颇感意外:“真是有意思啊,如果提前两个月来的话,就没这个缘了。”

    而杨振此时又分享了另一个缘分:“我是陕西西安人,我上次回国的时候,还去了一趟法门寺。”

   “2004年我在法门寺待了一年,法门寺的方丈也是学诚大和尚。”悟光法师接着说。

nEO_IMG_校园漫步时的交流一

校园漫步时的交流

 

    因为看到翻译系的中国同学很多,杨振又将翻译系的背景向我们做了介绍。翻译系的主任周敏康教授,是最早一批从中国来西班牙的教授,他一直在参与翻译系的建设和与中国学校的合作项目,西班牙政府还曾颁给他一个中欧关系、教育界文化与交流的奖项。所以会有很多中国学生来这里上课,有很多和亚洲相关的专业。这里是西班牙中国学生最多的一个学校之一,主要都集中在经济系和翻译系。而巴塞罗那自治大学也是西班牙第一个有中西翻译专业的学校。

    悟光法师感叹道:“中西两个国家关系友好啊!”

    杨振介绍:“在国内,西班牙语使用率不高。但其实西班牙语是世界第三大语言,有四亿多人在讲。据最新的统计,未来讲西班牙语的人会超过讲英语的人 。”

    这个数据让大家有些惊讶。杨振继续说:“现在,整个拉丁美洲,除了巴西外,已经全部讲西班牙语了。美国讲西班牙语的也有一半人口。所以如果会中文、英语、西班牙语,几乎就可以走遍世界了。”

    跟随着杨振,我们一路参观了巴自大的各个院系。因为整个大学是一个山谷,所以很多院系的楼就建立在了山坡上。有意思的是,经常会有两个隔坡相望的楼中间有一个悬空的通道相连着,让两个楼的“沟通”变得更加方便。

    杨振说,自治大学因为离城区有三四十公里,所以在有课的日子里,每天每个小时都会有两三班校车接送学生到火车站,二十分钟就可以到达城区。

   “你们不住在这里吗?”悟光法师问。

   “我们大多数都是在外面租房,因为这里的宿舍会比外面贵一倍。大多数院系也都有自己的食堂,但是很多留学生不会在这里吃饭。我自己就是前一天晚上做好带过来加热,因为食堂的饭菜是很贵的。”出门在外,真是万般不易。


nEO_IMG_讲座后的结缘二

讲座后的结缘

nEO_IMG_讲座后的结缘三

讲座后的结缘

 nEO_IMG_讲座后的结缘一

讲座后的结缘

nEO_IMG_与餐馆老板结缘

与餐馆老板结缘

 

不同的巴塞罗那

    在走过学校的通道时,我们看到一些饮用水出水器。杨振说,巴塞罗那因为靠海,自来水中重金属含量比较高,不能直接饮用,所以会有许多直饮水站。

    继续向前,我们进入了法律系的楼群。                                                                             

    有意思的是,在法律系楼上写的系名并不是西班牙语,而是巴塞罗那本地的加泰罗尼亚语。在巴塞罗那,不管是语言还是文字,普遍使用的都是加泰罗尼亚语。

    “这很有意思,在西班牙不讲西班牙语。”法师说。

     一位同学回答道:“这是西班牙的一个历史问题。西班牙的官方语言,除了西班牙语外还有三种合作官方语言:巴斯克语、加泰罗尼亚语和加利西亚语。巴塞罗那是加泰罗尼亚自治区的首府。在巴塞罗那有各个区政府开的语言班,免费提供加泰罗尼亚语的学习。幼儿园老师一定说的是加泰罗尼亚语,所以小孩刚开始是不会说西班牙语的。”

   “现在还是这样吗?”法师问道。

    杨振接着回答:“一直都是这样。小学、初中才开始慢慢加入西班牙语 。即便今天就在这个学校里面,在本科教学中,差不多有一半左右的系都是用加泰罗尼亚语授课。英语授课的比率就更小,只有一些国际性的专业才有。这个城市喜欢的文化体育活动都跟西班牙不一样。西班牙最著名的文化形式是一种舞蹈叫弗拉明戈,而在巴塞罗那就不流行。在西班牙最流行的斗牛这项体育运动,在这里更是立法禁止的。”

    正当我们在校园漫步时,有人也在关注我们。在一旁草地上围坐的几个西班牙同学,见到法师们,便很友善地挥手致意,而悟光法师也合掌回应,并与之结缘书签。

 

nEO_IMG_广大校园

广大校园

nEO_IMG_校园内交流

校园内交流

nEO_IMG_交流时的沉思

交流时的沉思

 

草地的论坛

    这时,我们看到前面的大片草地上,摆着几张木头桌子。杨振说:“巴塞罗那学联会定期给大家组织一些学术论坛,讲述他们各自所从事的研究,通常就是在这里举行。几张桌子一拼就做一场学术论坛。”杨振提议在此再交流一会儿。

    得到法师同意后,杨振便招呼男同学们把桌子拼了起来。于是我们的临时“小论坛”也被搭建起来。

   “没想到你们学生会刚成立两个月。”法师说。

    杨振介绍:“在成立之前有马德里学联、巴塞罗那学联,后来马德里的各个高校就分别成立了学生会。我们觉得挺好的,就向学校申请,成立了这个巴塞罗那第一个以大学为单位的学生会,也是目前唯一一个。”看来唯有主动创造因缘,善业才能加速成办。

    一位同学这时问道:“法师,你们在国内的各个寺庙都有交流活动吗?”

    “都可以去。”法师说。

     这位同学马上很高兴地说:“我在杭州灵隐寺。”

     法师:“灵隐寺我去过,首届世界佛教论坛的时候,我们集体去过灵隐寺参访。”

     听到法师这么说,同学更加欢喜:“到时候我去给你们做义工!”

     看到第一次见面的同学这么发心,大家都很高兴地表示欢迎。

    翻译中心西班牙语负责人李冰对她说:“有缘分啊,我们有好多的义工,欢迎你加入!”

    “她是西班牙语负责人,以后可以多找她联系。”法师马上介绍。

      同学继续问道:“那你们明年还会再来巴塞吗?”

      法师回答道:“看因缘吧,佛教讲因缘。不好说,因缘成熟就会再来。”

     “那我能加入您的行程吗?如果你们到欧洲来的话。”同学很期待地看着法师。

     “可以啊,提前联系。”法师表示肯定。

     得到法师的同意,这位同学马上表态:“反正我会加入你们的学习群,以后天天我就是活跃分子。”

    见到在异国的同学们对佛教有如此的兴趣,大家也都非常欢喜。

   “其实刚刚大家都在那里提问,我自己都还有问题没问。”杨振接着说。

   “正好现在可以问,到八点走,现在还有14分钟。”法师对时间的把握非常严格。

    杨振说:“据我所知,这些年学诚大和尚的宗旨一是网络弘法,一是国际性弘法。”

    法师接着杨振的话说道:“这是创新的部分。现在提倡传承和创新,要不就会被社会淘汰了。”

   “从手段上来讲,可以创新;从理念上来讲,有没有可能根据时代、社会的发展也做出一些修改?”杨振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法师答道:“核心理念是不会改变的,只是外在的一些东西会改变,比如说用现代的工具 。”

    杨振继续发表观点:“我认为基督教能够保存到今天,马丁·路德的改革是最重要的,世界上最发达的几个国家全是信新教的。佛教的理论体系是2500年前建立的,可是两千多年来社会发展这么多,我在想,有没有可能佛教也进行一定的改革。我觉得学诚大和尚在宣传方面其实已经是一个改革了。”

    法师解释说:“这是随顺时代的因缘。如果是不可改变的地方没有改变,不叫改革,叫善巧方便。比如说, 佛教讲的五戒十善,你要去掉一个——不杀生,你给它去了,这叫真改革。但是,这些是根本,不能改。

    在中国,中国佛教协会对于出家人的三条规定是:独身、素食、著僧衣。底线有不能破的。素食,当然不是指的藏传佛教和南传佛教的,是汉传佛教的。

   “还有一个,刚才提到,现在信仰基督新教的国家反而更发达。用宗教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也不是从外在的科技发达来决定的。比如说佛教发源于印度,印度实际上是很穷的地方,但是佛教最纯正。宗教实际在某种程度上,超越了物质,超越了现实世界,寻求的是一种究竟的快乐,基督教来讲是永恒的快乐。物质是个辅助条件,最终还是要超越它。

   “就是说,从宗教的角度来说,科技发达不发达,不是主要的。 宗教创新必须要保持传统,所谓的保持传统,就是传统的那些根本的东西不能变。变了,越创新越麻烦。”

    虽然 在一起已有五个多小时的时间,但大家仍然意犹未尽。同学们一直把我们送到了车下,目送大家全部上车。

    悟光法师向同学们道别:“我们走了,再见。不管是在西班牙还是在中国、北京,只要有网络,一加就都有了,再联系。” 距离不再是彼此沟通的障碍,只要用心,随时都能在一起。

 

神秘的缘念

    晚上十点。我们在一片草和石子相间的空地上回向。缘念前,悟光法师特意对大家说:“小声点。”我们便压低声音,在公路中间的草地上做了一次神秘的缘念。很多当地人就在不远处嬉笑玩耍着,这一片小圈彷佛尘世之中的一块净土 。

nEO_IMG_结行

结行

nEO_IMG_结行欢喜自在

结行欢喜自在

 

    因为明天下午就要离开西班牙前往法国,在听完大家这两天的工作布置后,悟光法师做了总结:“我们这两天算是比较安全的度过了,大家还没有生什么病障,都是安全的。接下来法国的阶段会待四天,我们继续保持这个葡萄牙、西班牙的优良传统。第一是身体方面没问题,第二是团队走停大家别走散了,其次的就是保证我们公务正常进行,再其次个人的体会心得观察。自己的本职工作别忘了,也继续努力去做,去加强。西班牙阶段大家做的不错,随喜!回向。”

    法师的这次开示又让我想到了师父叮嘱,从出发的“一路平安”到“抵达否?安全否?”在欧洲至此的七天里,两位法师无时无刻不在关心着大家的健康和安全,细微之处亦能体会深刻。不管我们行走在哪里,善知识永远是我们最重要的依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