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比丘记事(之三十一)

(2014-01-19 08:01:14)
标签:

佛教文化

出家人

文化

分类: 僧众弟子

比丘记事(之三十一)

 

31、

    世间人过年,出家人好像渐渐把这个概念放下了,随顺世间。也相应举办一些活动,但起居、用功照旧。

    僧团在岁末会有一些总结类的相互交流的活动,知客师又跟我们讲了一些见闻,令人感慨。

    某香客因为家庭矛盾激化,心里实在是苦的过不去了,就钻了牛角尖,竟然想到去买凶器,计划和数位长期不和的亲人同归于尽,一切都规划好了,凶器也定好了。忽然不知道哪根筋动了一下,想起来最后来寺院里看一看。到了寺院,心里就有些释然,跟信佛的人交往交往,发现似乎也没有必要一定要走到绝路上去。

    索性就放下了极端的想法。人的想法就是这样,放下了就放下了,也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只是,卖凶器的还一个劲追问她定的货还要不要。

    一个老人家,到了客堂,往地上一躺,就不起来啦,一定要见出家人,见到出家人,非要出家人给她死去的老伴选个坟地。出家人当然不是干这个事情的,也不会干,但是,老人家就是不信。不然就不起来。

    后来劝一劝,才知道,老人家是太孤独了,苦的不行。辛苦一辈子,到了晚年,实在是孤独无聊,在家里,孩子整天在家只是玩电子游戏。

    老人家就是需要关怀,需要有人关心一下。而已。但,就这一点点的关怀,就是没有。知客师就陪着说说话。

    一位艺人,堂堂男子汉,见到出家人就哭了,说,自己生了个儿子,两岁多了,发现半个身子不能动,大夫说,需要开颅手术,治好了,就好了,治不好,就是个瘫子。

    男子汉悲伤不已。说,如果孩子能治好,自己愿意终身茹素。什么代价都可以……

    还有人怀孕期间,觉得孩子可能有问题,要堕胎,问知客师。

    知客师也不敢回应,这事可麻烦,同意堕胎,那绝对不可以,杀生,犯戒。说不堕胎,真生了个不太健康的孩子,人家会抱怨终身。

    当和尚,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后来问了有经验的法师。法师说,这事就要祈求观世音菩萨,求他帮忙。至诚必有感应。如果真的是怨亲债主来了,靠菩萨的威德力能化解,怨亲债主就走了。

    一般情况下,世间人不太认这个,觉得,亲人就是亲人,怎么跟怨亲债主挂上勾了呢。可事实是,这个世界就是恩恩怨怨的,很难讲谁是亲人,谁是冤家,搞的好,冤家可以成为亲人,搞不好,亲人也会成为冤家。

    我自己遇到有的信众,一提孩子,就掉泪。没办法,说,自己的孩子这样,周围的亲人的孩子也都一样,让家长操碎了心。

    有听话的好孩子,也有不那么听话的孩子。

    我还见过母女俩,妈妈抱怨孩子不听话,孩子抱怨妈妈太唠叨。烦死了。说着说着互相掉眼泪。

    我小的时候,也是个坏蛋,让老妈伤了很多很多的心,现在想起来,后悔死了。人,因为无知实在是可怜。

    有来寺里探亲的,带来了一个有点过时但却让人怅然的消息,僧团对互联网管理的很严格,即便是需要上网工作的,也不会去随便浏览那些网络信息,他们带来的就有其中的一条新闻,事情已经过去好些日子了。时值新年,部分地区的官员职位进行调整,有升的,有降的,还有锒铛入狱的。

    宦海沉浮,几家欢喜几家愁。

    不知道多少家庭、团体、个人与之有牵连的人在忧悲苦恼,喜怒哀乐中跌宕起伏。

    之前,有一位访客曾谈起过生命的意义,他有个观点是,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就是做好领导安排的工作。

    我对这个观点没有任何意见,更对这个人生观肃然起敬,但,问题是,如今,他的领导忽然间就已经成为阶下囚了。

    当然,也有过的不错的,有博士毕业了来访,等着他的好工作有好及个,就是不知道选哪一个,比较迷茫。索性就呆在家里,一待就很久。越来越迷茫。

    正在准备新婚的访客,还有两份工作可以选择,一份年薪二十万,一份三十万,当然选高的那一个了。很兴奋,很得志。

    生命这个东西。似乎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

    确实应该找机会让自己停下奔忙的脚步,静一静,思索和抉择一下自己生命的方向和善恶的标准,行事的原则,看一看是否有盲点。思考一下,作为一己凡夫,自己的见解和认识是否真的那么可靠和值得捍卫。

    出家后发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但确实挺难的,需要一点点地努力,用功,有时候也会着急,但着急也没办法,遇到己力难以达到的事情,就祈求观世音菩萨,真的是很灵验。诚则感应道交,有的时候不是那么诚心,菩萨慈悲,也常常会很灵验。

    这么多各色人等来寺院,都会觉得清净,觉得内心放松,觉得宛若来到另一个世界,如果仅仅是建筑的原因,恐怕说不过去,我觉得就是佛菩萨的摄受和加持。让我们的心柔软起来,让我们心生敬畏。接受、包容和理解乃至爱他人。

    寺院里可以看到京城的万家灯火,每到节日,梦幻般的灿烂烟花,转瞬即逝,此起彼伏。年年如此。

    万丈红尘,沧海桑田。

    好在,这无常梦幻的背后还有真相。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