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广化寺三坛大戒系列之35:云水生涯云水乡

(2013-12-06 08:23:40)
标签:

佛教文化

三坛大戒

莆田广化寺

分类: 僧众弟子

2012年福建莆田广化寺三坛大戒受戒纪实·戒会中期(03/13)

云水生涯云水乡

 

    广化寺客堂旁边有个名为“水云乡”的院落,这个名字让我印象很深刻。

    僧人常被称为云水僧,用“云水”来比喻出家人,怎样听起来都觉得有那么一份惬意——就像行云流水一样,好似一种十分自在洒脱的感觉。许多僧人也都住过了很多寺庙,他们其中一部分是一直想找个适合自己的地方,但一直都没找到;有些则是赶道场做佛事,东来西往;也有些喜欢云游,四处挂搭。

    省察我的等流习气也是偏向后者,没有出家以前自己就是一个特别喜欢游山玩水的人,心中对出家人的素描就是“一钵千家饭,孤僧万里游”那样。依止师父出家后,对出家形态的认识有了许多改观,几年来一直住在西山,也偶有想出去逛逛的想法,基于师父不赞成弟子出走,所以一直没敢乱跑;倘若没有依止师父出家,想必我现在所游可能不止万里了,想必我也定在苦苦寻觅。

 

01-八师父贤世法师为大家开示在广论中有系统阐释的“四力忏悔”法门。

01-八师父贤世法师为大家开示在广论中有系统阐释的“四力忏悔”法门。

 

 02-请师,供香。

02-请师,供香。

 

 03-上大供。

03-上大供。

 

 04-本次戒会的戒子们平均年龄比较轻,代表这佛教新的希望。

04-本次戒会的戒子们平均年龄比较轻,代表这佛教新的希望。

 

 SONY DSC

05-上海崇明无为寺住持玄洪法师为戒子们教授“策发道心”

 

 

    社会上有个词叫“走江湖”或者“跑江湖”,究其本意,那是唐朝时,禅宗马祖道一禅师住在江西,石头希迁禅师住在湖南,两人都是当时众望所归的大禅师。各地学佛参禅的僧侣不是到江西去访道一禅师,就是到湖南参访石头希迁禅师,渐渐称如此的参访名为“走江湖”。纵观历代“高僧传”,祖师们出家后的参访多由善知识指点。一个人出家后,在寺里干了很多年活,学修一段时间后,根机条件够了,经师父一点拔,了悟许多。然后再由师父指引去参访知识,最后透由知识教化而开悟,然后开宗演教,住锡一方,弘法度众。其实祖师大德住的庙甚少,也就那么两三个;现在的出家人住的庙很多,成为大德的却甚少。

    受戒前昔,羯磨阿阇黎界诠法师为众开示,其间讲到自己出家的经历时特别提到,这么多年来就住过三个庙,一个是自己出家的平兴寺;后来到位于北京法源寺的中国佛学院读书,在法源寺住了几年;毕业后听说圆老在莆田广化寺办佛学院,便到广化寺常住,于佛学院任教,同时也在常住承担,这样一住就是6、7年。后来因剃度恩师托付,又回到平兴寺常住至今。法师感叹现在出家人乱跑,不能安住,劝大家好好在常住寺庙里安住发心,好好学修。

    不禁想到开堂空性法师介绍教授阿阇黎法空法师时提到,法空法师在广化寺一住就是20余年。法师87年出家,很早就到广化寺常住,于福建佛学院读书,95年师资班毕业后就在佛学院任教,直至今日.十多年在一个寺庙里安住,这是如何的心境?看着往复的行人,看着身边的道友时有离开,似乎也可以略解一二。引礼四师父述及了一个小故事,一个道友来访,说道:“看看你每天的生活多沉闷。不是讲课就是备课,不是做事就是干活。这样的生活有意思吗?!”法师没有回答。只因不知如何回答才能让整日奔波在喧嚣都市的道友了知自己当下的心境——那种对清净心地的守望。

 

06-玄洪法师毕业于福建佛学院并曾留校任教,当时他曾经有感与大和尚法务繁忙,师父对他说:“你将来会和我一样忙。”如今在教内外广做承担的法师,一直没忘当年大和尚的教导。

06-玄洪法师毕业于福建佛学院并曾留校任教,当时他曾经有感与大和尚法务繁忙,

师父对他说:“你将来会和我一样忙。”如今在教内外广做承担的法师,一直没忘当年大和尚的教导。

 

 SONY DSC

07-二师父在提醒大家撩衣。

 

08-佛堂中的开示是另一番光景。

08-佛堂中的开示是另一番光景。

 

 09-在大殿外经行的七师父。

09-在大殿外经行的七师父。

 

 

    广化寺里的老法师很多,在广化寺住了几十年了,看起来都很不起眼。刚到广化寺那两天偶然在路上遇到一个捡垃圾的老法师,带着我转寺院的同修告诉我,你别看这个老法师不起眼,还捡垃圾,这个老法师可了不得了呢!他是四川大学的大学生,圆老83年在广化寺建立佛经流通处,早期的佛经句读、对校都是老法师做的。流通处早期的四页版省纸印刷就是老法师提出的;当时有人觉得不好,老法师坚决地说这样省成本,能更好的流通佛经,最后就依老法师的说法做的。老法师平常不说话,自己一个人住后山简易房,每天还捡垃圾。后山上死了两棵大树,也不知道老法师怎么弄的,又活了过来。老法师过午不食,药食的时候会在释迦佛塔下打坐,等大家用完药食准备去绕塔时,老法师也早就起身回去了。如果你看到老法师背着或提着很多东西,想帮法师拿,老法师不松手也不说话,依然一步步向前走,边走边看看你。哪天你过堂时在桌子上发现几卷卫生纸,那就是老法师买来供众的,老法师有的时候也会供斋,钱就是他平时捡垃圾卖的钱。老法师就是这样默默地护持着那一片心地,不似修行,却实修行。

    漂泊的僧侣啊,却在苦苦的寻觅中远离了心灵的故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