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国际化背景下中华文化翻译实践的体会——第四次译员交流会系列报道之八

(2013-11-07 08:38:45)
标签:

佛教文化

翻译中心

分类: 寺院报道

国际化背景下中华文化翻译实践的体会

——第四次译员交流会系列报道之八

 

    2013年10月20日上午8:30,第四次译员交流会第四场分论坛在龙泉寺正思维楼404教室举行。出席此次分论坛的嘉宾是: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高级研究员卢嘉祥教授,以及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鲁锦松副教授。分论坛由南开大学英语系讲师冯全功先生主持。卢嘉祥教授作了题为“国际化背景下中华文化翻译实践的体会”的发言。用简洁朴实的语言,将他从事翻译及传播中华文化的实践历程真实生动地展现在了大家面前。

 

nEO_IMG_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高级研究员卢嘉祥教授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高级研究员卢嘉祥教授

 

    卢教授介绍说,1970年大学毕业后,遵照周恩来总理的指示,他和北外的两届毕业生,集体留校进修三年。1971年,开始做笔译,主要翻译由北外教材出版科印制的涉及文化等方面的文章。教授介绍了自己在中华文化口译工作中的一个具体例子:1972年夏天,教授在中国国际旅行社广州分社实习时,先后为50多家外国旅游团担任口译,当时遇到了很多语言上和非语言上的困难。教授提醒在座各位,做口译的时候,类似的困难肯定会遇到,要有充足的思想准备。

 

nEO_IMG_学员提问

学员提问

 

    他说,我们翻译工作者在传播中华文化方面是大有可为的。对此,他分享到,从总体上来讲,经过数千年演化而形成的中华文化是一种以“宗族亲情”或者“人文亲情”为本位的“社坛文化”或者叫“和合文化”,而经历古希腊及古罗马等时期数千年演化而形成的西方文化,则是一种“以竞争为本位”的“契约文化”或“市场法制文化”。中华文化与西方文化有很大的差异,这两种文化正在发生碰撞,它们是否能以某种方式进行圆融或者融合,还是个未知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