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广化寺三坛大戒系列之23:广化寺的建筑布局及特点

(2013-10-31 05:48:14)
标签:

翻译中心

佛教文化

感悟人生

三坛大戒

莆田广化寺

分类: 僧众弟子

2012年福建莆田广化寺三坛大戒受戒纪实·戒会前期(06/15)

广化寺的建筑布局及特点

 

    南山也称凤凰山,位于莆田市西南,广化寺即建在这里。广化寺始建于南朝陈永定二年(558年),宋朝时改为广化寺并一直沿用至今。宋朝是广化寺的鼎盛时期,现有建筑群是清光绪初年依原来的建筑布局重修的。宋代寺院的特点是一条中轴线贯穿全寺,而且把主要的殿堂都放在中轴线上,并以中轴线为中心左右对称布局。

01-入三摩地

01-入三摩地

 

 02-大雄宝殿

02-大雄宝殿

 

 

    广化寺主要殿堂建在坐西朝东的中轴线上,主要建筑有:照壁、牌坊、山门、放生池、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等,全长385米。左侧依次为功德堂、水云乡、客堂、伽蓝殿、五观堂、钟楼等;右侧依次为般若堂、方丈楼、净行堂、祖师殿、学戒堂、流通处、鼓楼等。左翼复建观音阁,右翼新建地藏殿。钟鼓楼两侧,各建罗汉堂,供奉五百罗汉塑像。另外在寺院前左侧屹立着一座释迦文佛塔。寺院的整体设计前低后高,沿山势自然上升,层次分明,错落有致。

 

03-从大殿回望弥勒殿

03-从大殿回望弥勒殿

 

04-客堂的天井

04-客堂的天井

 

 

    广化寺的建筑极具闽南建筑风格,中轴线两侧翼建有宽敞的百柱长廊,把整个建筑群有机地联成一体。建造了这种廊子使人们出入更为方便,尤其是举办法会或大型活动时不会因为南方多雨的天气而受到太大的影响。同时整个环廊使一大组建筑群看起来气势更加雄伟、壮观。这也是古代很多建筑独特的创造手法。

05-客堂对面的念佛堂,院落里的植物郁郁葱葱。

05-客堂对面的念佛堂,院落里的植物郁郁葱葱

 

 05-云水堂

05-云水堂

 

 

    寺院的大雄宝殿平面面阔五间,进身四间,建在高2.7米的基台上,为抬梁式殿堂结构,建筑面积达837平方米。体量宏伟形制独特。前廊柱为圆形石柱,这样不仅可以让殿座坚固耐久而且还能使之干净利落,看起来非常舒展。大殿上覆重檐歇山式顶,檐边与正脊均做显著的升起,特别是上檐曲度很大,再加上檐角挑起上翘,使得殿顶生动而活泼,不像北方殿顶那样呆板,这种结构从外观上看好像是两层屋顶,实际上只有一层。这种样式是根据南方地区的天气特征和当地的风俗习惯而设计的,屋顶能够通风排潮。

 

 06-云水堂对面的鼓楼

06-云水堂对面的鼓楼

 

 07-烟霞窟

07-烟霞窟

 

08-著名的“小南山”

08-著名的“小南山”

 

 09-很有年代感的石塔

09-很有年代感的石塔

 

 10-文物级的石经幡。

10-文物级的石经幡

 

 

    大殿内部采用梁柱结构,梁架用圆润的斗拱挑承,斗拱由多种形状各异的木块重叠装配而成,位于柱顶、额枋、梁枋与屋顶之间,它的使用可增加屋檐伸出的长度,缩短梁枋跨度,分散节点处的剪力,此外,还兼有装饰作用。角梁斜穿,承托层层梁枋,密布交错,呈现出一副复杂的木构画面,非常有气魄。另外在大殿内还有不少石圆柱,圆柱的上半部分有大约70公分的木柱,底部有直径约50公分的底座,这一点与在泉州承天寺、开元寺看到的极其相似,这样做主要目的有三方面:第一,南方比较潮湿,为了防水防潮增加使用寿命。第二,柱头为木质可以更好地保护顶梁。第三,石质底座不易损坏而且可以增加受力面积从而使建筑更加稳固。这种木石结合的方式在北方是不容易看到的。

    在大殿的天花板上还有“飞天”的彩绘,彩绘中的飞天奏着天乐、拨着璎珞在天空中飞翔。飞天身姿窈窕、体态优美、做工精细,给人以轻灵、柔美、秀逸的感觉。

 

11-广化寺的殿堂旁,是一个不易被人注意到的,精心设计且完整连贯的排水系统。

11-广化寺的殿堂旁,是一个不易被人注意到的,精心设计且完整连贯的排水系统

 

12-雨水从游廊檐上洒下来,正好浇灌、冲洗了下面栽种的植物,所以这些植物总是那么翠绿常新。

12-雨水从游廊檐上洒下来,正好浇灌、冲洗了下面栽种的植物,所以这些植物总是那么翠绿常新

 

13-老的流通处院落(学戒堂)。

13-老的流通处院落(学戒堂)

 

14-带着传奇色彩的观音殿。

14-带着传奇色彩的观音殿

 

 

    天王殿位于中轴线中部,平面面阔三间,里面供有弥勒菩萨、韦陀菩萨和四大天王,天王殿前后都留有殿门,以方便人们从后门通过进入其他殿堂。天王殿和其他主要建筑在风格上与大雄宝殿相似,面积相对较小,内部构造相对简单。

    广化寺最高的建筑是始建于宋乾道元年(1165年)的释迦文佛塔,此塔呈八角形共五层,高36米,为辉绿岩构筑的仿木楼阁式建筑。塔室空心,内壁嵌有石级,塔须弥座八面束腰,高80厘米。束腰部分雕有观音菩萨图案,南面正中砌石阶五级通塔身,阶两旁各置望柱一对及海水卷云纹栏板。回廊栏板浮雕云水纹。外壁和迭涩间浮雕佛像、飞天和花卉鸟兽等图案,这些浮雕极其精美,活灵活现,达到这样建筑艺术水平是不多见的。

15-古老的释迦文佛塔。

15-古老的释迦文佛塔

 

16-广化寺的建筑风格独特,这样一套建筑在如今来说,也很难重现了。

16-广化寺的建筑风格独特,这样一套建筑在如今来说,也很难重现了

 

 

    我曾到过很多寺院,不同地方的寺院建筑风格也不尽相同,从这些建筑上也体会到佛教是一个极具包容的宗教,无论走到哪里都能与当地民风结合,从而发展为适于当地的佛教。另外我们还可以从建筑中了解当时的僧团如何在当地活动,以及他们在文化建设、净化人心、弘法利生等方面的贡献,从而省思应如何配合现有的环境及社会发展,策划出合乎时代需求的寺院建筑以接引更广大的有情众生。

 

 

 

【视频】比丘之路(上)——2012年南山广化寺三坛大戒纪实

 

 

 

【视频】比丘之路(下)——2012年南山广化寺三坛大戒纪实

 

 

 

【视频】学诚大和尚谈三坛大戒

 

 

 【视频】出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