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学诚法师
学诚法师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0
  • 关注人气: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月饼纪事

(2013-10-12 04:54:22)
标签:

佛教文化

中秋

月饼

分类: 寺院报道

月饼纪事

 

     在人们对中秋节的记忆越来越淡漠的时候,龙泉寺传统节日的气氛是越来越浓了。这更像我们记忆中节日的样子,总有一些期盼,有一些意外的收获。

 

nEO_IMG_DSC00942

 

    中国人对月亮、对中秋寄托了很深的寓意。在佛教经论里,也总把满月与佛菩萨的面容相比。《菩提道次第广论》中引喻赞说:“尊怙无严饰,面轮极光满,离云满月轮,亦莫能及此。”尊怙就是释迦牟尼佛,他的面容是那么光洁圆满,连满月都无法与之相比。日常法师在讲解这段文字时感叹,世间对容貌的描写不可能有这样美妙的比喻。我想这样美的比喻即使有人想到了,用在谁的身上也不合适;只有用来赞颂佛菩萨的庄严,来引发佛弟子的恭敬心和皈依之心,才显得贴切。

 

nEO_IMG_M0J_7958

nEO_IMG_M0J_7962

 

    寺里的中秋节,当然与世间不同,和合之中多了一种忙碌和喜悦。大家盼望着中秋晚会,还有不能少的就是大寮自制的月饼了。以前上山来做月饼的师傅有事不能来,这给我们一个自己动手的机会。四弘誓愿里讲“众生无边誓愿度”,无量的众生需要度化,靠谁来度?靠我自己。众生需要的事情都是我要做的,但不是每件事情都要自己做,而亲自做意义却不一样。当我们拿到一盒买来的包装精美的月饼,感受不到其中的辛苦,我们不是贪着它多么好吃,就是容易生起一种挑剔心,对别人的付出习惯性的漠视。我们看不到其中的缘起,做月饼需要哪些条件,以为很容易,拿钱就能买来的。只有自己做过,才知道多不容易,需要付出多少努力。在吃月饼的时候,或者送给别人的时候,体现出来的价值和意义是不一样的。这是源于手工制作,里面有一份对传统的坚守,有一份特别的用心。

 

  nEO_IMG_EN6B1051

nEO_IMG_EN6B1060 

 

    今年龙泉寺做月饼,其中有什么不一样的缘起呢?中秋前,大寮派两位义工去糕点厂学习,他们用了一天半时间,学会了专业的工艺,快得有点超乎想像。回来刚开始做,很多人意见不一致,结果大家最先吃到了很硬的月饼。然后统一意见,按正规的步骤来,月饼越做越像那个味道了。而且月饼往往是现烤的、新出炉的,可能是法师和义工们早课的时间烤的,或者前一天晚上熬夜烤的。因为人手不够,做月饼速度并不快,突然山下来了一帮老菩萨,发心加入烤月饼的队伍,有她们帮忙,一天能做出一千多块月饼。中秋前师父来看大家做月饼,一来就提出了问题,如“一块月饼需要多少面粉,多少馅料?”因为是照规矩做的,大家心里有数。师父临走还赞叹:“今年月饼做得很好!”

nEO_IMG_DSC00932

nEO_IMG_M0J_7969

nEO_IMG_IMG_0247

 

    中秋节的下午,烤月饼的小屋里来了一些外国人。他们是参加多语种法会的,知道龙泉寺自制月饼的事,强烈的表示要来参与。大寮特意为他们准备了材料,法师、义工们和他们一起动手。于是一帮外国友人,在龙泉寺,对中国传统节日又增加了切身的体验。对于我们来说,又营造了一份共业,种下了一颗善法的种子。

 

nEO_IMG_M0J_8040

nEO_IMG_EN6B1088

 

 

    在中秋节那天,师父问一位法师:“今天吃到月饼了吗?”法师回答:“没有,前几天吃了。”师父笑着说:“前几天的不算。”中秋节晚上,大家拿到了一小袋礼物,里面都装着一块印有龙泉寺标志的月饼。今年大寮做的月饼有一万五千块左右,达到了师父“每人最少吃到三块”的要求,还对外结缘了不少。常来山上做义诊的一位老中医,还打电话来问今年有没有做月饼。

 

 nEO_IMG_DSC00948

nEO_IMG_DSC00967

 

    每年甜蜜的、圆圆的月饼,寄托了我们对团圆、对圆满和谐境界的向往。看着每年中秋的圆月,我们也会想起“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诗句,多美好的一个愿景,是多么接近人间净土的理想。才子苏东坡,他能想到怎么实现这个愿望吗?世间充满了无常的苦,哪里能够长久呢?就和月盈还缺一样,生命也要经历轮回。没有出离轮回的心,怎么能感得圆满的佛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