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广化寺三坛大戒系列之15:持戒要把握戒律的精神

(2013-10-07 07:14:38)
标签:

佛教文化

感悟人生

三坛大戒

出家修行

出家人

分类: 僧众弟子

2012年福建莆田广化寺三坛大戒受戒纪实·戒前教育(15/17)

持戒要把握戒律的精神

——贤佳法师开示

 

    法师很低调,一开始不愿意来给大家讲课,后来在大家的殷切祈请下,法师为大家讲了一篇师父的文章,2010年11月8日师父对将受戒沙弥的开示。法师说,自己想要说的,全在师父这篇文章里面,文章的题目是《希求成圣成贤是出家人最基本的素质》。下面就列出这篇文章的摘要。

 

一、希求成圣成贤的必要性

   “要希求成圣成贤,这个最关键了。如果没有希求成圣成贤,老和人去对比,人就会出毛病。”

  “受戒是一种身份的转换,沙弥变成比丘,比丘转为菩萨,连升三级,身份提高了,尊贵了,实际上要有更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

 

01-如法如律安居。从最初帮助大家忏悔开始,法师一直在师父的鼓励下深入戒律的钻研,并慢慢将僧团中的各项戒律作持推展起来。

01-如法如律安居。

从最初帮助大家忏悔开始,法师一直在师父的鼓励下深入戒律的钻研,

并慢慢将僧团中的各项戒律作持推展起来。

 

 

   “要有一个最正确的基本信念。我们学习依师、观功念恩、净罪集资,这些观念都是非常好的,好像很简单,但是我们的问题都是出在这些上面,就必须要天天去熏习。”

   “学佛的目的主要就是培养对三宝的信心,主要体现在对佛教事业的一种忠诚,具体就要落实到常住、僧俗团队,佛教才有希望。这样,人的身心才能够安住,就是自己生命跟很多人联成一体,就会觉得活得很有意义。”

   “我们出家人有这种成圣成贤的心理,是最基本的素质,是不同世间人的最基本的素质。”

 

二、顺应发心积极学戒持戒

   “戒律要正面来学,不能反面学,不能消极学。每一条戒都是和这三个有关系:个人生死解脱、成佛,正法的住世,众生的度脱。不能老说我学这一条杀戒、盗戒,我犯了要堕落多少劫地狱。”

   “我们活在世上,是要来创造的,是要来付出的,是要来做事的,不是说尽量不做事情,那早晚要出问题的。时时刻刻想自己能为佛教、为三宝、为道场做点什么,这很关键,不然人的心胸格局、悲心愿力不能得到扩大。”

   “学佛法,一个是对内,一个是对外。对内,比如学戒律,几个人关在一起,天天关在一个房间里,看你能不能待得下去,这就是一种功夫。第二个就是把你放到很多人的大境界中,看你能不能安住,能不能按照自己的心愿来做、来成就、来承办。”

   “念经也要念,做事也要做,学习也要学,都是不矛盾的,不能把学习、修行、做事对立起来,绝对不能对立,都是跟佛法有关联的。”

   “佛法是内明,向内用功,向内用功才能回馈社会,才能广大承担,向内用功的力量不足,到以后都会迷失掉。”

 

02-法师精进好学,对文章资料尤其仔细。

02-法师精进好学,对文章资料尤其仔细。

 

 

    接近贤佳法师的人,都会深深地为他的谦下、平和与慈悲所感动。法师不凸显自己,总是在成就大家,成就集体。

    接触久的同学说,法师有时谦下得就像一个听话的小学生一样。有一次开会,住在宾馆里,要打印一个文件,打印室的工作人员可能不想让法师进去,说:“你们在外面等一下,把盘给我帮你们印。”同去的法师说,宾馆的服务人员都让着客人几分,进去也应该是没问题的,因为盘里的一些资料,让他们看总不太好。而贤佳法师就是很老实地等在外面,恭恭敬敬的。后来,工作人员找不到文件,就说:“你不进来,我怎么知道要打印哪一个?”贤佳法师就进去给他指。法师完全是在配合、随顺别人,尽量给人家带来方便。

    只要不是手头有非常紧急的事,法师随时愿意放下自己的工作来倾听同学的倾诉,帮大家排忧解难,解惑开导。在生活的细节上,法师也都尽量照顾身边的人。有一回寮房里搬进了新同学,法师就从下铺搬到上铺,把原来的位置让给新同学。大家劝请法师住下铺,方便,法师就搬下来。后来又来了新同学,法师还是搬到上铺,那是一个没有护栏的上铺,整个寮房里最差的一张床,法师只想着方便大家,自己对这些完全不介意。

 

03-法师带领新剃度的沙弥们踩界,帮助大家培养尊重戒律的意识。法师对戒律令僧团和合的作用用心颇多。

03-法师带领新剃度的沙弥们踩界,帮助大家培养尊重戒律的意识。

法师对戒律令僧团和合的作用用心颇多。

 

 

    2004年刚来龙泉寺的时候,有一段法师管理后勤,包括库房,还负责倒垃圾、香灯,乃至有时还要打扫厕所,再加上早晚殿和僧团上课,一天满满的,没有自己用功的时间,而法师干得非常欢喜,因为知道自己是在护持正法僧团。法师在戒律中看到一个概念:哪怕个人有很多缺点,只要四个人以上构成僧团,在相上能够和合,作羯磨法就能成就,天龙鬼神都会护持,这样的僧团能住持正法,有无比的功德。

    后来法师听了师父在许多场合的随谈开示,觉得非常好,可惜讲完就过去了,没有留下记录,后人都听不到了。法师就发心记录师父的开示,平时拿一个小本子带在身上,当时记完,过后工工整整腾一遍,供大家传阅学习。有时师父召集执事法师开会,法师也要去记,师父让法师出去,法师就等开完会,问与会的法师师父讲了什么,这样记录下来。包括师父的行事,没有人安排法师去做,法师就本着一颗对法的希求心,很积极地去记录下来,记一句话就像捡到一块宝一样。如果没有法师那时的用心,几年中,师父关于道场发展的上百次重要随谈开示,也许都永远的遗失了。法师整理师父的开示有一个体验,确实让自己做得很欢喜。因为经常是赶着时间整理,整理完还要给别人看,所以中午就不睡午觉,慢慢整理着就感觉一点都不困了,眼前一片光明,非常欢喜,很专注,很愿意做。在承侍师长、服务同行的过程中罪障消除了,资粮积聚了;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了解了师父的理念,累积了依师的顺缘。

 

04-谦逊、低调、精进又乐于助人,亲近法师的人都能够被法师的气质所感染。

04-谦逊、低调、精进又乐于助人,

亲近法师的人都能够被法师的气质所感染。

 

 

    法师研究戒律的因缘,最初也是为了服务大家。当时法师受戒回来发现,刚受戒,大家对戒相都不是很清楚,不知道犯不犯、轻重以及如何忏悔,很苦恼。法师就发心帮大家查阅律典,让同学能够忏悔清静。法师长期这样去做,慢慢就对律典熟悉了,也产生了兴趣。后来师父安排法师去广济寺,专门指导法师学戒。法师学戒,不是按部就班地学,一本书不是从头开始看,也不是一直在学。有时是学学停停,有同学出现疑难的问题,法师就去查律典上相关的内容,如果僧团安排法师承担别的工作,法师就很坦然地去承担,但一有时间就学,因为知道只有把律学通了,才能解决不断遇到的新问题。有时学习的时间比较多,有时则几个月都学不了。在这样的环境下,学出来的都是实实在在的东西,不是理论,每一个戒相都紧扣现实的生活、同行的需要、道场发展的实际情况,反而比按部就班地学更加通达、更加灵活。法师感慨,学习的内容、课程的安排都是次要的,发心与师长的引导才最为重要。

    戒律为佛法住世之本,个人修道之基,然而时隔久远,学戒又不容易把握住戒律的精神,所以必需依止善知识来学,不能自己摸索。法师自己正是依师学戒,许多行谊都暗合戒律的精神。法师在此所指出的,都是学戒的关键,能让我们少走许多的弯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