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朝阳佛教见闻(二)

(2013-08-03 08:25:08)
标签:

感悟人生

佛教文化

分类: 寺院报道

【2011年东北采风记行之十七·承德站】

朝阳佛教见闻(二)

参访城隍庙

    据《承德府志》记载,朝阳城隍庙始建于后周,为道家宫观,名韩愈殿。后因年久失修而倾塌。乾隆十九年重建正殿三楹,内塑城隍像。云房三间,名天清观。后几经风雨,破烂不堪。光绪三十四年,梨园武生许慧春来此蓄发修行。他献出银元三千,并多方募化,很是感动当时地方王知府、梅统领、乡绅信士等,开始投资重建。宣统末年开工,并增建东西廊房、山门、二门、客厅、围墙,民国七年竣工。正、后殿塑城隍像,廊房塑十殿阎君。

    50年代初,神像被毁,香火中断。1985年在人民政府的关怀下,宗教部门落实政策,恢复原庙。1986年,比丘尼仁证住持维修庙宇。后殿塑城隍,前殿塑佛祖,复其香火,成为正式的佛教活动场所。1995年再修山门、围墙,庙宇又是焕然一新。

wps_clip_image-24158

城隍庙山门

 

    我们去的时候,时间尚早,庙门开着,没有什么人。进去,恰好见到一位尼师在进门处的大殿里忙乎,过去通报一下,很快一位侍者法师过来招呼我们,带我们到客堂坐下。所谓客堂,是三间平顶的厢房,外边看上去与周围的传统建筑不是很协调。屋里的墙上挂着一张宽幅的妙湛老和尚诞辰百年纪念会合影,看来这里的主人曾经参加了这次佛教界的盛会。因为前不久两位法师还学习过师父在这次纪念会上的开示,所以看到这张照片时很眼熟,一问,城隍庙的住持果然就在合影者当中。房间里面的摆设简单,正面是主人的木椅,对面摆了两个长沙发,挂合影的一侧也放了几把木椅。主人座前和沙发前放了三四个玻璃花瓶,插着新鲜的百合,茶几上摆放了一些水果、瓜子类物品。屋内一股浅淡的檀香味若有若无。墙上最显眼的是一幅字,上面写着“以戒为师”。这是客堂里唯一的艺术品了,立在小小的客堂里,有一种无声的庄严,让人的心立即收摄。抬手拍照的时候,本寺住持圣湛法师走了进来。

wps_clip_image-24318

以戒为师,庄严道场

 

    简单介绍之后,圣湛法师说起了接手城隍庙在城里办道场的艰难。

    难处之一,是改扩建的问题迟迟无法推进。城隍庙里的几个佛殿是由道教殿改设而成,里外场地都很狭小。整个院落没有下水道,一到下雨的时候,进出和生活就有很多的不方便。可是庙在城区,主体建筑又是区级文物,尽管圣湛法师想通过扩建改善道场条件和环境,以适应现代的生活与学习习惯,从而方便出家众用功办道并接引更多的信众,但真动手做时才发现困难重重。首先,文物的改扩建手续很难办下来,沟通上无从下手。其次是庙的围墙外边就是民居,甚至有几家的房子就是借着庙墙盖的,虽然从城管的角度看属于违章建筑,但因为涉及老住户的民生问题,解决起来也是难度很大,疏通很不容易,且要价也很高。

wps_clip_image-24546

     

    难处之二,是东北地区强大的迷信风气。当地的民俗很是相信“大仙”,一般民众遇有不顺心的事或生病时多去向“大仙”求助,而“大仙”也常教这些民众烧纸钱等破财消灾,因此城隍庙的尼众同来此烧纸钱的行为进行抵制和引导就成了很大也很难办的事情。据圣湛法师介绍,当地的人,不管是普通的老百姓还是干部,对三宝谈不上真正的敬畏,而是相信“大仙”的话。为了保证烧纸的灵验,这些人时常跑到城隍庙的殿里去烧。每次烧的纸钱什么的非常多,堆积如山。粗心的或者事情忙的,往往是点着了人就走了,任由大火自己烧去。以前佛教协会在城隍庙里办公的时候也没能禁止,2006年法师回来后想尽各种办法把烧纸的人请出了庙。庙里不能烧了,庙外就成了公开的焚烧场。几乎天天都有人来,把大堆大堆的纸物运来,自己烧或者请人代烧。

    圣湛法师特意带我们去庙外现场看了看,触目之处令人心惊。庙墙和隔壁另外一家单位的墙面都被烟熏火燎得黢黑,远处地上是烧过后还没有清理干净的痕迹,近处地上还堆着刚烧过的灰烬。旁边一个老太太坐在那里,圣湛法师说这位老人是专门为人烧纸的。我们走过去向老人家了解情况,但她只反复说她在这里干这个很不容易,很辛苦,替一家人烧半天才能挣五毛一块的。

wps_clip_image-24667

矮墙里边就是城隍庙

 

拜访朝阳市佛教协会

    因为谈得很是投缘,圣湛法师听说我们还没有去过北塔,便提议带我们出去转转。去北塔的路上刚好经过朝阳市佛教协会,圣湛法师建议我们去那里了解一下。

    佛协原来在城隍庙里借地办公,现在则是在一个叫做宝公馆的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里。

wps_clip_image-24869

佛协院里的宝公馆介绍

 

    接待我们的佛协现任副会长兼秘书长王伟利(也称堪钦活佛)很是热情,一边招呼我们坐下,一边在忙碌的接听电话中抽空给我们介绍朝阳的佛教状况。

wps_clip_image-25013

宝公馆里的古井

 

    朝阳是蒙古族、满族、汉族杂居的地方,因此这个地方的佛教历史上一直是汉传和藏传并存。现在一些显宗的寺院,在历史上很可能是藏传的寺院。在清朝的时候,这里大部分的寺庙都是喇嘛教,到了清朝末年民国初年的时候,很多喇嘛还俗的还俗,去世的去世,逐渐逐渐就衰落了。

wps_clip_image-25111

听佛协秘书长介绍朝阳佛教状况

 

    目前这个地区尼众道场很多,整个朝阳三分之二的佛教寺院是尼众道场。现在寺庙还是小的多一些,大的庙很少。市里三个寺庙是城隍庙、关帝庙、佑顺寺,其中佑顺寺恢复最晚。这个寺最早也是喇嘛庙,建国后由于历史原因,变成博物馆了。后期有机会恢复时,藏传佛教的几位上师也到这边来看过,但是他们的经济实力不行,因此朝阳市里头就与佛协商议,把这个藏传佛教的庙,交给汉传出家人来管理,所以现在成了显宗道场。当时有些喇嘛心里挺不平衡,对这个事情不认可。佛协方面就分头做工作,劝大家放弃门派观念,齐心协力把它恢复成普度众生的佛教道场。主持恢复佑顺寺的永惺长老也很慈悲和善巧,在原来的东偏殿保留一个密宗殿,里面供奉格鲁派的创始祖师宗喀巴大师,所以有时候朝阳的一些喇嘛也去佑顺寺那里念经或者开坛作法。佛协方面的评价是,如此处理既体现佛教的显密圆融,也在实际上促进了朝阳地区佛教界的团结。

wps_clip_image-25245

法师掌上是堪钦仁波切随身带着的一颗锤砸不坏的舍利

 

    据秘书长自己介绍,秘书长本人也是一位活佛,是丹迥活佛的弟子,在北票市有自己的寺庙。他很爽快地说,你们叫我堪钦喇嘛就好,或者再尊称点,叫仁波切就可以啦。说到活佛,堪钦仁波切指出,藏传佛教刚开始的时候没有活佛字样,这个活佛是怎么来的?是对藏传佛教自在转世者的一个尊称。所以藏传佛教的词典里也没有活佛字样,它的标准称呼是什么呢?就叫做仁波切。实际上仁波切的直接翻译是人中宝——从修为上、德行上,具备了一定的素质,成为人中之宝。

    对于自己的活佛身份和当下的工作,堪钦仁波切解释道,藏传佛教里,有寺庙的活佛,可以住庙,也可以住家。“我这个没有办法,整个佛教协会大都压在自己肩上,一方面维持着僧这一界,另一方面还得联系着俗这一界,包括政府各部门这一界。有时我不得不现居士相跟他们联系,去沟通一些事情。这些年我受完金刚戒,一直持守256条大戒。

    说起朝阳的佛塔和舍利,法师和仁波切之间有一段令人记忆深刻的对话。

    贤立法师:想想我们这个汉地大乘的,跟佛的缘分太深了!佛的这些遗物都在中国出来的,大部分是在我们汉地。过去是在印度多,现在印度已经很难找到了。

    贤彦法师:过去佛早就授记了,东北方!

    堪钦仁波切:这个佛不说了嘛,说这个佛法将来兴于震旦,震旦就是中国,中国呢,兴于东北。

    贤立法师:哦,是吗?

    贤彦法师:他说的东北方就是指中国吧?

    堪钦仁波切:哎,在朝阳!当时朝阳不叫朝阳,叫营州。那个授记,在《莲池幻化网》这部经里有记载,但我记得不是太清楚,是不是说从四川往汉地去,是古城煤都之地?咱们这一块,北票嘛,是煤都,清代出煤炭多,当时还不叫朝阳。说届时世上第一朵花绽放之地,将是时轮金刚的坛城所在——他有这么一个授记。

wps_clip_image-25395

让我也亲身感受一下舍利的加持力

 

    贤立法师趁机再次请教“东方佛都”的事情。

    贤立法师:咱们朝阳地区佛教这么发达,昨天听吴活佛说的,要搞“东方佛都”,不晓得这个确切的设想是怎样。

    堪钦仁波切:有这么一个说法。在历史上,我们朝阳凤凰山建的龙翔佛寺,号称是东北第一佛寺。另外昙无竭去印度取经,比唐玄奘还要早207年,这是经过历史考证的。为什么叫佛都呢?贤立法师:对,这么大的塔!

    佛都建设市政府有什么确切的做法没有?

    堪钦仁波切:现在市政府做法倒有,但是现在是罗锅上山——钱(前)紧!想建设,但钱包里没有钱。贤立法师:这怎么建呢?就在南北塔之间?

    堪钦仁波切:地方给圈出来了,在凤凰山。

    贤立法师:朝阳区有这么悠久和丰富的佛教历史,实际上可以很好地做一个佛教文化或者说传统文化发展的规划。

    堪钦仁波切:现在我就说,朝阳是捧着金饭碗要饭吃。我这个比喻可能不太恰当,但就是说,这个释迦佛舍利,是历史上东北地区唯一有书面证据的东西;锭光佛舍利,就在朝阳北塔的地宫,别的地方没有。

    贤立法师:是啊,咱们这“东方佛都”有这个历史,去做这个工作非常有价值。

    听着作为朝阳市佛教协会主要负责人的堪钦仁波切对“东方佛都”简略平淡的介绍,原本高昂的心力有些低回。今天的中国是佛教的第二故乡,也是世界佛教体系最完整,佛教文化最为深厚和发达的地方,像朝阳这样汇聚众多佛教历史资源的城市也为数不少。如何才能真正打造一个能够体现东方传统文化尤其是佛教文化极其丰富的内涵和巨大的精神价值的人文圣地,让历史上曾经辉煌的一切重焕光彩,并在如今的时空因缘下发挥提升人类福祉的作用,是每一个城市经营者需要深思熟虑的方向和努力钻研的课题。否则,缺乏文化的内在力量,再响亮的名称也只能是空中烟华了。朝阳的大胆尝试是值得赞叹的,起步时步履维艰也正是启发和彰显东方文化高度智慧的时候。最需要的是来自政府的信心,以及通过广泛的传播逐步激发来自民间的智慧和力量,让这个文化建设工程在全社会的关注之下,稳步次第推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