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佛教文化感悟人生两会文化出家人 |
分类: 随师行记 |
学诚法师:“美丽中国”是对全球生态安全的巨大贡献
——
访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宗教界和平委员会秘书长学诚
03月08日
学诚法师说,相比现代生态思潮,我国传统文化积淀下来的生态文化内涵,更加具有亲和力与生命力。佛教的生态文化资源尤为丰富。那么,佛教的生态文化对于构建当代中国的生态文明模式具有哪些现实意义?学诚法师表示,首先,佛教生态观的基本立足点是“依正不二”,这一观点体现了高度的自我责任意识——人类与环境本是一体,人类保护环境的责任不必预设任何条件。
其次,学诚法师认为,佛教提倡的生活方式在生态学意义上也有很大优越性,值得在社会上进行广泛宣导。在经济生活中,佛教提倡少欲知足的生活方式,把对自然的索取和消耗尽量降至最低。佛教从众生平等出发,倡导以粮食、蔬菜为主的素食生活,并禁止使用动物皮革来制作服装;在社会与文化生活中,以动物保护这一生态文化中的重要内容为例,相比于带有功利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色彩的动物保护思想,佛教赋予动物与人同等的尊严。近年来,放生作为一种别具佛教特色的生态保护形式,常常进入公众视野。
“‘庄严国土,利乐有情’是佛教的根本宗旨,与‘生态文明’的旨趣完全一致。”学诚法师总结道,“‘美丽中国’是现实中的人间净土,这不仅能造福中华民族的后代子孙,也是对全球生态安全的巨大贡献。”
转载自: 《中国社会科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