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龙泉寺参访团美国之行系列报道之四
6月21日
北京起飞
筹备期的紧张与忙碌,让参访团的每个人都面带倦色,临行前一天,还有两位团员患了小病。黑暗只是黎明的前奏而已,今天一切都将翻新,我们要出发去美国了!
因为时差的原因,6月21日对于参访团来说,将是一个格外漫长的日子,前半段是在越洋飞机上十几个小时“不倒单”,后半段就已是人在美国了,时空真的只是一种假名安立而已。相较于玄奘大师西行求法的路途艰难而言,乘着现代文明的翅膀飞渡重洋的我们是顺风又顺水。但即便是看起来最为平淡安宁的时刻,生死的考验依然会不期而至。在最为彷徨无助的那一刻,我们将如何超越无边的恐惧,找到自己生命中的依祜呢?
无所不在的加持
上午8点,翻译中心会议室,桌上摆着几束美丽的鲜花,散发着清新的气息。参访团在这里召开行前最后一次会议,俄语组的几位同学赶来送行,她们送来的百合花束让人忆念同行善友的温暖。悟光法师为大家做临行前的简短开示:“这次成行,除了和往昔个人的愿力和业力有关,最重要靠得就是三宝的功德,师父的功德。”法师的这一句话,让我们体会了整整一路。

临行前最后一次会议
8点半,顺利到达首都机场T3航站楼,大家在这里拍下了参访行程中的第一张合影,开始记录历史。我们此行有70包、重达数百斤的礼品要分散在各人的行李箱中。按照我们乘坐的航班——美国联合航空公司的规定,每人可以托运两个箱子,每件重量不得超过50磅(23千克),国际航班第一件行李可以免费,但超重就要收取高达人民币几百元的费用。此时,这些沉甸甸的行李箱成了我们的“心病”:好不容易把礼品都装了进去,但不少行李箱都有超重的嫌疑,这能“蒙混过关”吗?行李超重一件就得加收好几百,可真不想在这上面浪费,真想这时候跳出个孙悟空来使个“障眼法”。

机场出发合影
当我们忐忑不安地开始办行李托运时,奇迹就出现了,我们被告知手上的所有行李都可以托运,重量也不再卡得那么紧。这是怎么回事?大家都有点发懵,有的同学甚至还不敢把随身行李放上运输带。原来,我们乘坐的这班飞机因为满员,飞机上的行李舱放不下这么多行李,所以给出了这样的“特例”,而且只此一班,前面和后面的航班都没有这样的待遇。
在大家都长舒了一口气的时候,一位同学却遇到了麻烦。旅行社的一位工作人员前来给我们送行,除了带来祝福之外,还带来了实在的礼物:两个热水壶。美国人不喝热水,再加上我们有时需要泡方便面吃,热水壶是必备品。对于她的雪中送炭,这位同学非常感恩,急忙就把自己的行李箱打开来装水壶,但是箱子因为之前装得太满,一下子就散架了。面对这突然出现的“险情”,张彦赶紧买来打包带,将箱子给绑上。
在托运行李的短暂过程中,就出现了两件事情,看起来是一喜一忧,这背后有什么甚深含义吗?“总是有一些感应故事的。”悟光法师说,这种所谓的“特例”实际都是感应。对于因水壶而导致的行李箱事件,看起来是坏事,实际是件好事,“箱子已经坏了,因为装水壶而被及时发现了,用行李带绑起来了就安全了,如果是途中突然坏掉就惨了。”实在没有想到,佛菩萨的加持真是无所不在,而且如此细致入微,当下所有人心中都升起了对三宝的感恩之情。
在过安检的时候,这样的加持又出现了一次。一位同学的手机在过安检后,忘了取出。她刚走出不远,手机就突然响了起来,机场工作人员赶紧就把她叫了回来。对于这次的加持,法师换了个角度开示:“刚开始的时候犯错误,也是佛菩萨给我们的一种示现,是对我们的加持和提醒,以后就要学会小心谨慎了,不然就是真犯错了。”
一切时处的学习
过了安检,还得通过中国边检。法师在排队过边检的时候,一直在仔细观察别人身上带的名牌,观察设计上的优点和特点,“他们这个牌子背后写的是会议行程,我们这次行程太多了,可能写不下……”无论大小事情,法师都是怀着一颗学习的心在对待。在筹备期间,参访团单的这个名牌就做了无数个版本,在设计、内容、装帧上都反复琢磨,这也是体现了悟光法师一贯认真的做事风格。
等最后一关通过了,大家终于可以放松地到登机口等候了。在候机室坐定之后,法师感叹道:“这次参访因为是龙泉寺的事情,所以才会有这么多殊胜的缘起,行程在这么短时间内就变得这么充实,如果是个人的话,绝无可能。”法师还透露:“两三年前,师父就问过我说,是否有私人护照,以备后用。”看来今日的胜缘,早就在善知识广大的心胸格局之中了。法师之前曾跟大家说过:“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没想到师父在我们即将启程时回信说:“一路顺风。”对话虽简短,却是意蕴深长。

法师抓紧时间阅读参访资料
我们一直等到最后一刻,才进入登机口,这也是来自法师的教授。法师说自己一般都是最后才登机,“去早了也是排队,不如在这里坐着。”按照我们习惯的方式,我们肯定会排很长时间的队,因为我们总是焦躁不安而没有静下来观察事情的真相,所以经常是自找麻烦。修行其实就是在行住坐卧的每件小事之中,法师此时就为我们示现静下来的轻松自在。因为不急着排队,大家还可以舒服地坐在椅子上,而法师则拿起参访的资料仔细地看了起来,绝不浪费这挣出来的点滴时间。
生死考验的旅程
在法师的带领下,我们排了最少时间的队,不徐不疾地上了飞机。到了机舱口,看到洋面孔的空乘人员,终于有了即将去美国的感觉。
此次参访的目标之一是“了解美国的风土人情”,现在已经上了美国的飞机,我也开始尽力去观察。最让我感到惊讶的是,这袈飞机上的空乘人员,并不像国内航班都是二十几岁的年轻人,而是年龄在40岁以上的叔叔阿姨甚至爷爷奶奶辈。对于我们而言,这些空乘人员都算是长辈了,但他们的服务却是依然周到、温暖。听说美国人不喝热水,爱吃冰的,这次在飞机上一看,还真是这样,乘客要饮料的时候,空乘人员都会先给上一大杯冰块。我还发现,美国人很喜欢看电子书,机上的不少人都拿着一本Kindle(亚马逊网站出产的一种电子书阅览器)在用心阅读,这对我们以后制作法宝的媒体形式,是一种新的思路。
正当我还兴奋地四处张望,与同学交流心得时,空乘人员送来了一份特别餐,这是我们提前订的素餐。“你们吃素?”身边的美国朋友问道。我自豪地答道:“是的。”过了十几分钟,正常餐才开始陆续送上来,我们这群吃素人一直都处在旁人“羡慕”的眼光中。虽然这份素餐并不是很可口,但我吃得却很高兴。
最初的新鲜感过去后,一切又恢复了宁静。在飞机飞到日本上空时,一股突如其来的强气流却把这种宁静打破了。这是乘坐了几十次飞机的人,都没有遇到过的强气流:飞机不仅上下剧烈颠簸,还左右大幅晃动,就像一个人发了疯地把玩具上下左右抛掷一样,感觉飞机完全失去了控制,随时都会触地。小孩的哭声此起彼伏,甚至有的大人也哭了,哭喊声进一步加剧了机上的恐怖氛围。飞机是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无根之物,附着在上面的我们,万里高空上的我们,第一次体会到什么叫做无依无靠。“怎么办?飞机真的要掉下去了!”我的心也要掉出胸腔了,内心在无助地大喊。此时的我,别无他法,只能心中默念观世音菩萨的名号。那一刻,想不起来其他任何人、任何事,心中能够忆念的只有救苦救难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观世音菩萨!”我用内心中最大的声音向观世音菩萨发去求救的呼喊声,观想她慈悲的面容。
在一心持念观世音菩萨名号后,我的心慢慢平静下来,虽然飞机依然在颠簸,但是已经不再感觉那么恐惧,转头看其他几位同修,他们也在专心念佛。那一刻,我才真正体会到什么叫做“唯一皈依,只有三宝”;那一刻,我才感受到信仰对于我而言有多么重要。我以前一直有飞机恐惧症,一想到飞机坠下散成千万块碎片的惨状就不寒而栗,宁愿坐30几个小时的火车也不愿坐飞机。在学佛之后,尤其是学习了业果原则之后,告诉自己业决定一切,躲也是没用的,这才敢开始坐飞机。每次起飞时,我都会忆念观世音菩萨,才能够静下心来。而这一次,我也真的被吓着了,如果不是持念观音圣号,估计也会大哭起来,因为那一刻实在太无助了。幸亏我有信仰,我有三宝,一切才有了依靠。
随着我的心渐渐平静,飞机也慢慢恢复了正常。飞机依然还有些不稳定,张彦瘦弱的身影却已经到了身旁。“你们都好吗?”听着她温暖的问候,心中更加安宁。过了一会儿,此行的关怀委员周邵毅和胡力力一起也来看大家,王硕送来了两块饼干,吴梓纯路过的时候,还冲我们微笑示意……在刚才片刻的惊魂之后,我马上被同行善友的关怀所包围,这应该是一种延续了多生多世的深厚缘分,能够和大家在一起,感觉是如此幸运。
参访团里还有一位义工是第一次乘坐飞机,飞机刚起飞的一段时间里,她还非常欣喜,激动,嘴里赞叹在天空飞翔的感觉是多么的美妙,如诗如画的,可是在飞机遇到强气流之后,她的赞叹声也就随之销声匿迹了,她体会到了无常,也体会到坐飞机也不好玩。同时她还联想到师父为了佛法的弘传,很多时间都是在飞机上度过的,由此更体会到师父的辛苦与奉献精神!
飞机上的晨曦美景
在飞机上度过了漫长的一夜,还有几个小时就要到美国了。机舱外,此刻正现出晨曦的美景。天还未大亮,辽远的天际是一片美丽的琉璃光色,在云海和天空的交界处,晕染着一抹朦胧的橘红色光晕,透底的光明似乎就要从那一圈窄窄的光晕中迸出——太阳就要升起来了。这也许就像我们此次美国之行,虽然还没有到盛放的时节,但是蕴含着无限的希望,黎明已经来了,白昼还会远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