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学诚法师
学诚法师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48,310
  • 关注人气:66,11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人民大学外籍硕士研究生问学北京龙泉寺

(2012-06-16 22:21:32)
标签:

佛教文化

时代文化

现代弘法

寺院体验

文化

分类: 寺院报道

中国人民大学外籍硕士研究生问学北京龙泉寺

 

    2012年6月16月,中国人民大学“当代中国研究”英文硕士项目(外籍硕士研究生)一行16人,在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崔守军老师的带领下,问学北京龙泉寺,聆听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龙泉寺方丈学诚法师的开示。

    参访团一行的外籍硕士研究生有来自:瑞士、韩国、加拿大、南非、法国、意大利、俄罗斯、阿曼、巴西、泰国、美国、马其顿、伊拉克、西班牙、阿塞拜疆等十几个国家。通过今天的寺院参观,丛林过堂体验,寺院礼仪等了解,进一步通过视频介绍更深入了解了一座古老又现代的中国寺院的弘法事业。

 

中国人民大学外籍硕士研究生问学北京龙泉寺

 

    一天的参访,让这群外国研究生们感触颇深。下午两点半,大家有幸与学诚法师的面对面交流,从网络走近现实,进而又对中国佛教有了更进一层体悟。互动交流阶段,大家提问踊跃,收获也是欣喜的。

    一位巴西学生提问:“龙泉寺在这里从事的只是把从印度传来的佛法,照原来的讲述出来呢,还是说我们会增加新的内涵进行讲述?”

    师父的精彩回答中指出:“佛法是人生觉悟以后的最圆满的一个境界。这个境界就犹如十五的月亮一样,非常明亮,月光非常皎洁,那每个人怎么来叙述、来表达,怎么样对月光的感悟,每个人也肯定感悟不一样。佛法也是如此。我们要用现在的人能听得懂,听得明白的来表达。那么释迦牟尼佛,孔子,老子,都是世界上的圣人、圣者,他们的思想是影响非常多的人,但是这种思想如何来学习、继承、弘扬,并不是说拿着经本就可以弘扬开来的,这些宗教与文化的创始人、发源者,虽然他们是圣人,但毕竟是二千多前说的话。”

    一位美国学生表示很喜欢师父刚才的月亮比喻,并进一步提问。师父又很巧妙的对他提到的“体悟“又作了一个比喻。比如你口渴了,中国人喜欢喝水,美国人可能习惯喝可乐,但本质都是水。中国人可能习惯吃米饭、馒头,美国人就可能喜欢吃面包。但是,每个人的“口渴”和“肚子饿”的这种感觉是一样的,但表现出来的方式可能就不一样。

    如此美妙的沟通交流,必然带给人很深的印象,也引得在座的外国学生的更多分享。

    两位来自泰国的学生,分享了自己来到龙泉寺的见闻,觉得与泰国佛教相比,出家人穿得衣服不一样,敲的法器不一样,但是佛法是一样的,这些让他们挺吃惊的。师父笑说,还有仪轨等有不同。像我们现在坐在这里交流,如果在泰国,那在家人只能坐在地上。泰国学生连连点头称是:“出家人和在家人不能坐在同一水平线上。”师父笑:“所以也可以看出中国佛教还是比较讲究众生平等的。”

 

中国人民大学外籍硕士研究生问学北京龙泉寺

 

    一位中文说得很流畅的韩国学生提问,想了解中韩佛教文化交流的情况,以及所取得的成果。师父给他介绍了中韩日三国佛教会议的相关情况。

    一位剃了个光头,很像出家人模样的非洲学生,他今天是第一次接触佛教,他问,在他之前所接触的基督教和伊斯兰教,都会有一个供大家祈祷的神,那在佛教里是否有祈祷的对象?师父也给了他满意的回答,他最后摸着自己的光头,若有所思地笑。

    一位法国学生分享说,他看了寺院的介绍多语种微博的外文视频,觉得很震惊。在他的认识概念中,佛教是非常和平的,非常包容的,类似于“与世无争”的一种状态,但是没有想到佛法也可以这么弘法与传播。这种主动弘法的意识是自古以来就有的呢,还是说随着现代新兴科技的出现,就比如有了微博之后才如此传播呢?

    师父回答,自佛教从印度传播到中国,就有印度高僧来到中国弘法,也有中国高僧到印度去取经。佛教到中国之后,也有好多韩国、日本的僧人到中国来学文化,中国也有好多高僧去外国弘法,但因为过去的交流,基本都是在亚洲范围内,现在我们是全球一体化,全球是一家,去西方传播佛教的人虽然有,但并不多,所以我们需要努力去做工作,如果有一天,外国都有好多寺庙,信佛的人都可以去寺庙听经交流,那我们任务就完成了。现在是网络时代,任何组织,任何行业,乃至任何一个人,都需要面对网络。但是网络也是漫无边际的海洋,我们所做的工作也只是这漫无边际的海洋里的一叶小舟。

    由于时间关系,交流很快就结束了,但大家意犹未尽,还好网络无限,现场来不及提问的,可以到法师的微博或博客等网络平台上提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