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旧话新提”系列七十八:经营心田

(2012-06-10 07:47:38)
标签:

佛教文化

时代文化

现代弘法

修行感悟

寺院体验

人才培养

分类: 龙泉每日

6月9日龙泉日记

“旧话新提”系列七十八:

了解身边的“大地心”(二)

nEO_IMG_DSC_0132

 

经营心田

    张居士同贤然法师的缘分很深,早在贤然法师还没发心出家时,他们就在一个《广论》班上课,后来张居士先上山当了义工。到龙泉寺,他与法师的缘也常在一起。后来,贤然法师带动工程组义工上课,也都会叫上当时不在工程组的张居士。2008年春节,工程组全体义工给师父拜年,法师也没有忘记拉上张居士。

    虽然缘分甚深,但后来调到大地心农场,同法师一起共事时,观过的习气如同常年存放的种子,一旦遇到土壤、阳光和雨露就迅速滋长起来。张居士是南京农业大学 89级的毕业生,分配到菜地,简直就是“如鱼得水”。但所凭借的世间“荣耀”却悄然成了障道因缘,慢慢听不进法师的交代,感觉法师在种菜方面好像是个外行。同行之间也因此起了争执,尤其在今年种植栗子菇事件上。张居士被安排负责栗子菇后,就开始大刀阔斧地改造种植技术。去年,高源居士负责栗子菇,为了让栗子菇长得快,她带大家在上面搭建草帘子;为了保湿和干净,就给栗子菇“穿了一件塑料衣服”,这种方式种出的栗子菇又大又白。而张居士考虑到塑料埋在地上会造成污染,为了保护大地,尽量用最自然的方式种植。张居士就去掉了草帘子,也没铺塑料,直接种在地里。在这点上,他与高源居士发生了分歧。高居士心直口快、干事红红火火;张居士表面不温不火,却像个老黄牛一样,自己要坚持的,别人也很难改变。法师从长远考虑,为让两人和合,就从中间斡旋,但两个人互不相让。最后,为了成就张居士,高居士暂时离开了菜地(仍会找机会到菜地“视察”);法师也由早期的劝解不得不“恒顺众生”了。

 

nEO_IMG_DSC_0293

 

    还好,经过张居士一个多月的不断念佛祈求, 5月12号,在一个角落里悄然长出一颗拳头大的栗子菇来。虽然半月过去了,当张居士领着我欣赏他的新成果时,仍是无比欢喜。他蹲在旁边,就像一个父亲看着自己的第一儿子一样,幸福快乐。目前张居士共种了3000个栗子菇,2500个木耳,计划过些日子再种500株灵芝。因为各方面都是纯天然,他的栗子菇地常常会有喜鹊、小刺猬“观光”。

 

nEO_IMG_DSC_0294

 

    张居士还发现,高居士培植好的栗子菇,到他那都不行;而高居士没种好的,在他这反而都长出来了。其实栗子菇就是大家的心,我们的心不完美,感得外在也是残缺的。通过这次经历,张居士也明白了:我们虽然目前不完美,但只要彼此和合共住,各负其责,从整体看,就是完美的。

   在早期栗子园改造中,张居士也没有很好理解法师的意思。开始他仍然坚持往年的经验,赶快把地翻出来种上菜。而当他看到法师又是拆大棚,又是铺路时,不是很理解。有时候,法师正忙着,他就自己上课去了。那时,法师也没说什么,仍是默默地做。直到整个菜地的格局显现出来,张居士才明白法师的用意:法师是从整体考虑,先把基础工作做好。而自己只是盯着个人的一亩三分地,赶快种出菜。就像师父考虑的是整个佛教的命运何去何从,而我们往往考虑的只是个人的解脱。

 

nEO_IMG_DSC_0300

 

    法师的拉拔早在去年的上庄菜地就开始了,那时规定他每天给法师发一条短信,法师会针对问题具体指导。偏于事项上时,法师就说汇报的太干;偏于谈心得,法师又说没实际东西,都是空话。今年在栗子园,在与人共处方面,法师给了不少指导。比如,如何与年轻人相处?张居士很精进,干起活来没有停的,无形中会以自己的标准要求别人。很多年轻人在世间都没干过什么活,干一干就想休息。他就用佛法的大帽子要求对方,刚开始还听进些,后来就“我行我素”了,为此张居士起了烦恼。后来,法师讲:不要给人搞对立。现在才认识到,都是我执在作祟,法师让在菜地负责是让成就别人的,并不是让自己来出风头的。

 

nEO_IMG_IMG_8875

 

    有时在种菜的方式上也会同法师唱对台戏。张居士总是把心思放在如何增产的技术成面,而法师还要考虑如何把佛法用到种菜上,像设置念佛机,给小虫子沟通等。

    大家轮流当值也是法师的精心安排。没有当值时,天天想的只是自己那一块地,虽然大家在一起干活,但那个心并没有真正投射到对方的世界中。当值后就不同了,被逼着要把眼光放远,心胸放宽,情绪放缓,要观照到各个方面。张居士原来对整体一直没大感觉,这几个月下来,也培养出一些这方面的习惯了。

    张居士是龙泉寺的早期义工,常常用法反省自己,处处总是想自己的不是。赶上种菜的季节,他常常一个人利用午休的时间独自一人在菜地干活;早期拉土改造菜地时,他也是通宵在菜地盯着……只因他的条件够了,法师才时常“棒喝”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