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佛教大学佛教文化时代文化现代弘法修行感悟 |
分类: 龙泉每日 |
●4月13日龙泉日记
“旧话新提”系列之六十:
宿老菩萨的故事
大寮是一个寺院重要的堂口,说白了也就是厨房,肩负着大众饮食重担,需要做到准时、卫生。而大寮义工则是一群洗菜、切菜、炒菜、做面点的人,听起来就是一群做家务活的,感觉像是劳动密集型团队。事实上龙泉寺大寮每天早晨缘念时,典座法师带大家学习佛法义理、师父开示或领众诵经,义工都能获得佛法真实利益。应该说得上是一个“学习型组织”(龙泉寺)中的“学习型团队”。
宿居士就是这个学习型团队中的一员。她是东北人,年近六旬,学佛有些年了。开始在别的部门承担,一有空闲便帮其他义工居士理发,并且总是满面笑容、细致认真。因为态度好、手艺好,同组义工甚至外组义工都爱找她理发,当大家称赞她的手艺时,她总是不好意思的摆摆手:“你们不嫌弃就好了。”大家都亲切的称她“宿老菩萨”。
随着在寺里承担学习越来越久,宿老菩萨对佛法有了很深刻的体会,她誓愿像蜡烛一样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发愿长久护持正法道场,护持龙泉寺常住。这样一呆就是三四年。
半年多前她来到大寮凉菜组承担,理发刀换成了切菜刀。她主要工作是为僧俗二众准备凉菜、咸菜等。因为寺里早斋、药石经常喝粥,所以每天都需要凉菜、咸菜。宿老菩萨经常需要到豆腐坊下面的地窖拿咸菜,寒冬腊月咸菜缸里的水和咸菜都寒冷彻骨,我们这些年轻男子都难以忍受,宿老菩萨只戴一副塑胶手套下去就捞,每一捧都很重,又冷又累,她却不以为苦。法师和义工让她注意保暖和休息时,她总是笑着说:“不碍事,不碍事,习惯就好。”
另外,大寮上午收坡和下午缘念时都会诵经,宿老菩萨除了督促大家准时诵经之外,还自告奋勇敲罄领诵。自己晚上也坚持参加广论小组学习佛法,虽然一头银发,但仍然有一股活到老学到老的劲头,对佛法的希求心丝毫不让晚辈后生。
大寮里面基本上每天都要蒸馒头。为了馒头不粘屉蒸屉里面都要刷一层油,然后再放馒头上锅蒸。盛装馒头的簸箩里面要垫上一层屉布,装好馒头后为防止放凉还要盖一层盖被。时间一久,屉布、盖被上油一多就脏了。因为屉布、盖被比较大也比较多,洗起来相当费时费力。典座法师和义工同修都曾亲手洗过,宿老菩萨看在眼里。她当时想,要是大寮能有台洗衣机那该多好啊!寺里的东西不是常住采买便是信众供养的,她就想:要是有人能供养大寮一台洗衣机该多好啊!
可是,好些天过去了,期待中的洗衣机并没有出现。宿老菩萨便想:与其坐等他人供养,不如自己直接供养。她退休工资非常有限,为了护持常住她却没有丝毫犹豫。说干就干,放香当天下午,她请杨彪师兄开车到山下镇上一家家电店。本来准备花一两个月的退休工资买一台全自动洗衣机的,但转念一想山上用水非常紧张,还是买一台双缸比较节水。于是花了好一会儿挑选结实耐用的品牌,请杨彪师兄送上山。典座法师得知后在缘念时当众赞叹宿老菩萨的供养功德,她站起来摆摆手说:“这没什么,没什么。”说话时她的脸都红了,然后赶紧坐下来。
宿老菩萨就是这样一个非常实在、可爱可敬的人。
副总护持&大寮组长
——走近大寮系列之四
担任本次“二·一九观音菩萨圣诞法华法会”副总护持的是刘迎春居士。副总护持负责配合僧团协调法会期间的后勤工作。下面分设三个组:大寮组、平安小吃组、住宿保洁组。
刘居士是东北人,是一名公司职员。2009年因为同行善友的因缘,参加了龙泉寺周末广论班。当年春节法会时受三皈依。作为义工一直在后勤部组承担,数次担任法会的副总护持。
当被问及作为法会副总护持与世间工作的异同时,刘居士娓娓道来:“相同的地方是都需要很强的观照能力和整体考虑的大局意识。所不同的是,在山上作为副总护持,个人能力不像在世间工作中显得那么重要,更加需要依靠三宝加持和师父的愿力,以及同行善友的和合、配合、承担。”
副总护持工作繁杂,需要付出很多精力、心力才能做好。在被问到为什么能坚持好几次法会的副总护持工作时,刘居士说:“在山上承担义工工作,就像师父说的那样,不是为了提高能力而是为了调伏烦恼。并且能够发现自己的不足,修正自己;发现别人的长处,虚心学习。以前自己在一件事情办不圆满起烦恼时,总是认为是别人的责任,承担之后才知道一定是自己的问题。真的就像师父说的有承担才有成长。承担让我学习到很多,收获很多。”
大寮组长是余宗凤居士,河南人,嫁在北京,好几年前就开始学佛。而且和二炮转业的丈夫杨居士一起来承担大寮的义工工作。他们两口子在去年“七·一五盂兰盆节法会”期间受三皈依。春节法会时来大寮承担,看到义工菩萨在大寮承担时非常欢喜,一个个放下衣物和包包,争先恐后抢着干活儿,并且像亲人一样互相关心,互帮互爱,很受感动。所以这次法会承担大寮组长的工作。
因为有山下义工上山承担法会大寮工作,大寮山上常住义工才得以有时间参与法会期间的诵经、放生等等。典座法师和常住义工在早晨缘念时感恩她们时,她站起来说话时,合掌向法师和大众恭敬问讯,弯腰至九十度,对所有其他人敬称菩萨,她的调柔和谦逊给在场所有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被问及学佛前后的身心变化时,余居士又是先恭敬问讯,然后说:“自己学佛以前非常自私,怨气很重,以前在家总是让爱人做家务,自己什么都不干,还抱怨家人,活脱脱就是一个怨妇。”说道这里她也不好意思地笑了,“学佛以后才知道反省自己,非常惭愧,知道自己原来贪图享受,不像个女人,不是个好妻子。慢慢怨气少了,也不再成天抱怨,而是更多去宽容别人,感恩别人。以前我是开个体出租的,现在打算在太舟坞恒利华超市里面开一家素食小店,主要以大豆制品、魔芋粉、海苔产品为主。三月底开张,欢迎您有时间光临!”说完转身又去忙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