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话新提”系列之四十九:老人与小孩

标签:
出家修行佛教大学佛教文化修行感悟心路历程教育 |
分类: 龙泉每日 |
●3月3日龙泉日记
“旧话新提”系列之四十九:
老人与小孩
二月初这天,和朋友一同来参加法会,陪她参加生命中最庄严的皈依仪式。朋友是我亲人一样的朋友,十几年的感情,一起读初中、高中,大学即便分开了,也一直写信,大学会爬高高的楼层,只为了坐在静悄悄的教室里给她写信,读信的时光也是最快乐的。毕业工作后又在一起,一直走到今天。明天她就要回家乡了,今天陪她来皈依,命运总是这么不可思议的眷顾我们。
朋友进去皈依,独自一人拜佛,许愿,在供灯的现场看了好久,火光闪闪烁烁,汇聚成一片,一种无法言喻的庄严与美丽。之后来到了西跨院,想一个人静静的待一会儿。说实话,自己还没有做好独自一个人住,一个人留北京的打算。来北京一直有她的陪伴,欢乐地时候一起欢笑,低谷的时候彼此安慰,一起憧憬未来,一起怀念时光里的每个烙印。来北京后,娇生惯养的她学会了做饭,从只会炒土豆丝到现在的各种拿手菜。家里的东西也都是她帮忙打点,她说“找不着东西的时候你就问我”。我也总是半开玩笑的和身边的人说,她是我半个妈,什么都管,如同亲人一般。在决定回去的时候,她问我,“要不也一起回去吧”,她担心我一个人在异地。停顿了许久,我说,“近两年暂时不回去了”。“为什么?”“想学佛。”她不再说什么。身边亲人、朋友总是如她一般对我包容到极致。对于我的选择,他们即便不理解但也会默默支持,而自己为他们做的微乎其微。所幸佛菩萨的护佑,在她离开的前一天,也能皈依三宝,皈依师父。
思绪着这些,更多的是沉浸在离别的悲伤里。这时候一位老人和一个小孩走了进来,打破了院里的宁静。老人和小孩一起向三圣像的方向兴冲冲的走进来,应该是带些小跑的样子。来到台阶前,老人停下了,对小孩说你去吧。小孩大概有三岁左右的样子,穿着大人的衣服,整个身体都包了起来,只露出两条小腿,大衣服显的腿越发的短小。小孩继续兴冲冲的跑过去,跑到台阶前,回头看看老人,老人示意他继续,他转身向上,开始爬台阶。台阶在三岁小孩的眼里是很大的障碍,我看着他吃力的向上爬,爬完了一级,接着爬,第二层上去了……台阶尽头是三圣像。脑海里浮现出《一轮明月》中的场景,小孩在大桥上抽陀螺,一个声音在远处喊“三郎,回家吃饭了”。终于,小孩爬完了所有的台阶,欢喜的站在三圣像的面前。小菩萨开始至诚顶礼,旁边的老人静静的看着不说话。顶礼完,小孩开始下台阶。台阶好高,下比上难多了,他是那么小,小腿都够不到台阶的底端,试探了两次,小孩开始向老人求助“我下不去了。”小孩怯怯的说。“你要自己下。”试探了半天,小孩还是不敢下。“我下不去了,你过来帮帮我吧”小孩说。“你要靠自己,你不能老靠别人。”老人说。小孩什么也不说了,摸索着,开始试着反转身,用脚慢慢的探,终于他探到了,他下了一个台阶。“很聪明啊”老人在旁边鼓励。小孩什么也不说,默默的下第二个台阶,……最后一个。小孩高兴的站到老人面前,一老一小欢喜的离开了西跨院。看着这一老一小离去的背影,耳边响起了一首歌,“佛光普照你给你祥和,菩萨保佑你给你平安……”
老菩萨和小菩萨的示现我在脑海里反复体味着…从参加项目组到现在,自己一直都是被别人拉着走。每周五曹师兄总会热情的问是否搭车上山。学佛小组的班委选举时,谢师兄看我怯生生的举手鼓励说“机会过去就没了,要努力争取”。每次用完斋时,兰兰师兄总会对我说“去行堂吧。”集中开发的时候,自己遇到一点小问题就急成一锅粥了,却见刘皓师兄承担很多,始终不急不躁……靠着大家的拉拔,自己跌跌撞撞的走到现在。一直习惯了这个美好的环境,大家的拉拔,朋友的照顾,朋友这突然一离开,自己却无所适从了。“你要靠自己,你不能老靠别人。”自己习惯了依赖环境,却很少想到我要去做些什么。小孩他想要拜佛,于是他至诚恳切,不在乎台阶有多高,自己有多么弱小,他要,他内心深处深深的仰望,所以他不哭不闹,他会想办法去克服困难。反观自己,在被良好的外缘推着向前走的时候,却忽略了自己主动的发心,没有外缘你怎么办,来到佛门是为了干什么,你又干了什么…师父说“皈依也好,修行也好,发心也好,它绝对是一种自觉的行为。”小孩的动人之处在于他始终自觉,拜佛也罢,下台阶也罢,“你要靠自己,你不能老靠别人。”老人的话总是这么睿智充满禅理。学佛法,是自己要学的;皈依三宝,是自己觉悟的一个表现。
一直在想真正意义上的皈依到底是怎样的一种生命状态,一老一小两位菩萨给我做了最好的示现。感恩诸佛菩萨加持,祈愿朋友能早日回来,一起走在菩提的道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