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念僧功德”系列之四十一:赞佛诗会

(2011-12-28 08:32:49)
标签:

佛教文化

修行感悟

出家修行

北京龙泉寺

赞佛诗会

诗歌

鏁欒偛

分类: 龙泉每日

●12月27日龙泉日记

“念僧功德”系列之四十一:

赞佛诗会

编者按:安静的夜晚,僧团里一场别开生面的赞佛诗会拉开序幕。一字一句,流露着佛子们的虔诚,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世上最美的是信仰。

 

“念僧功德”系列之四十一:赞佛诗会 

 

  11月26日,学习佛陀的悲功德。这次学习增加了一个新的环节:每人现场写一段话赞美佛陀。主持人说,我们平时修皈依,不一定容易用上心,通过对佛陀直接的赞叹,就能更好地体会佛陀的功德,拉近与佛陀的距离。

  甲:大家用一句话来说一下对佛悲功德的感受,哪怕 “随喜”两个字都可以。

  乙:我觉得佛的最主要的功德之一就是慈悲,他不是一个高高在上的、独裁的神,他愿意为一切众生去奉献,去牺牲。

  丙:我联想到地藏王菩萨的发愿,地狱不空誓不成佛。刚听日常法师讲解“能仁常慈悲,终无不起时”,才明白佛没有不发起悲心的时候,恒常如此,永不间断。原来是比较麻木的,后来听日常法师这么说,马上就跟地藏王菩萨相应了。重新发起了恭敬的心。

  丁:这两天亲近贤书师比较多,作为班导面对36个人,很了不起。真的是希望每个人的生命变得越来越好,靠这种悲心愿力在背后默默付出。在师长身上就体现了佛陀的慈悲,很让我感动,那佛的圆满更是绝对超出我的想象。

  甲:随喜!更何况这36人不是教给他自己,不是给佛门教,也不是给师父教,是给众生去教,教出来,为了利益众生。

  戊:刚想到一句话:“智不入三有,悲不入涅槃”,佛陀是为了随顺我们才示现种种的化身,以种种的方式来度化我们。那么看到世间这些不理想的时候,我们有没有也去想到佛的功德?所以一切众生的境界都是佛的境界,其中蕴含了佛陀度化我们的慈悲,腐朽能化为神奇。在我们遇到许多不如意的事情,自己理不出头绪的事情,苦难的时候,特别忙的时候,特别累的时候,其实佛陀他就在我们身边,组合种种的因缘,告诉我们如何成长。

  己:关于佛陀的慈悲的故事可以讲一个:佛陀小的时候看到一只大雁中了箭掉下来,捡起来了回到皇宫里面,他给这只雁包扎了伤口。他的堂弟拿着一把弓兴冲冲的过来问他:你看到我射下的一只大雁没有。佛陀就坦诚的说:看见了。堂弟就非得找他要,说:这是我射下来的雁,这是我的猎物,它是属于我的。当时佛陀就说:相亲相爱的人才愿意在一起,这个大雁被你射伤,你就是他的敌人,你怎么能说是你的呢,我给他扎了伤口,他应该是我的才对啊,他是我的朋友。

  这一番话特别有智慧,但更深入的去体会,其中也有慈悲。一个人能说出这番话,表明内心当中他能够和万事万物去相感应,他没有那种冲突对立的意识。佛陀展现出来的智慧背后是慈悲。当然他堂弟不依不饶,当时刚好很多长辈在开会,他们就去请长辈们评理,开会的长官都觉得堂弟讲的对,世间一般的认识嘛。但是威慑于国王的权威,他们都说:恩,还是王子说的对。大雁得救了,但佛陀却很沮丧,他看到世间人不是在追寻的真理,而是依于权势,这也是佛陀发心离俗的一个因缘。

  甲:我也分享一个小故事,是班导跟我们讲的。古时候的一个大德,没有人做他的弟子,最多是剃完度就跑了。于是他就天天念经、忏悔,回向,放蒙山,坚持20年。20年后他庙里面的弟子达到一两百位,而且越来越多,并且就地护着他,把他的庙新葺了,尊他为祖师。他自己也不明白怎么回事,就去请教别人,其他有智慧的大德一看就说,这是你自己造的功德啊!20年的大慈大悲,天天放蒙山,天天救苦救难。救度的众生都来投胎做人,现在都来做你的弟子。下面,我和戊同学准备了一些诗歌,第一首出自百五十颂,后面都是我们自己写的。大家一人读一段,之后每个人都可以用自己的语言,写一段话来赞美佛的功德。

 

“念僧功德”系列之四十一:赞佛诗会

 

  福慧及微观,谁能知数量。如来德无相,吾等无能双。

  我今求福利,假藏以名言。我智力微浅,佛德无崖至。 ——百五十诵

  下面是戊同学自己写的:

  世尊妙功德,历劫难思议。我今何幸胜,而得赞少分。

  三途长流转,佛名亦难闻。今得赞威神,欣喜难更言。

  乙:我在山林间祈祷

    在晨曦里高歌

    虚空中绽放的朝霞

    是你美丽的祝福。

  丙:跨越千年的召唤

    在一个山谷里回响

    此刻扣动我的心弦

    随苍凉的风向远方。

  丁:跨越千百世

    走进无数间雄伟或低砌的庙宇

    一次次的跪拜

    面对你慈悲的容颜

  戊:梵音嘹亮响彻于天际

    慈光普照三界众生心

    如百千日一时遍朗照

    烦恼我所消融尽无余

  甲:好,下面的一段散文每个人读两行。

  乙: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敏感而善良的小王子,名叫乔达摩.悉达多,他生在一个充满关爱的家庭里,非常的健康,阳光。

  丙:他的相貌非常端庄可爱,一双眼睛清澈而深沉,透着淡淡的忧伤,仿佛秋天的夜空般深邃高远,又如群星般璀璨明亮。

  丁:如果谁久久的注视这双眼睛,注视这小王子的面容,心地里也会生出纯良清净的念头来。

  己:小王子异常的聪明好学,不管老师讲的什么他总是那样专心的听,神色那样的喜悦,仿佛在啜饮清凉的甘露。这感染着他的每一位长辈。

  戊:他的同情心就如泉水般源源不断的涌流,只要身边的人哪怕露出些微的不快与焦虑,他会很快的觉察,尽自己的能力去帮助他们。因此大家都非常拥戴他。

  齐读:他就像一朵端庄的莲花一样茁壮的成长起来。

  乙:这个可以做电视剧的底稿,写得特别好,很像古人的赞颂,其实我们自己也能这样去写。

  戊:今天我们尝试一个新的环节,就是我们讨论了这么多,我们心里也有一些启发,就把自己这些灵感记录下来,我们现场就以念佛功德为主题写一段简短的文字。

  这有最重要的两句:我今何幸胜,而得赞少分。就是说我们就是带着这样一种信心,就是说我们很庆幸的是我们能有机会赞叹佛的功德。角度可以多样,首先要让自己感动,一些小故事,或者我们今天讨论的某一个主题,或者能把古文翻成白话文,都可以。大家现场创作了两首诗歌,摘录如下:

光明之路

  在漫漫的暗夜中

  您为众生的奔波与期待

  终究成就了您的显现

  开启了光明之路

  没有您 哪里还有出路

  您愿为众生背负

  所有的罪与苦

  没有您 哪里还有出路

  无以言表的赞礼

  您是天地间的救护

  我愿消融这身、这心

  融化所有的无明与黑暗,

  在您的面前,化为光,化为路

 

“念僧功德”系列之四十一:赞佛诗会

 

  已经脱离了轮回苦海,却不辞辛劳生死难行

  无数化身的无暂示现,只为众生从长眠觉醒

  如果没有您,我只能在平庸的苦乐里活着

  随着业力的牵引流转

  如果没有您,我不会了解世上还有解脱的可能性

  不知道在好坏顺逆中还有一种稳固不变的清净大乐

  如果没有您,我从未幻想出智慧的生命是何等自在

  如果没有您,我不敢设想脱离了习惯的自我保护,我会更快乐

  您,解脱众生苦

    您,给与众生乐,明明解脱,却依然往返不停

    这堂课上下来,大家不仅加深了对佛陀赞美的诗句的印象,自己也创作出了几首赞美佛陀的诗歌,上课的形式和内容改变了在增强了大家的学习意乐的同时提高了学习水平。在佛教学习和修行的方式都需要不断创新。文艺作品是大众了解佛教的窗口,是佛教生命力的表现,也能帮助我们修皈依,增强我们信仰的力量。写完之后,大家欢喜回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