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话新提”系列之二十八:行堂宣导,来了个专业播音员

标签:
佛教文化使命和责任出家修行修行感悟播音员教育 |
分类: 龙泉每日 |
●12月15日龙泉日记
“旧话新提”系列之二十八:
行堂宣导,来了个专业播音员
自从见行堂启用后,居士用斋实现了统一过堂,经过两年多的行堂历程,行堂的各个环节越来越规范有序。几百人用斋,却没有一点喧杂吵闹,全部做到止语,一片祥和安宁的用斋环境,让很多来寺院参观的客人很是惊喜。
在整个安静的行堂过程中,只有行堂宣导员可以适当的播放一些提醒信息和通知。有一段时间,大家都被一位宣导员的独特声音所吸引,所谓的独特,就是很专业。平常都是各个义工轮流承担体验,突然来了一个专业播音员,让大家很新鲜。每次他在宣导时,总是让人好奇地想走过去看看究竟是什么人。
以音声为牵引,于是有了这次的采访,得以进一步了解这位专业的宣导员。
他,孙立军,17岁踏入播音行业,至今已有12年的播音经验。“最早就是跟着去电视模仿,我最早模仿的就是罗京老师,我跟他的声线比较像。就这样开始在电视台,最早做配音,然后做到了播音,做新闻主播,再后来就是自己做栏目。”
在谈到作为专业播音员,这几天在居士斋堂做宣导员的体会时,他说:“很欢喜,发自内心的舒畅。当初我在播音的时候,我不是科班出身,就是说不在于你的声音有多好听,也不在于你的稿子有多绚烂,我觉得最重要在于那颗心,真情就是好文章,包括我在宣导的时候,说句心里话,‘怀虔诚之心,行恭敬之礼。’今天有位师兄对我说:‘你来了以后,我们大家都很欢喜,不生烦恼。他说你看我们的这个设备可能不是专业级的,但是被你这么一说,感觉好像这个设备都非常好。’他这么一说,我真的非常感谢他。我是用心去说每一个字,用心去说每一句话,上次行堂还没这么强烈,因为这次时间特别短暂就这几天,非常珍惜这几天的机缘。每次在宣导的时候,我都要先做准备,因为我很紧张,真是这样。我在山下主持,很多场合可能人更多,不紧张。但是到这边,你看我在一个小屋子里面就很小一两平米,但真的,我都要提前调整好自己,我一定要是最好的状态,哪怕你看就是我们很简单,可能大家都知道仪轨是什么,可是我不是这样想,可能还有的师兄今天是第一天才来,他们可能不知道。食存五观,念的时候心怀感恩,真的很用心。”
经过他这几天的专业播音,他的身边一下子聚来了很多人,“张伟师兄这两天他特别愿意跟我在一起,他说我怎么能播的好?他就自己练,他说:我要模仿你。”“我们那个412寮房,每天晚上就是所有的人都到我们这边来交流。有一个师兄说,你一来宣导,怎么感觉我们这个斋吃的就不一样呢。我说为什么呢?因为我在用心在做。”
用心的宣导声进一步增加了古老寺院里斋堂的清净、庄严。
眼前的孙立军,很欢喜地分享了他的生命故事。
真正的成长存在于内心,内心的一种状态,一种顺也如如不动,逆也如如不动的境界。这样我们才会有智慧继续去关照事情发展过程中潜伏的问题,从而及时解决问题。记得稻盛和夫在《活法》里面说:不要让成功成为你失败的原因。
伴随着孙立军生命成长的不仅有美丽的鲜花和赞美的掌声,跟着长大的还有内心的傲慢与虚荣。二十一二岁做到副总,同龄人才挣几百块钱,他挣得远远超过他们。记得当初对自己的父亲说:爸,你看我一个月挣得比你几年都多。
傲慢与虚荣像藤蔓一样慢慢长大,逐渐包裹缠绕内心。当你觉察到的时候,已经是内心清晰的痛苦,和外在一系列的变故。孙立军的经历不仅是自己的,也深刻影响了家人。
内心慢慢沉静下来后,在2009年的时候孙立军开始接触传统文化,开始查找人生发生变化的深层原因。
在初步的了解与学习后,孙立军用温暖形容自己内心的感觉,同时也破除了长期以来对传统文化的一些误解。《弟子规》说:父母疾,药先尝。很多现代人认为这样做怎么能叫智慧呢。喝错药了怎么办?他不理解的是《弟子规》要药先尝,不是要你喝这个药,而是要你尝一下这个药的温度,温度烫不烫,你需要去做的是对父母细处的关照。
其实现代社会存在的很多问题仅仅奉行“孝”也能有很大程度的缓解。孝养自己父母的人,才有可能说去关心别人,从爱护自己身边的人做起。自己的父母都不孝顺尊敬,也不会真正尊重自己的老师、自己的朋友。佛法的智慧告诉我们:如果内心有这种问题会反映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不是说在这里可以打一下折扣,在另一个地方做好就行了。对自己的父母都不愿意关心爱护,说会爱护社会大众几乎是不可能的。不去爱护别人又怎么可能得到别人真正的关心呢?那社会存在的冷漠也就不足为奇了。
当没有很好的行为规范和标准约束的时候,很多事情就容易出问题。
师父在凤凰卫视《世纪大讲堂》做了题为“佛教关注社会道德”演讲,提到道德是一个人的行为规范和标准。
有了行为的规范和标准,孙立军逐渐对照自己的行为并开始修正。去年过年的时候为了表达对父母的感恩,他给父母磕了三个头。28年来从来没有这样做过,他感慨说还好没有推迟到29岁才做。这个形式不是重要的,但能够让父母心安的事他都愿意去做。
什么叫禅意呢?一心一意做一件事。吃饭的时候一心吃饭,扫地的时候一心扫地。孙立军回顾说自己小的时候总觉得时间不够用,总想多干点事,边蹬脚踏车边学英语。脚踏车踩完后一滴汗也没出,没有达到减肥效果;英语也忘得干干净净。一心一意做一件事情,反而事半功倍。
怎么样更深刻更具体更丰富的去了解这些伟大智慧的深刻内涵呢?
他开始诵读《地藏经》《金刚经》等佛教经典,去寺院体验生活,得知龙泉寺可以做义工,他两次跑到山上来了,寻找心灵的家园。
寺院规律的生活,丰富的活动,殊胜的正法道场是增长福报很快的地方。孙立军在寺院做宣导,行堂,跟着师兄上山采药……忙得不亦乐乎。采药的时候,师兄告诉他,藏在叶子下面的那个才是我们真正要的东西。他说过来人的经验能够让我们更快的找到宝贝,不然就这样错过了,多可惜!
这是一个能够给你智慧,给你信心,给你力量的地方。这里有一群人有一个团队愿意与你一路同行,只要你不松手,就会和拥有慈悲智慧光明的人签下生命的契约。
在一番追逐后,孙立军选择了皈依,开始了真正由佛陀为我们制定的生命课程的学习之旅。那一天皈依完,当《师恩》的音乐一响起时,他一下子泪流满面……
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分享自己生命中最珍贵的礼物,也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宝藏。孙立军自己买来配音设备,给佛教经典配音,在全球发行。在北京创办文化传播公司。影响身边的人学习吃素。提供场地供大家共修。调整生活节奏,常观自心。在实践与弘扬佛法的路上稳步前行……
因为播音的因缘,已经被几个部的相关人请去做部内视频的配音,而他也很发心,希望更多的参与寺里的承担,对仁爱慈善基金会12月份的冬季送温暖活动也很期待能参加。他说:“做什么活都行,做最苦最累的我都愿意!心甘情愿。那怕因此把公司黄了都没问题。”
采访快结束时,问到为什么要躲在音响后,背对着大家,而不是面对大家念诵宣导词呢?他说:希望大家不要关注我,不然会影响大家用斋。只要大家觉得这个点就应该有这个声音,就应该是这个声音融入到空气里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