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话新提”系列之二十二:班长班故事二则

标签:
佛教文化和合团队师父理念寺院体验育僧修行感悟教育 |
分类: 龙泉每日 |
●11月16日龙泉日记
“旧话新提”系列之二十二:
班长班故事二则
【题记】师父给我们创建了居士学修的平台,但最关键的是要靠我们自己去发心。发心有多大,就能得到多大的成长,那么我们有没有认真地对待师长交给我们的一件件小事?做班长的最主要任务就是关怀组员。不断拉拔别人的结果,会不断得到师长的拉拔、得到师长的摄受。在帮助别人当中,成就的是自己的福德智慧资粮,这是学佛小组班长们在承担中的深切感受,让我们一起走进两位班长的内心世界。
清泉从心头涌出
参加北京龙泉寺举办的班长班学修课以后,我从班长班班委那里接到了一个特殊的活:每次上完课后整理法师的开示录音。刚开始做这项工作的时侯没有想那么多,只是看到发心做这项工作的师兄不多,大家都上班很忙,自己又有空闲时间,就主动要求来分担。
在时间上有冲突的时候,刚开始时会觉得这项工作是个负担。但是有一位师兄彻底让我改变了这种心态。记得七月初的时候,小孩放暑假了,我带着小孩回洛阳看我爸妈,我一直没顾上去上网收邮件,有一天上网一看,限定的时间就要到了,就急忙去听录音进行整理,正干到不到一半的时候,家人通知我马上出发陪父母去老君山,山里信号不好,上网也不方便。这下我可急了,有些心烦了。没办法赶紧向玉泉路组的班长苏香燕师兄求救,时间很紧,晚上要交,她也有自己的那部分没弄完,但是她却很痛快地答应了,并且回复了我一个让我感触很深的短信,大概是说感恩我给了她这么一个积资粮的机会。我这一路上都在思考这句话,大家的时间都很有限,自己的一摊儿还没弄完,又来了一摊儿活,要是我就会烦了,不想给自己找麻烦了,心里会是个负担,但是在苏师兄的心里却不这样想,她很欣悦地接受了我的另一半工作并且很感恩我。这使我彻底改变了对做这件事的起心动念。
这项工作很锻炼人的耐性,因为录音里面录出来的声音说得都比较快又轻,一不留神没听清楚就过去了,就要倒回来再听。必须全神贯注地投入进去,否则很多话都听不清楚。如果这时候旁边再有人干扰或有噪音,自己就会心烦意乱的。就要先静下来调整好心态以后再投入到工作中来。前一段来了个着急的活儿,大和尚在北京大学的录音要在两三个小时的时间转成文字,分给每个人的是20分钟,时间很紧。我当时马上要去学校接小孩,于是就提着笔记本电脑把车开到学校门口等着,在车里挣分夺秒的一边听一边整理,外面很吵,我把车窗都关严,带上耳机还要用两只手捂着耳朵,尽量能听清楚些。然后接上小孩去上英语课,在那里找了个相对安静的地方接着弄,由于自己没有修为、定力,做这项工作只能尽量把自己放在一个相对安静的环境里来。事后我想,如果类似这样很紧急的情况再次发生我应该怎样处理?怎样在时间紧任务急的情况下又快又好的完成任务?我想就目前这项工作来说,要先大致安排好自己的行程和时间,然后尽量给自己找一个合适的外部环境,最后要全靠自己的专注力了,注意力越集中录音听得就越清楚,受外界的干扰就越小。
现在我把做这项工作的时间尽量安排在凌晨3点至6点之间,周围一片寂静。在整理有师兄发言法师做总结的时候,我会一边听法师的录音心里一边会思考要是自己的话怎么来说,结果每次都是感觉法师的总结比较圆满到位,从心底里很钦佩法师的发心和修为。有时这几分钟心比较静的时候偶然会预感到下一句法师要讲的话。
当自己真正投入的时候,此时已经没有时间和空间了,只有法师的声音在一遍一遍反复地播放,然后两只手默契地配合着在电脑上打字,这个时候会有一颗静静的心在那里,这颗心不知道是谁的,但它能深深地感受到法师的良苦用心和慈悲,会深深感受到讲话内容的深刻含义和分量,然后就会有一股股小小的清泉从心头涌出,那是空山寂寂,那是秋水悠悠。
最近就总是下完课就向学习委员催着要,希望能快点拿到录音。每当要整理录音之前,我的心里都有说不出的一种感觉,无法形容,又仿佛是一股股细细的泉水在流动。我记得我们古城小组的李开颜老师这样对我说:“我之所以每个星期从河北赶回来,用自己家当教室给大家上课,其实最大的受益人是我自己。”我也想对大家说,我承担这项工作最大的受益人是我自己。我不仅锻炼了自己的专注力,同时还能一遍又一遍地沐浴到法语的甘露。我很感恩龙泉寺给了我这么好的一个修行的机会,感恩龙泉寺!感恩师父和法师!感恩师兄们!阿弥陀佛!
在承担中成长
禅兴师曾开示过:做班长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关怀组员,不断拉拔别人的结果会不断得到师长的拉拔,得到师长的摄受。在帮助别人当中,成就自己的福德资粮,不要增长慢心。
十一精进共修法会之后,感觉道心更坚固了,业缘也清净了很多,有些沾沾自喜,又开始不知道天高地厚了。于是,师父派人来加持我了!
10月24日,学修处张亚新师兄打电话给我,说以前聊天的时候感觉我对丰台区比较熟悉一些,让我按照最近新报名参加学佛小组的人员报名表上填写的地址就近安排大家参加学佛小组学修。那天正好工作不忙,很快就分完了,开心的发给亚新师兄,亚新师兄说,没问题,那你就按照你分的组挨个通知他们上课吧。当时心里还挺开心的,觉得能为山上做点儿事,就高兴的去做了,亚新师兄之前已经叮嘱过要先跟各学佛小组的班长联系一下,问问平时上课有多少人,能不能容纳新人进去。
在给班长打电话的过程中,我慢的习气又露出来了,给自己也给新加入学佛小组的师兄带来了烦恼……
问题1:在给云冈学佛小组的班长打电话的时候,李红新师兄说他们小组场地小,不能容纳更多的人了,很客气的问她能不能克服下困难,先通知这四个人来上课,李师兄勉强同意了,我就很开心的给四个人发了短信,让他们跟班长联系。第二天,再跟李师兄询问跟4名新加入的师兄沟通的情况的时候,李师兄很为难的告诉我,她跟讲师商量过了,现有场地无法再容纳更多的人进来。我很惭愧,如果当时我不是那么执着,就不会有后面发生的事情
问题2:因为24日当天晚上有朋友在等我去吃饭,就没有按照亚新师兄的要求逐个去打电话,而是偷懒把打电话的责任交给了各学修班班长,等到25日问班长有没有跟新学员联系的时候,每个班长都告诉我他们发短信了,不清楚几个人能来上课等等。26日再给班长打电话,只有一个班长很清楚的告诉了我新加入的学员能否上课的情况,这时才意识到问题所在:因为自己的漫不经心,感召如此。于是,挨个给新学员打电话,在打电话与新学员联系的时候,才明白亚新师兄一再强调要打电话联系的原因所在:语言沟通更富人情味儿,好多人因为我们的一个电话,而改变了方向。例如洋桥学佛小组当天有课,我打电话给其中一个师兄的时候大概是7点左右,告诉我说班长给他们发短信了,本来没决定去不去上课,谢谢我打电话过来,问现在去上课来不来得及,说挂掉电话马上去上课。还有好几个其他学佛小组的师兄接到电话也都说去上课。
问题3:在这一星期反复与学佛小组班长沟通之中,发现一个很值得深思的现象:那就是,对工作认真负责的班长,相应的学佛小组的人员来的也比较多,也更富感召力。七里庄学佛小组的班长高康师兄特别的负责任,我给他们小组分配的11个人当中有5个确定能来上课,只有2位因为下班从单位赶不回来,不来上课,有一个师兄目前在寺里常住,还有三个师兄要等上过一次课之后再确定,我想有如此负责任的班长,他们最后一定能参加小组学习。反之另外一个小组的班长,从最开始打电话就跟我强调各种原因,到最后分配的几个人,一个都不能来上课。
记得禅兴师在有次班委会上开示说:
汉传佛教的信徒缺乏对寺庙的归属感,所以师父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增加皈依信众对寺庙的归属感,所以举办法会,开办学佛小组……就是要依靠师法友团队的共业来扭转世间的其他共业。在新的时代,佛教实现高度组织化,这样佛法才能真正进入社会,师法友团队的形成,积累深厚的资粮,造的善业更大,随喜每一个成员。
那么,师父给了我们这样的一个平台,要靠我们自己去发心,发心多大,就能得到多大的成长,那么我们有没有认真的对待师长交待给我们的一件件小事?我们是在为自己而承担,不是为别人,这么一点小事儿都做不好,怎么在师父弘法利生的道路上走的更远?如何跟上师父的步伐,不掉队,这是我们目前需要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