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佛教文化系列之二十九:我的感悟——走近佛法

标签:
佛教文化慈悲寺院体验修行感悟教育 |
分类: 寺院报道 |
●2011年北京龙泉寺国庆黄金周佛教文化系列活动报道之二十九:
我的感悟——走近佛法
来到龙泉寺已经5天。清晨,我慢慢走过斋堂前的石路,欣赏着天边那令人心醉的红。寺庙并不大,如果我初次前来观光,半个小时就能逛完离去。而如今的我,徘徊在这里的山水之间,任由思绪飘散...我终于发现,这里的路,真的走不完。
在我的眼中,佛教一直是神秘而充满力量的。神秘,一方面是出于佛法本身的博大精深,另一方面就是我对于佛教的不了解。经历的五天的工作和学习,我这个“门外汉”对于佛教的一些疑问终于有了答案,这也深深撼动了我。比如说,关于佛教,我们最爱问的就是:真的有佛存在吗?我们真的有来生吗?为什么要信佛呢?关于这些,贤然法师的话让我印象深刻。他说,我们为什么要信佛呢?为了来生能有福报,为了人生能有意义。那么我们有来生吗?答案是,不知道。我们已经证实了物质守恒,能量守恒,但是科学终究无法给出一个确切的答案。不知道的事我们不要想当然地以为不存在,我只能说,可能有,也可能没有,二者各占50%的概率。这就像是,天气预报说明天有50%的几率下雨,那么你出门前带不带伞?你带伞,然后下雨,你太幸运了。你不带伞,结果下雨,就只能淋着喽。但如果不是雨的问题,而是换到生命的问题,那就不是淋着这么简单了。那么你要不要做准备?大家都会买车险,即使撞车的概率只有那么一点,这样的事你都会做准备,那现在你有50%的几率会有来生,你要不要做准备?我听完这段话后恍然大悟。很多人说,佛,尽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就是这么一个道理。
除了解决这个“为什么要信佛”的基本问题外,我对佛教和法师的印象也有了很大的改变。之前我一直认为法师都是那种从小念佛、不问世事的“书呆子”,贤然法师开玩笑说,大家都以为僧人居住于深山之中,你去跟他说话,他只会念叨些“四大皆空”之类,或是根本听不懂的佛法,然后拂袖而去。但其实全然不是这样。很多法师风趣幽默,性格开朗,喜欢在院子里和大家聊天。他们智慧超群,讲话十分有调理,加上小机智小幽默,简直就是一出精彩的脱口秀。我们对法师们的另一个误解就是,他们是在世俗社会中混不下去,或者受到了重大打击才会投入空门。这个看法也存在很大误解。禅兴法师,清华大学的博士生,选择出家绝不是因为在社会中无法立足。贤然法师家境优渥,出家绝不是因为生活所迫。法师都是有大智大慧之人,思想深邃,情商超群,他们在佛法中找到了人生的真谛,使困扰人生的很多问题得到解决,于是决定皈依佛门,潜心研究佛法。他们的生活方式或许较为单一,但是却从这简单的生活中获得的弥足的快乐,这份快乐来自对众生的关怀与怜悯,来自对人生意义的追求与实践。
今天采访了一位即将皈依的佛弟子,他认真地对我们说,他第一次来到寺庙,拜在观音菩萨前,堂堂男子汉,竟然有种强烈的流泪的冲动。像是突然受了很大的委屈,受了很大的触动,只想找个地方好好哭一场。我想这就是佛法的魅力,是这深山中古寺的魅力。当你深入其中,即使没有皈依,即使对佛法无所知,都能感到深深的触动。像是打开了一扇心门,你会获得长久的安定与平静。因为,这里是最接近佛的地方,最接近真理的地方,也是最接近人心的地方。
【视频】2011年10月5日师父早斋开示:《坚持与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