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国庆佛教文化系列之二十四:面对现实——记十一法会总执行贤富师

(2011-10-06 12:26:42)
标签:

出家人

佛教文化

生死问题

寺院体验

心得交流

文化

分类: 寺院报道

●2011年北京龙泉寺国庆黄金周佛教文化系列活动报道之二十四:

面对现实

——记十一法会总执行贤富师

 

  贤富师,本次十一法会的总执行人。也是法会处的主管法师。

  到法会处承担也半年多了,回顾前面所走过的路程,贤富师感觉最大的收获“就是让我面对现实,师父用无常的变化调教得太多了,不管师父他是有意还是无意去调教的,的确我在这块受益了。”

 

国庆佛教文化系列之二十四:面对现实——记十一法会总执行贤富师

 

  十一国庆假期相对时间比较长,所以如何来做这样的一场法会,僧团从上到下都比较重视。师父今年特别提出居士这边要做两场法会,一场“积聚资粮”,一场“生活体验”。并且同去年一样,开始就指定了五位僧众负责筹办十一法会。

  “积聚资粮”精进共修式的法会已经接连做两年了,“生活体验”分场活动,今年是师父新提出来的。贤富师说,最初对于“生活体验”分场的理解就是做成当前那种夏令营。因为有了这样的认识,对于法会的形式,概念式地理解为就像以前福慧之旅或者法门之光那样的。定位之后,就找曾参加过这些活动的相关义工去了解情况。然后所有的一切就开始照搬形式,马上进入筹备。

  后来在随谈中领受师父的教诫,发现理解错了。师父也及时纠正这种错误的定位,“生活体验”分场活动,主要针对初学佛的人,或者没有学佛的人;从年龄层次来说,相对以年青人为主。逐步也确定了活动的四个主题“生命的宗旨”、“生活的意义”、“生存的方式”、“生死的问题”,及针对四个主题引导讨论的僧俗讲师。

  主体框架有了,一切就还像以往的法会那样按部就班地进行。组织架构建立、主要人员确定、义工招募……一项项的工作一天一天地进行,一次一次会议接连地召开。

  然而在事项推进当中,贤富师的体会是,师父无论是让他来承担法会处的常务工作,还是与这么多的法师、义工一起参与这次十一法会,所有的这一切并不只是为了办这一次活动。在他的眼里,所有的这一切,师父都是为了给内部的僧俗提供平台培养人才,培养佛教的人才,给外部参加活动的人以心灵的启迪。

  确立本次法会的十位主要负责法师和义工,确立法会中引导学员讨论的法师和义工,这些参与者都是寺院内的法师和居士。贤富师看师父这样的安排,法师和居士共同去执行操作,逼着你去想,逼着你去做,各式各样的因缘都要去面对。在活动当中承担做事,给这些法师和居士学习锻炼的机会,让他们在承担当中历事练心。

  继续举办精进共修式的“积聚资粮”法会,也是给山上山下的义工、居士,一个集中用功学习的机会。“法师和居士未来要走的路都很长远,要长远的话,那就需要福慧双修”。

  对于贤富师个人来说,这半年时间让他感触太多了。贤富师坦言,自己原来是一个内心比较刚强、僵硬的人,对于社会上很多的人、事看不惯。然而出家之后,自己的心改变很多。“面对生活当中的点点滴滴,有进有退,这是常事。道心进,人心就退;人心进,道心就退。那对于我来讲也是一个凡夫,和大家一样,肯定面对生活中点点滴滴有进有退。那面对这一个多月的筹备,别说这一个多月,从一接手法会开始,到现在,我不知道退了多少次了!真的!”

国庆佛教文化系列之二十四:面对现实——记十一法会总执行贤富师

 

  刚刚承担法会,师父给贤富师的教授就是学习、配合。

  以前工作,只把自己的那一点干好就行了,不愿意去接近领导,感觉那是套近乎,没有必要那样去做。自己原来的生活阅历、工作经历,都很有限。跟法会里的义工居士配合做事已经有一段时间了,贤富师觉得要融入法会,那就要认真地向居士们学习。从尊重开始,有什么想法,真心实意地讲出来;将师父的理念,通过法师传递下来,然后给大家补充。在这个过程当中,作为法会处的主管法师,肯定要去做一些协调,这时候就需要把自己完全放进去,把面子放下来,让自己的心胸打开。这个过程是痛苦的,但也是一定要做的。

  面对上百人讲话,这对于贤富师以前的生活和工作来说,似乎是从来没有的事情。二·一九法会前行会之前,贤富师感觉自己还只是沙弥,没有资格在大众面前讲话,于是就去请僧团一位法师来为大众作开示。但没想到的是,到了前行会马上就要开始的时候,法师告诉他,有事不能参加了。面对此情形,贤富师只能另外请其他法师,但是事情并没有照着自己的想法那样发展,当请师的义工到来的时候,还没有找到能够和自己一起去参加前行会的法师,无奈之下,一人走到大众面前。听着义工们的分享,看着流程表,内心也越来越紧张,怎么也想不到自己应该说的话。临到自己了,原来在《广论》里面学的讲说轨理,此时也想不起来了,但也不能不说啊,那就看现场与大家聊天吧。贤富师先跟大家声明,这不是讲法,就是和大家聊天。聊着聊着,突然感觉内心的恐惧没有了。但人的习性,一旦讲了,就收不住了,在这个过程当中,贤富师观察自己,怎么讲这么长时间,还在讲,怎么回事啊?后来就感觉可能也是自己的问题。讲了估计有半个小时。最后对自己说不能再讲了。

  原来的问题突破了,又出现新的问题了。但紧张的问题通过承担突破了。这个问题自然而然就过去了。


国庆佛教文化系列之二十四:面对现实——记十一法会总执行贤富师

 

  十一法会筹备中,另外的境界也让贤富师再一次地“面对现实”。

    为了让更多的学员和义工能够参加法会,现有的住宿条件不能满足需求,就四处想办法想让更多的人能来。于是就商议着买了一百多张床。从开始的采购,再到安装,铺被褥,贤富师都全程参与了。可是眼看着就要安置好了,离法会也就一个多星期了,师父突然指示,不准许用铁床,安置床铺的房间也不能做宿舍。这一百多张床就需要处理掉。已经安装了,退货又不能,这也让贤富师又一次面临考验。而且师父要求今年的十一法会还像去年的一样,只要十位义工,除去原来指定的五位僧众之外,居士只有五位专职义工,原来两百多义工,全部要转为学员。眼看着工作已经快要进入最后执行阶段了,听到这样的消息,贤富师内心有些不能接受。

  贤富师说“所谓接受不了,并不是抵触,是我怎么去执行?我怎么去做?”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一会儿一个变动,一会儿一个说法。这些说法和变动多了,逐渐也就觉得正常了。想起以前书上看的一句话“无所得才是真正的得”。然后感觉“我若要是一个正常人的话,就必须要面对无常。”“我一定要做一个正常的人。”有了这样的认识,然后一点一点心就慢慢发生变化了,“再怎么变化,我先听着,看看这个事情到底因缘变化会发展到什么状态?但最终我们的发心和目的是不变的。”所以这些事情面对着,过去了,也就突破了,不面对它永远在那里,面对了,也就没有了。

  当法会刚刚开始筹备的时候,师父确定做“生活体验”分场,就提出了要“创新”。贤富师对于这个词的理解就是,“我们要契合当下的因缘”。当前有很多类似的活动,一提这样的活动,大家基本都有一个概念。那我们如何能真正契合、对应当下的因缘?

  师父首先确立大标题:“北京龙泉寺国庆黄金周佛教文化系列活动”,明确我们的宗教情操,大标题下面附了小标题“生活体验”,肯定我们是佛教的生活体验。

  当今社会,尤其年轻一代,很多人都拥有优越的物质条件,很高的学历,专业知识也相当丰富,精神层面的东西却越来越贫乏。而社会上的活动真正从这方面引导的却比较少。小标题里的四个主题,既有佛法的内涵,也有哲学的意义,并且四个主题,既可单独成篇,也是前后连贯,真正讨论,一年也讨论不完。这七天讨论结束了,回去之后依然对你的生命、生活还是有启发意义的!

  这也真正是当下的因缘,给你最缺少的东西。

  十一法会开始了,对于贤富师来说,一切也都在进行当中,前面的每一个境界都需要用心面对。

 

 

【视频】2011年10月5日师父早斋开示:《坚持与重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