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念僧功德”系列之十四:告别与新生

(2011-09-27 07:23:15)
标签:

菩提心

佛教文化

人才培养

心路历程

参访寺院

善知识

教育

分类: 龙泉每日

●9月26日龙泉日记

“念僧功德”系列之十四:

告别与新生

——记准净人班集体拜忏

  钟声三鸣,伴着沉着的赞偈

  大家朝佛前缓缓地叩下去

  镜头聚焦到每个人身上,真实的流露定格在画面里

  忏悔 忏悔 忏悔

  这是在每个人心里萦绕不去的动力源泉

 

“念僧功德”系列之十四:告别与新生

  

  农历八月十九,晚7:30,准净人班班导贤书师在上课时宣布,他将带领大家从今天起连续三晚精进拜忏,从9:20到12:20,消除大家出家的违缘。消息来得太突然,大家有些惊讶,但随即暗暗鼓起斗志。准净人们白天在各堂口承担,早上还要4:00起来上殿。贤书师说,他本打算带大家通宵拜忏,痛悔宿业,以试道心,常住因为考虑到大家白天的承担,只准许大家拜到12:00左右。

  贤书师说:“快要出家了,我们要一起在这个时代,为今后发心出家的人做出一个楷模。”这些准净人无疑是幸运的一群,他们有一位生命经历丰富、阳光而睿智的班导,有一个温暖上进的团队,他们在龙泉道场里奋勇承担着,感受着来自僧团的殷重期许,以点滴的付出践行着佛陀的教诲,焕发精诚,祈愿明天。艰苦的劳作磨砺着意志,也长养了发心,师父安排准净人都要到突击队干一段时间,这才能磨砺出奋勇拼搏、永不退转的精神。他们参访过大觉寺,看到曾经的皇家丛林沧桑寥落,不再有三宝,不再有生命。许多人感慨教法的衰颓,立志要奉献自己的青春,在众生的心目中树立起正法的幢帆。

  9:00,大家齐聚在佛堂里,各自静静地坐着。夜晚,只有佛像背后的灯光,照见了大家的面庞。贤龙法师作前行开示。法师讲了拜忏的意义,又鼓励大家在出家后要保持并增长一颗恭敬心,向人学习的心。一位同学后来说:“大家专心地听着,那氛围清凉、寂静,似乎完全没有杂念。”法师开示完,贤书师带大家一起向法师顶礼。

  “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忏悔偈唱诵低沉而安详,半个小时过去了,佛堂里响起了哭泣声,是班上年龄最小的郜旭。渐渐的,高低不同的哭泣声越来越多,泪水流下来,脸上却带着平和与虔诚。为拜忏准备的录音分三段,忏悔偈之后,是大悲忏和“南无观世音菩萨”。

 

“念僧功德”系列之十四:告别与新生

 

  后来郜旭说:“我想起自己出家给父母带来的伤害,向他们忏悔,这一生无以承侍身旁,无以给予物质上的供给,觉得非常难过,于是暗自发愿,只有精诚得修道,为教法、为众生,圆成佛道,这样来报答父母的深恩。”另一位同学王海宁说:“为什么他们会哭呢?我一开始也想不明白,后来自己从小做的错事一件件浮现出来,非常的清楚,我就一件件的去忏悔,向父母忏悔,向老师同学忏悔,向自己伤害的那些小动物忏悔。慢慢的,我也快哭了,想起那些自己曾深深伤害过的人,那些过失无可挽回,是那样的痛,留在岁月里。”说这席话时他顿了一下,眼睛就湿润了:“后来想到自己皈依三宝了,明白道理了,要出家了,这些过失以后就少了,就不会有了。听着观世音菩萨的圣号,就觉得很光明。拜完之后,觉得一点也不累。”拜完,大家交流时,王树健同学说:“太好了,我找到家了。”还有几位同学本来在犹豫的,拜完之后也发起了出家的决心。

  贤书师说:“我们有一个周一论坛,大家自由讨论。前两次的主题也许加深了大家拜忏时的感受。第一次的主题是‘我如果不出家能获得的最大的成就是什么?’,第二次‘我如果不出家会在世间造什么样的恶业’。同学们讨论说,在家不过当一个老师,当一个小职员,娶妻生子,为生计奔波,承受社会和家庭的巨大压力,在其中耗费几乎所有的精力,磨灭对生命的热情、昂扬的斗志;还会在应酬进退中不得以地造很多恶业,养成很多恶习,迷失纯洁清和的心境。这样的状态中,生命力都被压制,能为他人做的,其实很有限。在忏悔中看到自己那么多的恶业,耗费了二三十年的宝贵光阴,一无所成,满心痛悔。这时怎忍将这种生命轨迹继续下去,随波逐流、迷失自己、伤害他人?”

 

“念僧功德”系列之十四:告别与新生

 

  忏悔是告别,出家是新生。

  贤书师说:“忏悔之后,大家改变很大,都有深深的思考,道心扎下根了,更加坚固了。这几天,白天大家都知道收摄身心,减少散乱,因为工作本身消耗很大,晚上还要拜忏,只能努力让内心宁静,积聚能量。再过几天准净人同学们就要进入僧团了,这三天的用功,应该能为他们扫清许多障碍,在修行之路上走得坚稳、踏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