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旧话新提”系列之十:生命的轨迹

(2011-09-21 10:07:34)
标签:

北京龙泉寺

佛教文化

菩提心

人才培养

寺院建设

心路历程

教育

分类: 龙泉每日

●9月20日龙泉日记

“旧话新提”系列之十:

生命的轨迹

  记得在大学的时候常看书,那时候外国文学、艺术、神秘学相关的书是我的最爱,其中也包括哲学、心理学方面,像介绍尼采、柏拉图等等的基础读物。大学时代通常较闲,再加上开始阅读一些课外图书,于是,以自己所经历的十八、九的生活为背景,我开始思考“人生”。

  那时,觉得人生是被固定了的。经过对自己人生的反思,认为是“自己的性格”在“遭遇外在情况”时而做出的“种种选择的累积”。因为人的性格先天已被决定,各种遭遇的境况又不由自己控制,因此所做出的选择,只是一种好似自主而实际被迫的无奈,而这就是人生的轨迹。

  大学期间,我一度只喜欢黑色。黑色的衣服、黑色的包。上课的时候看小说,下课经常抄作业,平时基本都是躺在床上看书。记得曾经写过一首诗,描述一只鸡蛋怎样想要寻找自己的方向,在这混乱的世界里慌张地一路奔跑,终于蛋清和蛋黄搅在了一起,找不到自我而悲伤地死去。

  这是我当时对“自己”、对人生的种种遭遇和感受进行思考的结论。而这种“思考”,也是被迫开始的。因为中学时我的一位好友得了重病,在死亡的阴影下,在他的“死亡”的时刻提醒下,我不得不开始面对,想知道自己为何如此麻木不仁,即使挚友的病苦也不能唤起内心真实、痛彻的悲伤;想知道“我”到底是怎么了,自己所做的种种到底是基于什么样的“心”;想知道为什么如此善良的人也会遭遇痛苦和不幸;想知道我到底应该怎么做才是对的;想知道这让人痛苦的生命的轨迹到底是什么?

  这种思考最终无果而逝。大学四年,我无法解决自己的困惑,在所看的书里也没有发现要找的答案。

  人生总有目标,或是自己意识到,或是没有意识到。我不认为金钱、事业、名誉能持久,所以不把这些看成目标。于是,大学毕业后,我开始寻找“真心”的感情,认为这才能算是真实。尽管“感情”最终也会随死亡而消失,但至少曾经是真诚的。在经历过“死亡”的检验后,我终于发现自己有一颗石头般又冷又硬一样的心,这让我惶恐不已。而对感情的寻找中,我更看重的是找到自己的“心”,一颗活生生的、有感受、会痛会爱的心。

  这个目标注定会让人经历痛苦。人的内心是如此难以捉摸,无法把握。自己是如此,别人亦复如是。到底什么是真心?是莫名奇妙的好感吗?是占有的欲望吗?是失去时的痛苦吗?几年后,当几段感情像风一般成为过去的时候,在我心中留下的只是更多的迷茫。

  与此同时,工作、生活各方面相继亮起了红灯。

  和家人的关系恶化——对妈妈不满,认为她在不停地压榨我,把我当做赚钱的机器。尽管妈妈为了我和弟弟上学曾经辛苦的扫煤去卖,也当过临时工,在宾馆守夜,在学校给人生火、拆被子,回到家要做饭、洗衣服。而我对妈妈,依然是毫无理由的敌对和抱怨。爸爸和妈妈在我刚开始工作的时候就离婚了,我和弟弟都跟着妈妈生活,所以有十年的时间根本没有在父亲面前尽过孝,尽管爸爸是那么和善,对我和弟弟又付出了那么多。

  在公司里,随着我的职位从助理变为经理,和同事的关系开始紧张。对大家不满,认为他们连那么简单的事都做不好。因此,凡事都是自己做主,甚至自己动手。工作辛苦、经常加班不说,心理压力也很大。

  身体健康状况恶化——失眠、低血糖、头发脱落。早上没有力气起床,夜里又睡不着,冬天的时候常常一晚只能睡三、四个小时,半夜醒后必须吃一顿饭,否则整夜失眠。那时我二十八、九岁,在家里、公司里、心理上、身体上都是一片狼藉。那种痛苦的感觉,现在想起来依然感到恐惧。

  然而,就在这时,我的命运神奇般地出现了转折。

  现在依然清楚地记得那一天。那天下午,我坐在办公桌前,浏览常去的一个中医网站,点击进入了一个帖子,看到了这样的内容:得病的原因通常有三种,分别为四大不调、宿业所感和鬼神干扰,需要看病吃药、忏罪修福、诵经持咒而作疗治。

  “哦,原来是这样!”我心想。然后开始在网上搜索什么是业、哪些是恶业、哪些是善业,开始在网上看因果故事、浏览佛教网站。那天之后,我渐渐开始吃素、读诵佛教经典、参加放生活动、助印经书,也由此开启了我另一种完全不同的生命轨迹。到现在,我依然记得那个网页,依然对那个帖子的作者心怀感谢。那个时期,我和他有缘,是因为借助他对传统文化、对佛法的理解和信心,才引导我与佛法、三宝产生联系,并最终与改变我生命的龙泉寺产生联系。如果不是因为他所写的那个帖子,不知这种改变又会耽搁多久。

  之后的一年间,学习佛法的缘分相继来到。先是因出差的机会去了云南,在一个藏传寺庙里待了几天,莫名其妙想干活儿,擦桌子、扫地、捡垃圾,意识到了自己的不孝;然后,一天睡醒后突然能够平静的面对并结束了牵绊近5年的感情纠葛;之后,感到生活不再吸引我,而辞了职想要找更好的环境学习佛法,过有意义的生活;再之后,在朋友介绍下,2008年5月1日,我来到龙泉寺,参加了“五一楞严法会”,也开始了我在龙泉寺的义工经历。

  写到这里,终于能够长出一口气。尽管还要面临人生中的很多挑战,还要面对自己内心的诸多不足,我总算是找到了港湾,找到了人生的方向。

 

“旧话新提”系列之十:生命的轨迹

 

  到今天,三年多的时间过去了。三年,单以时间的长度而言,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一个极微小的水分子,在我的一生之中也许仅占二十、甚至三十分之一。但若以质量而论,则这三年的时间对我犹如质坚的铁丸,以一瞬之力撞开了三十年所累积的迷惑和困苦,撞破了无明厚墙的一角,让我见到了墙外的光明世界,感受到了温暖和希望的力量,也收获了身心的种种改善。

  三年多来,我的身体越来越好。在寺里,心情放松、生活规律、饮食健康,加上适当的运动和这里新鲜的空气、优美的风景等等,让我迅速恢复了健康。不再失眠,每晚都是几乎粘着枕头就睡;饭量增加了至少一倍;爬山半个小时不休息也不觉得累。

  和家人的关系从“严冬”走到了“暖春”。在法师的带动下和大家一起学习了《弟子规》和《孝经》,我才慢慢知道了什么是“孝”,知道了应该如何与父母相处。原来,“孝”不是一个空泛的概念、不是一个简单的美好意愿,而是建立在人生目标基础上的一个体系,需要在实际生活中的每句话、每个行为上去细细落实。三年多来,从给妈妈按摩、倒洗脚水、干家务活开始,到现在我和妈妈之间几乎无话不谈。这从“敌对”到“亲密好友”的点点滴滴都是从佛法、从传统文化中找到的方向。现在,每次回家看到妈妈,甚至听她絮絮叨叨地说家常对我都是一种前进的力量来源。

  我的心啊,因为妈妈才终于感受到了它的存在。它不是石头,不再又冷又硬,不再冷漠无情。它现在既有温度又柔和,通过我和妈妈彼此的笑容和眼神,我们的心交流着,给予着对方温暖和方向。

  与此同时,一直困扰我的问题的答案终于慢慢浮出了水面。这三年多的时间,好似在迷雾中摸索,想知道关于“心”、关于痛苦、关于生命轨迹的真相。而这个答案总是模模糊糊、若隐若显,好像就在身边却总是漂泊羁旅。就在前几天,很偶然地我看到了下面的一段文字。

  师父说:“佛教不相信命运,但相信运命,就是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也就是佛教所讲的因缘果报。最后果报的呈现,要有非常多的缘……我们人在社会上面,能否成就,与外缘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只有不断地累积这些缘,人生命的轨迹才会发生变化。如果不是这样的话,我们人都是处在一种非常被动的状态。

  这个生命的轨迹到了现在,我们就可以通过其他的力量去改变它,也就是说一种因,如果我们把它感果的外缘去掉,那么它就不会感果。反过来说,我现在种下因,再结合现在的缘,它马上就会变成果……佛教为什么很注重发心呢?发心就是从‘因’上的改变,再随着外在‘缘’的累积,那么结果就会改变。”

  犹如阳光跃出山谷,照破了漫山的迷雾一般,这段话照亮了我的心。我相信,这就是改变人生的密码,就是我前进的方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