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车水泥的故事

(2011-04-23 09:02:29)
标签:

慈悲

生命提升

出家

龙泉寺

有机农场

分类: 龙泉每日

●4月22日龙泉日记

一车水泥的故事

  早晨5点多,当满天彩霞映红东方的天际,工地上已能看到一辆装满水泥的福田瑞沃Ⅱ170Y型工程车,以及正在紧张卸载水泥的义工和工人。

 

一车水泥的故事

 

  这40吨水泥是王艳艳师兄夫妇与张京凰师兄共同供养寺院工程建设的。王艳艳师兄于去年12月来到龙泉寺,当时她还是QQ群的网络义工。当王师兄了解到龙泉寺经过师法友团队五年多的艰苦奋斗,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特别是来到施工现场,看到寺院如火如荼的工程建设场景之后,作为佛弟子的她发心也要尽一份力。从此,每到双休日,只要有时间,王师兄就上山做义工。学习佛法以后,为寺院建设出力的想法更加强烈。与她一同学佛的张京凰师兄亦正有此发心,于是二人共同促成此事。

  联系购买水泥及运输的,是他们认识的一位经营建材的杨老板。昨天下午5:00,杨老板联系的司机张师傅一行三人将相关事项办理妥当,就从唐山出发了。晚上10:30,到达北京昌平区的沙河镇。因不知道来龙泉寺的路线,张师傅就跟杨老板联系。杨老板与王艳艳的弟弟住在朝阳区酒仙桥那边,他们又到昌平区天通苑接上王艳艳师兄,于凌晨12:30赶到沙河与张师傅一行会合,然后带着他们来到寺院。此已是凌晨1:30。考虑到寺院的作息时间,他们在车上等了近三个小时才打电话与僧团联系。

 

一车水泥的故事

 

  工程部的苏清现师兄介绍,他凌晨4:15随法师到达下寺的桥头时,发现瑞沃工程车因装载了40吨水泥而喘着粗气爬不上坡。苏师兄开来50铲车,卸下了两铲斗水泥,瑞沃工程车终于冲上了山坡,开到了熬狱沟护坡工地。原本这种全新开发的三轴运输型工程车既具有6×2平板车的运输用途,同时又具有自卸车的卸货功能,但因负荷超重只能人工卸载了。后来,杨彪师兄也赶到工地。一听口音,才知道自己与王艳艳师兄竟然是张家口的老乡。到了7:30,经过大家一个半小时的紧张劳作,40吨水泥全部卸载完毕。

 

一车水泥的故事

 

  当常住义工随喜王艳艳师兄他们如此发心,王师兄只是淡然地说:“这没什么!只是为寺庙建设做一点事情、尽一点绵力而已。”当常住义工听说王艳艳弟弟整整近40个小时没有休息,而由衷赞叹时,这位佛子憨厚地微笑道:“就是感到心里挺舒坦的,特放松的那种感觉!只是这种感觉好长时间都没有过了。”尚未皈依的杨老板也咧着嘴直笑:“我也感觉心情特别好!说真的,既不知道苦,也不知道累,确实感到舒服!有机会的话,我要常来龙泉寺。”

  到了上午8:00,王艳艳师兄他们连一口水都没有喝,就又匆匆下山了。

 

 

“蘑菇”的辛苦

  昨天的一场小雨把寺院的建筑和植物涤洗得干干净净,空气里弥漫着清新的味道,清凉安静,纤尘不染。栗子园里的栗子树钻出了嫩绿的枝叶,一簇簇的新绿挂满枝头,栗子树下面的一排排整齐的蘑菇棚披着草帘,挂着塑料面纱,俏皮地站在那里。

  栗子园里很安静,高源和刘红梅师兄从坡下背上来一些石子。这些石子是两天前田老菩萨、安鹏、赵伟、张纯元、刘红梅他们去山下的一个石场捡来的,捡了整整一天,总共捡回来五袋。这些石子需要用水淘洗干净,洒在蘑菇棚里的蘑菇菌种上的浮土上面,将来蘑菇会从石子之间的缝隙长出来,不沾泥土,很干净的。栗子园一共有五十多个蘑菇棚,干活儿的人又少,看来得干上几天了。

 

一车水泥的故事

 

  石子很重,两个人吃力地把石子放在大桶里,用水淘洗后捞出装袋,然后抬到一个个蘑菇棚前,此时他们已经累得气喘喘嘘嘘了。高源乐观开朗,做事特别认真,自从开始筹备种栗子蘑,就经常来山上,这两天因为活多而人少,干脆就住在了山上。用她自己的话说:“我现在让这些蘑菇拴在山上,成了大半个常住义工。”

  一切皆为因缘而生。几年前一位老菩萨来到山上,在龙泉寺度过了身体病苦的难关,为了回报龙泉寺,发心供养寺里种蘑菇的项目。老菩萨找到高源,希望能满这个愿,因为找不到其他合适的人选,高源就承担了这个项目。因为以前没种过地,更没种过蘑菇,对这些技术一点都不懂,只得一点一点地学。她说:“为了满老菩萨这个愿,为了对得起我们学佛小组参与供养的十几位同修,我也得好好种啊。我不会种,也不会干,但是佛菩萨加持我,让我种蘑菇,我就得好好种。希望我种的蘑菇大丰收。估计等蘑菇种完了,我也快成蘑菇了,我的习气也磨没了。”说到这里,高源被自己最后的调侃逗得哈哈大笑。“知道什么是快乐了吧,这就是真实的生活——工作就是快乐的生活,生活就是快乐的工作。”

 

一车水泥的故事

 

  开始洒石子了,石子间的距离大约三公分之间,有利于蘑菇的生长。两个人掀开蘑菇棚,先把石子洒进去,再用小棍一个一个拨开,因为薄薄的浮土下面就是蘑菇菌种,得小心冀冀地——小心些,再小心些。刚才一直笑语不断的高源一下子安静了许多,一个石子一个石子耐心地拨起来:“真正的成就,都是体现在小事上,都是在特别特别小、特别特别细微的小事上做好了,累积起来,就成了大事了。我们需要的就是在一堆一堆的小事里磨练我们的心智,度过一个一个的难关。吃蘑菇的人很少知道种蘑菇的辛苦,很少有人知道种蘑菇的人付出了多少。种粮食、种菜也都是这个道理。”

 

一车水泥的故事

 

  不知不觉已经快到中午了,直射下来的阳光越来越强,两个人晒得通红的脸上渗出了汗珠。贤然法师和贤雷法师特意上坡来了解种蘑菇的情况,并且就明天大众出坡的事情作了细致周到的安排,然后又匆匆地去忙其他的事情。正是春耕时节,两位负责农场的法师多么辛苦,可想而知。朱子《治家格言》曰:“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看着法师、义工们的辛劳,用心观察、思考、思惟这些衣食的来之不易——在我们生命的成长历程中,有多少人为我们辛苦地付出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