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稻香湖畔喜耕田

(2011-04-18 14:36:41)
标签:

出家

学修

稻香湖

有机农场

三宝

文化

分类: 龙泉每日

4月17日龙泉日记

  今天大地心的出坡人员,是来自城内的学佛小组的同学,大家轮流来大地心出坡培福。


稻香湖畔喜耕田

 

 

大地心出坡见闻记:稻香湖畔喜耕田

  上庄水库有一片水域被人们赋予了一个富有诗意的名字:稻香湖。

  稻香湖确实名不虚传,风光旖旎,景色迷人,两岸杨柳,一湖碧波。湖中有小岛,岛上有老树,树间有大巢,天鹅张开硕大的翅膀穿梭在林间,也还有好多叫不上名来的珍禽在追逐、嬉戏、飞翔。我们的农场就在稻香湖南岸。

  又是一个艳阳天,风和日丽,春光明媚。一辆大巴、十几辆小轿满载讲师、学员、义工紧紧相随,象一条长龙浩浩荡荡地从龙泉寺小白象出发了。

 

稻香湖畔喜耕田

 

 

  车队沿稻香湖北岸公路东行至尚庄水库坝桥,下桥后右拐西行数百米就到了我们的大地心有机农场。

  农场北是碧波万顷的湖水,湖面泛着轻微的波浪,农场南是几十亩的杨树林,又高又大的白杨挺拔向上,直插云天。

 

稻香湖畔喜耕田

 

 

  进入农场,眼前一亮:蔚蓝的天空、雪白的云朵、黄色的土地,绿色的杨柳,花儿在微笑,草儿在跳舞,鸟儿在欢唱。农场真是太美了,不必说那片梨树林一树一树的梨花初放,朵朵雪白;不必说那一篷一篷的迎春花在风中轻摇,向您招手;不必说那成群结队的喜鹊时东时西回旋鸣叫,表示欢迎;单单是这三十余亩,六年没上过化肥没喷过农药的土地,就足够我们轻抚良久了。空气里充满了新鲜泥土的气息,呼吸顿时舒畅起来,身心顿时轻松起来,心情顿时开朗起来。

 

稻香湖畔喜耕田

 

  农场不小,中间有马路贯穿南北,路约六、七米宽,几百米长,路的两边清一色高大的柳树,一树一树细长而柔软的柳条从半空倒垂下来,形成两道绿色的瀑布,将农场分隔成东西两大块。

 

稻香湖畔喜耕田

 

 

  同学们已经分组、分片,分散开来,各自干起各自的活儿。有的在用耙子搂草,堆成小堆;有的在用铁锨铲土,挖掘灌溉水沟;有的用锄头翻地,给拱出地面的菜苗翻土……

  田间有曲曲弯弯的小径,小径上有同学用小车推着矿泉水四处游走,扯着嗓门,大声“叫卖”,水桶上已改装配备了一台压水机,轻轻一摁,满满一杯,轻轻一摁,满满一杯,不一会儿,“兜售”一空,折头回去,又推一桶过来,照旧四处高喊:“甘甜可口的矿泉水了,生津止渴长力气了,喝饱喝足好干活了。”

  嗨!看这后勤工作搞的也忒到位了吧!

  在这天地间,人群中,关爱下,笑容里出坡,与其说是劳动,不如说是在休闲度假,虽然说是在休闲度假,但是活也干的非常漂亮:草除的净,地整的平,水沟又直又深,垄背道道分明。


稻香湖畔喜耕田

稻香湖畔喜耕田

稻香湖畔喜耕田

稻香湖畔喜耕田

 

  世人皆以“面朝黄土背朝天”为苦,大家却感到乐不自禁,其乐无穷,流连忘返。

  不知不觉中,已到了五点。

  刘场长在地头高喊起来:“收坡了,收坡了!”每个人都是十分不情愿地停下来手中的活,扛着铁锨、锄头、耙子向他聚拢过来,真是有点意犹未尽,好像在怀疑今天的太阳是不是有事要急着回家,赶了路了,不然的话,时间咋过得这么快呢!

 

 

心花献香,沁暖课堂

  在每间教室内,能感受到殷重的期待善法的气氛。这周和往常一样也不一样,两位讲师方文昭与钟莹久出而归。特别是文昭,她这次回家是她从家出来后,回去最长的一次,两个月里曾有段时间大家与她失去了联系。她终于回来了,且坐回了讲师的位置上,这个班里的学员为她准备了特别的惊喜。

  一位学员给即将准备上课的文昭送上鲜花,此时的气氛真切的凝固了欲将表达的言语,大家终于将她意念了回来。

  文昭是山上最早一批发心常住义工,从仁爱基金会开始,当时她有过自己承担一个部门的时候,直到现在调任教化处,今年已是第五个年头。这次回家看到母亲的年迈与无助,很需要子女在身边,这让文昭纠结过,但一旦有了这个决定,就发现自己需要重新面对世间的所有问题。 而自己在山上那么多年,内心当中的等流习气原来在家是怎么样现在回去还怎么样,此时这个意识让人发虚。

  文昭在课中给大家分享回家的心向转变:“原来以前没有真实在法上思维过。以前,在山上承担很多,真实地也干了很多事情,收集到了很多“好”,也为了这个“好”而忙碌掉了很多时间。师父对我们初学者的教授是以闻思为主,但他不是说不做事的闻思,是通过做事的过程中以闻思来反观生命的本质是什么,苦是什么,我应如何离苦?核心是以闻思为主,通过做事培福来增进思慧。而我之前,做事培福是够多了,但闻思的力度却很不够,那忙了那么多其实就是培培福报而已。

 

稻香湖畔喜耕田

 

  在家的那段时间里,我必须好好想想,为什么要再回到山上?如果生命不能提升,就像凡夫一样,生活是低级的重复,很可悲。我如果不能給自己和他人带来快乐,回来就没有意义。

  师父讲我们今生修学佛法要找准三个点着力:第一自身的教证功德;第二弘法利生事业;第三今生后世的修学环境。我们修学佛法就是要在这三个点上用功,而这三点中就是第三点修学环境是最重要的,而这点,我是做的还不错,起码我是一直待在这的。试想,我们的无限生命有多少次与这个团队在一起,之所以在轮回中沉沉浮浮又能回来,都是靠着与这个增上团队造下的业缘拉拔的力量,但又为何老是沉沉浮浮,都是因为我之前宗旨目标不明确,闻思的不够,让自己做过的事如过眼云烟,第二天又继续重复。

  能够回来是大家意念的力量,不可思议,师法友善业的力量也真实不虚,当你遇到境界,内心能现起善念与三宝这都是需要福德的。在家照顾母亲一段时间后,发现自己又陷入了以往业得习气中,自己很不想困在无限到反复中,这让我得状况更糟,何谈照顾好母亲。

  回家再一个就是感念三宝功德,三宝功德总是感在不可思议的地方上,只要我们肯在善念上用心,用功夫去思维,去希求,那它业果自然会呈现。就像,我母亲她是一位内心脆弱,又封闭骄傲的人,她是不会轻易请人帮忙的,甚至连离她最近的两位兄弟,她都不愿去给他们添麻烦。但她还好于今年元旦,在有病痛时会去求助于隔壁的有位老太太,这位老太太也确实帮助母亲做了很多事。当时,我正很猛力的承担着教化处很多的事情,我也将做事的功德回响给了母亲;这次回去才知道有这位老太太在母亲身边,而这位老太太竟是师父的皈依弟子。我没有想到,当我母亲最需要帮助的时候,佛菩萨是以这种形式来帮的。老太太听说我是在师父的道场做义工,心态上很支持我。通过这次,我才知道当遇到困难时更应当学会祈求佛菩萨的帮忙,因为佛菩萨做的比我做的好!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信心与发心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