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中出坡&&一位出家人的人生四部曲

标签:
出家天津佛法六字大明咒人生的四部曲下雪情感 |
分类: 龙泉每日 |
●2月27日龙泉日记
雪中出坡
今天出坡的目标地是斋堂后围墙的工地,天气暖和了,围墙工程最先启动,因为师父说围墙工程要在6月1号完工。而工程的任务60%都在备料上,围墙又是延着岖崎的山路而建,备料这活,像如沙子、水泥、砖块等的传送都得靠人力来完成。说传统文化在寺院保存是最完整的,这倒是工程进展到某些环节时,仍要回到传统背砖建庙的时代。寺院的种种因缘出现,就有成就此因缘的意思,修学佛法,学习师父开示,劳动出坡等一系列都是寺院的传承下来的内容。建设寺院是为成就大众一个修学平台,而建设寺院本身又是修学中的一个次第。广积资粮,净除罪障。
QQ群的同学们一个个欣喜勇跃的从东配楼一贯而出,男众由法师带领,女众由吴志超带领;缘完念后以延铺满雪的山涧小路展臂排开。传砖队伍由工程的几位法师与净人领头带动下,一条人力传送带迅速构成。
女众这段,年龄与气质均属碧巧型的,但面对传砖这种不太相符的劳动时也没有畏难,她们很快凝聚了她们的气场,瓢扬出六字大明咒的唱诵声,以轻巧的动作接与传,好像手里的砖不是建筑材料更像是经书。还有一位同学每接到一块砖就冲着念一句咒,以这样的方式,等围墙建成寺院岂不是就有了一个很好六字大明咒磁场环带!
贤雷法师带男众在后半段完成堆磊,他是工程队的主管法师,从他传砖的功夫上可见日常的积累。从他们这段,由手递手传改成了飞砖;而贤雷法师在这其间还要亲传抛砖的秘诀。
干了一个小时后,大家正好契入了传砖要领时,法师提出到斋堂休息一下,这条“人力传送带”这股劲缓冲许久才停顿下来。
到斋堂,在大家休息补充的间隙,贤品师来了段简短的发言。贤品师是春节其间剃度的沙弥师。干活倒是洒脱自在,面对这样还不算正式的场合发言,却略有点紧张。但有承担的心必有承担的志鼓励着他讲出了一位领众者风范的话。肯定大家的付出,其中有同学是有来自天津和内蒙的,非常随喜他们。今天冒着这么大的雪給寺院的围墙备料。围墙是有贤月法师主抓,围墙工程的建设正如春晚工程队演出的三句半中所讲“围墙修在半山腰,学佛小组来支援”学佛小组里也包含QQ群啦。使工程创造了一个“贤月速度”,创造也是因大家从备料工作起到了很大助缘作用。去年,围墙是修了一半,今天师父是要求在6月1号完工。而这很大一部分工作又是在备料上,所以很随喜大家能在周六、周日上来为寺院建设工作作贡献~~~
中午,学佛小组的出坡,也以搬砖传砖为主。由教化部的岩岩带领。法师一句:“岩岩,人比砖多呀!”让岩岩笑灿了“那还不好!”
扫雪工作,神速完工,一个小时好像还不够挥洒的,坡路上的雪没了,小学员额头汗珠成串,贤雷法师终将铲车开了上来,此次出坡圆满!
周末的共修,以这样特别的一天结束。大雪纷飞也没降落下几分大家发心的热情。更是这一周一周的积累,寺院的共修气氛与环境也越来越凝聚与完善。这个周末又上来了很多新的面孔,新老的面孔中携带的都是同一种欢喜的笑容。参与、融入、吸纳、改变、调柔,就像学员高莎莎这位去年八·一五皈依开始信佛,半年的积极参与,已给她从工作与生活上带来了很多的认识,这样的力量,牵动着她周末从天津赶来,仍以饱满的情绪说其实还是北京的同修工作压力大,自己在天津还好些,即便是从天津赶来也不觉得累。
法师的生命历程——《人生的四部曲》
禅兴法师与QQ群的义工交流。
法师看到大家通过QQ群到寺院里来参加学习、做义工都很欢喜,也获得了很多成长,提示大家说:这些都是有因缘的。佛法讲因缘,没有因缘就没有今天这样一个结果。因缘有很多,首先是师父想要弘扬佛法的深切愿力,能够凝聚这么多善缘,把龙泉寺办起来,通过搞各种活动接引各方面的人才。还有很重要的一点,主管法师,贤兆法师的发心。因为贤兆法师发心的因缘,把QQ群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起来,这一点也是很重要的。有师父、法师的发心,同时也有大家的发心,因缘和合组成今天这样一个QQ群,我们大家要珍惜我们每个人有的这种善根福德因缘,珍惜今天能够在寺里学习佛法的机会,希望大家这个发心保持不退,也希望大家能够把这个发心发得再大一点,每个人要发愿带几个人过来,这也是佛菩萨,师父的心愿。因为佛法最重要的是要利益大众,利益更多的人。
在互动环节中,法师分享了自己生命的经历。——《人生的四部曲》
法师把自己的人生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玩乐享受;第二阶段:学业有成;第三阶段:奉献他人;第四阶段:超越自我。
第一阶段:“玩乐享受”,主要是在孩提时代。法师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家庭环境不错,父母都是教师,为人善良、纯朴。法师是长子,长孙,长重孙,在一个四世同堂的大家庭里,受到家里人的优待,自己的生活也是无忧无虑。家里人都把好东西省吃俭用的给自己留下来,所以年龄很小时候的法师,却享受了很多。法师感恩地说:小的时候享受周围的人给我的关爱,父母、家人、包括老师,整个社会给我的关爱。
第二阶段,学业有成。随着年龄的增长,法师不断上学上进,学习用功刻苦,成绩相当不错,最后保送清华大学学习。上大学以后继续努力学习,但是在以后的学习中遇到了一些以前没有遇到过的问题:本来在科技上一定要用功好好学习,出国深造的法师,因为身体的原因,一直没有成行。后来在国内一直深造,研究生、博士,在读研,进入科研阶段以后,不再象以前读书那么快乐,开始就对周围环境观过,身体也不太好,心里感觉很苦。
那个时候就有大学同学用佛法知识开导法师,通过同学的引导帮助进入了佛法的大门。法师分享说:“等接触到真正的佛法,发现佛法是非常美妙,非常美好的。至少让我明白一个道理,原来给我带来痛苦的所有的这些境界,本质的原因都不是外在的人或者外在的事情造成的。造成痛苦最根本的原因是我自己的内心,所以痛苦不是来自于外界,而是来自于自己的内心能不能正确的面对这些境界。换句话说,自己的痛苦的原因来自于自己内心的观过、抱怨,这些烦恼、情绪,不是来自于别人怎么对待我。法师在真正对这些佛法的道理有所领会之后,真心地忏悔,把自己内心真正地转过来了。转过来之后,就体会到佛法能给带来内心的快乐,这个快乐是在世间学习中没有得到过的。科学是求真,追求客观世界的真理;佛法,宗教是求善,求内心的善良和内心的安乐。所以这样的体会就让法师的人生发生了根本性地转变,由求真到求善,从追求外在的快乐转为追求内心的一种安乐。
后来遇到一些学长共同学习佛法,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个体会就是真正为别人付出的时候,真正自己是真心帮助别人的时候,自己内心是获得很大的快乐的,而以前自己的痛苦是太想“我自己”了,“我自己能得到什么?”因为以前的那些快乐缘得都是自己,痛苦也来自于这个,法师说:“当我真正用心为别人付出的时候,体会到四个字---为善最乐。真正用心去行善是非常快乐的。
人生第三阶段:奉献他人。
法师在这个阶段就做了很多好事,善行的过程法师也在思考:一个人很真诚地付出能够得到
法师说:“鼓励是很重要的,人善根、善心都要靠别人的鼓励才能发得起来,反过来讲,我们人很容易受环境影响,我们跟什么人在一起,就会形成什么样的生命,我们周围的人,我们周围的环境,就会决定人的生命状态,这是很真实的。”后来在同行善友地鼓励、帮助之下,离开了学校的大门之后,很快跨进了寺院的大门,等于从一个门跨进了另外一个门,正式开始了出家之旅。从此进入了生命的第四个阶段,超越自我。
法师认为:学习佛法就是不断超越自我的过程。因为我们人,都是有我的,我要读书,我要学习,我要快乐,如果当我把“我”放低一点,我要帮助别人,我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能够得到更大的快乐,这样就把以前“小我”扩大了,变成缘一个很大的“大我”。
法师在出家之后,对生命又有了不同的理解:因为出家之后能有更多的时间来面对自己的内心,更多的时间来面对自我,也就是说出家修行就是怎么样能让自己更真实地认识自我,更真实的超越自我。这是我对出家生活一个最新的理解。
因为我们人都有很多的习气、毛病,这些习气,我们平时很难觉察,只有善知识、同行善友才能告诉我们。有了僧团,有一群人在一起修行,一群人密切的在一起共住,共学,共事。共住就是大家象一家人一样住在一起,共学就是大家一起学习佛法,共事就是大家一起共同做事,共同承担三宝的事业。在这样一群人密切的互动中,大家彼此的习气毛病都很清楚,自己会完全暴露在周围人眼下,自己没有什么可以隐藏的。大家师兄弟这样互动,互学,对自己和他人的习气看得很清楚,就有更多的机会得到别人的帮助,更有机会认识自己的内心,更有机会去超越自己的内心,超越自己心灵的一个个障碍,让自己的心变得越来越精细,越来越高明,越来越灵活,越来越有力量。总之,修行就是修这颗心,让这颗心恶法越来越少,烦恼越来越少,善法越来越多,正念、光明的力量越来越多,越来越让心发得广大,同时也越来越纯净。修心的过程就是一个超越自我的过程。
当然出家修行也不是这么简单,快乐得到很多
想要得到内心的超越和突破,这样的快乐的得到是一定要付出代价的,但是这个痛苦的代价是值得的,因为它是我们内心宝贵的财富。内心的成长别人是夺不走的,内心修行的进步可以带到无限生命中,只有修行才是无限生命最有价值的事情,只有修行才能带给我们快乐。
祈愿回向
上午九点,僧团接到广化寺传崯法师的电话,南少林传清法师因心脏病正在福州医院抢救,当值监院禅兴法师马上召集比丘沙弥们诵经祈求,回向法师病障业障消除,并祈求法师观业忍受,发起更强大的愿力,继续协助师父建立教法。
午斋后,僧团继续诵经回向,此时接到法师往生的消息,于是改诵《阿弥陀经》和往生咒。傍晚,僧俗二众殷重做了超荐普佛,回向法师往生善趣,值遇师长三宝。
晚上,贤启法师召集曾经到南少林出差过的常住义工,意念法师的功德。最后,法师策励大家,珍惜师友,净化自己的烦恼,才能通过生死的考验,不再轮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