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师父亲&老义工

标签:
有机农场玉树寺院暖棚感恩佛陀父母恩情感 |
分类: 龙泉每日 |
●2月25日龙泉日记
法师父亲&老义工
任老爷子用小铲子正在暖棚的畦地里正在剜西红柿苗,他将剜下的西红柿苗掬上泥土,然后将小苗放入筐中。吴老爷子过来将筐送到东边的空畦地,大家分别将西红柿苗按一定间距种下。
“这边是把它分开,让它往壮里长,密度太大就不好了。长高了,你要分开它就站不住了。”任老爷子说起了分苗的目的,又指给常住义工看:“这是西红柿,西边是茄子,东边是圆白菜,大概一样两分地。一方是按九颗计划的,一分是66方。两分地就是112方,可以栽苗芽1008颗。”
任老爷子讲,在寺里一直在就没啥感觉,但去年回去了一趟再来感觉跟下面确实不一样。这的人再怎么说,也没有谁会说有功都是我的。但在世间就不一样了,好处都是我的,钱都千方百计往自己兜里放。山下是给我钱才干,这跟它不是一回事。这段时间还是会起烦恼,毕竟还是凡夫嘛!现在大家七点缘念,我和吴老爷子每天去拜佛绕塔,绕完后就回来干活,法师没有阻止我们这种修行。
任老爷子说的吴老爷子是贤龙法师的父亲:“我们俩在一间寮房住,我俩年龄差不多,话也说得来。一起住的还有贤宏法师的父亲李老爷子,那个老爷子很静很少说话,心态要好得多,烦恼也少一些。我俩烦恼比较重,我们俩在一起就什么都说。昨天吴老爷子还烦恼地哭呢,我俩平时也会相互开导开导。”
义工问:现在阳光一出来,大棚里就很温暖了。
任老爷子:这也是个问题,现在我们不需要温暖太高。温暖太高,这个苗长得太快——像白菜和生菜它需要长得快,西红柿不需要长得快。长快了,外边的气温不够,你不能拿出去种。我们需要的是蹲苗,就是让它停止不长高,长高了还不出芽不结西红柿。较高的温度会造成幼苗徒长现象,形成了高脚苗。而高脚苗只长高,不结果。因此,要使番茄高脚苗由旺转壮。蹲苗“蹲”的意思,就像让人到25岁了,到那时侯你就不长高了只有结果了。
听任老爷子这般比喻,倒是很有趣。老爷子又说起园头贤乐师,打算在南边冷棚的位置再建一个暖棚:“我们要有两个棚就理想了,这个温度低点6℃左右,它就不长了。像蘑菇就要15~20℃。现在只有一个暖棚,有需要温度的,有不要的,这就很困难。”
义工问:您老之前在新疆建设兵团,专门做农业吗?
任老爷子坦言:我的强项倒不是种菜,我的强项是用现代化搞大农业。全部机械化,都是几千亩地、几万亩地的那情况就是用飞机洒播、打药。这不是道场吗!我哪儿弄那么多的地啊!是有点不习惯,没有机器我就不知道该怎么办。
任老爷子指着西边一畦正在育种的地说:那边是我从新疆带来的西红柿,那是不用搭架的,就像花生一样就长这么高。工人新区的菜地大概有五六亩地,刚刚上了牛粪作底肥。水早已通了,随着天气转暖,阳光、温度、水分、空气、土壤、肥料等这些作物生长的要素都具备了。
为感父母恩
——义工过年回家心得
过年回家探亲的同学陆续回来了,这两天同时回来的就有五六个,回家本应是件欢喜的事情,但因在德尘居发心长期工作的同学们来说,却是件百感交集的事情。看着他们回来的一张张脸上面,就能看出有人是幸福的回来,有人是背负沉重;所以,贤启法师今天召集回过家以及即将回家的几位同学,分享总结一下心得体会。
艳萍在山上有两年了,这次回家了27天,有7天在嫂子家帮忙带小孩。通过带小孩使她反观起,去年在师长那所言所行,有了很好的体验与反省。
李艳萍:“带小孩,一天的心思全都要在她身上,哪怕她少吃一口饭,都会为她特别担心,但你又不能去骂,不能打也不能去强迫她。只能去观察她,随顺她然后再想办法,跟她相应的办法,让她吃这口饭。因为小孩的天真,只有你去替她考虑,所以也让我反思到了自己整个去年,在师长面前的状态也如这眼前的孩子般,让人操心。自己的行为事迹真是一个不堪回首。年终虽是写了总结,其实还不是很深刻,就从带小孩这件事倒是让自己清楚不少。”
然后就是回到家里,艳萍在回家前,有做过功课,这次回家的目的就是要孝顺父母,“父母做什么我就做什么”这是艳萍給自己的安立。
艳萍分享道:“家里是开小百货店的,妈妈自己对自己要求很高,在周围的商铺中一定要是第一家开门的。所以妈妈不比在寺院里的我起的晚多少,每天都早五点准时起,五点半开门。我与爸爸稍晚点,五点半起床,我们家年初一也开门。父母的辛苦让我更想多为父母做点什么,想陪在他们身边,所以一直都不愿外出去走亲戚,随着一直干活。这点倒是让父母很惊讶。”
艳萍对自己这次回家,孝敬父母这块打了及格,性格是外放型的她,这次能那么踏下心来随顺着父母,用一颗“简单”的心来体测父母的辛苦,父母是能感知这一年儿女的改变的。说再多也只是彼此牵扯甚至争执。父母想儿女好,以他们的生活观点就是成家立业;在寺院修学的儿女想父母好,就是希望他们能理解自己,希望他们也能一起皈信三宝,希望他们能脱离轮回苦转。但彼此的环境和业力,在相隔一年回一次家的同修来说,真是千头万绪。
郝丽妮刚毕业就随基金会到玉树赈灾80天回来后,正式成为基金会的义工。因为这样的举动让家人很不理解,在山上的时间对丽妮来说是最快乐,最有成长与最纠结的时间。妈妈跟她就说一句话“你别往家里打电话了,听见你声音我会很难过,我们要想你了,会给你打的”。而妈妈就一直没有給丽妮打过电话。这次回家对于丽妮是一次挑战。
觉得父母一方面就是怕社会言论的压力,怕别人说你们家的这个孩子是不是有什么问题?然后就会猜忌很多,让他们很难去面对。回家之后,家里亲戚都知道了我的事情,一天基本两三波的轮番来劝我。一开始很怕,但后来也不怕了,让那么多人知道了也挺好的。他们来跟我说话、作工作,我也会给他们一些很积极很正面的回应。这样以后父母难受了,以后也会有更多人来倾听,我想这样是能給父母减小些压力吧。”
贤启法师听到这乐了:“你这是主动出击了啊,变被动为主动。”
丽妮继续:“不管怎样,对自己走这条路(信仰的路)信心是比较坚定的。
在面对来劝的人,一开始很不能接纳,别人来对着我说这么多他自己观点的言辞。之后,想起法师说对境对人要先观功念恩。在第二波人来时,我觉得这些人是在我平时根本不会想起来的人,而也正是他们在我父母最难过的时候陪着我的爸爸妈妈。他们大半夜的赶来,想尽各种办法的劝我,心里突然挺感恩他们的,不管他们说的观点对不对,但他们心里都是为了我好。他们觉得过正常人的生活挺好的,所以才想把我拉回去。他们说的话,在我心里就不抵触了。”
法师:“这点作的挺好,听闻规理的比较如理;而且他们就是你爸爸妈妈的化身。这就是观功念恩~!”
丽妮:“我说的其实基本很少,都是在听他们说”
法师:“你说的越多,越会觉得你怪异,就越觉得这个孩子中邪了,反而你比较平和与冷静时,他们说完也就说完了。”
丽妮接着复述:“回到家里,平时也能收到大家的短信。每次被轮番劝说之后,心力都会有低落,但每次都能收到大家的短信,心力就会又提起来了。
回家这次,是真真切切体会到了父母恩情,去年一年真是很对不起他们,去了玉树一个月后才和家里联系,那时手机停机一个月音讯全无,而給妈妈电话时她非常镇定,什么怨言都没有只说了一句:“照顾好自己”。从玉树回来两个月后我又給妈妈电话说“妈,我在基金会工作,作的是义工这里是没有工资的”;再过两个月又说“妈,我在寺院里,以后我要发心出家”
在家里,妈妈对我一点责备都没有,她一直在反省自己说:“定是我们对你要求太高了,給你压力太大,以致让你毕业后遇到了一群这样好的人,你就认为挺好的,你就去了。”妈妈认为是他们一直以来光顾赚钱,而在教育上忽略了我们,就觉得特别特别的内疚,对我就特别特别的好。一直在问我是不是他们在那里做了什么伤害到我的地方,让我好好想想,是他们错了。我回家几天,他们成天成天都睡不着觉,第二天,妈妈还是带着笑容给我作好吃的,特别温和的跟我说话。
其实,在此之前我对父母的理解不是这样的,没有想过他们会对我那么好,从小他们对我要求特别严,考试考好的时候就对我特别好,考的不好的时候不是打就是枯着脸。我心里认识的他们是只要我能给他们带来荣耀的时候,他们就会对我特别好;当我不能給他们带来任何东西的时候,他们就会不要我了。从小就有这种感觉,而现在,我都闹成这样了,给他们真是带不来任何荣耀了,他们还对我那么好。”
贤启法师切时点道:“以前就是非礼作意!真的,真是这样的,就像上次给你们讲过的一位同学,对父母的认识完全是颠倒的。”
丽妮声音由发颤而渐渐平和:“父母为我付出那么多,那么多。他们在家基本没有一天不在想着我的,想着怎么把我转变过来,而我在寺院里其实很少想到他们。虽然他们的处境很浑浊,但我还是很少想着父母,把他们拉上来。自己的这种状态,说是成佛,说是发心真的差很远很远。”
贤启法师点评:“之前也给你们讲过,我在寺院要出家才真是要担起父母的责任,不出家反而倒是轻松一些。那时,一起在寺院的同修问我说看你还不算太懈怠。”
丽妮:“还有,在我回家面对那些劝说的人,在一次一次说的过程中,也是我信心在一次一次坚定的过程。觉得倒反过来是他们拯救了我”
贤启法师:“对,这就像出去作慈善也好,收获都会非常大”
丽妮:“这次回去有段时间,常和表弟待一起,从他身上就看到了我以前的影子,自己很想变得有能力,特别的自我。他很聪明,看问题很透彻,但就是很懒。对父母从表面上就透露出轻蔑:你们水平太低,我说的话你们根本就听不懂。
我内心就是会这么作意的,他只不过是我的一个放大的版本罢了。他有聪明的脑袋,但没有实际的动力,关键就是不知恩,不感恩;所以也就不会有动力,觉得孝悌这块,真是为人之道”
义工心声:感恩您——伟大的佛佗
常常抱着一颗虔诚的心,怀着饱满的期盼,感受您四季如春的温暖气息。在纷扰尘世行走,我更愿意把所有的闲暇时间交托给您,在您清静的眉眼里,煮一壶清茶,细细品味您的教悔。
走近您,便如走近一泓碧水,心被过滤得如琉璃一般纯净无暇。岁月轮回,我们未必能把人生读得通透,可是,尘世的纷争,江湖的历练,情感的迷失,所有的悲喜,所有的回顾,我们都可以在您面前倾诉。而您,更愿意,无私地用无数劫的努力,挽救这些迷失的众生,默默的聆听我们那些,也许美丽、也许疼痛的复杂情愫。
真爱,就在心中流淌。生命的诠释,情感的倾诉,生活的无奈,心灵的寄托,往往就在您温暖的怀抱中完成。我的心,总是被您牵引着、激励着,不断摸索、不断耕耘,微笑向阳。文字的召唤,真爱的指引,让一颗颗驿动的心归于宁静。
总有许多感动和精彩在心头悄悄流转,许多领略和感悟就在不经意中盈然起舞,纷扰的心,顿时变得清澈如水。不是么?当一句句博大精深的佛语映入眼帘,当所有的情思不断地在指尖绽放,我们的心灵之花便开始漫延。
在我心里,您是永恒的真爱诗篇,您是岁月里永不失色的醇厚老歌,您是唱响春天的绿色城堡。感恩您——伟大的佛佗,生命因与您相遇而改变. 在初春的今天,我步进您湛蓝的凝望,在经文的玲珑世界里,用琉璃的祝福,表达对您深深的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