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佳节,国际化弘法的新起点

标签:
语种微博元宵佳节北京龙泉寺龙泉之声国际化弘法学诚法师文化 |
分类: 寺院报道 |
元宵佳节,国际化弘法的新起点
——北京龙泉寺多语种微博暨龙泉之声日文版开通仪式
2011年2月17日,元宵佳节,一个团圆喜庆的日子。在龙泉寺见行堂,多国语言欢聚一堂。今天是师父多语种微博暨龙泉之声日文版开通仪式。出席仪式的有禅兴法师、悟光法师、贤立法师、贤健法师、贤启法师等,还有多语种义工和居士,外国朋友等四百余人。
多语种微博的缘起是,师父在腊月二十九对居士提出做微博,之后由悟光法师亲自带动组建多语种微博团队,从2月10日进行第一次筹备会,到2月17日正式开通,前后一共才经过了七天。
七天的“龙泉速度”,凝聚了众多的善业善缘。在大众持续不断的掌声中,六位法师走上了准备已久的讲台,在那里,鲜花簇拥着一台电脑,只要按下鼠标,师父的多语种微博暨日语版龙泉之声就正式开通,并在第一时间用微博报道多语种微博暨龙泉之声日文版开通。
“五,四,三,二,一!”大家欢呼着,庆祝法师们携手合作点击开通了师父的七个语种微博!
同时,龙泉之声日文版正式开通!
日语版龙泉之声
即刻,学诚法师的
2011年2月17日,【多语种微博和龙泉之声日文网站开通】今天下午,学诚法师多语种微博和龙泉之声日文网站开通仪式在龙泉寺见行堂隆重举行。这是龙泉寺弘法事业又一新平台,同时也为世界了解中国佛教打开了一道方便之门。
仪式上,还精心准备了节目,也充分体现了多语种的国际化交流互动。有大众唱诵中英版的唱诵,以及八个语种诵读《心经》。在悠扬柔和的中国古典音乐的伴奏下,在用中文合诵了经题和第一句之后,英、法、德、俄、日、韩语的译员代表,每人分别用各自所擅长的外语读了一段,最后大家以梵文诵读咒语作为结束。以直观的形式让大家体验到了多语种文化和谐相处,以及“语言是外相,佛法为内核”的精神。
在各语种负责人分享的心得中,中文版负责人提到,在承办这项事业中,拓宽了个人的生命格局。原先常常把自己界定为一个北京人,一个中国人,忘记了自己还是个“地球人”,在这个地球上还有很多不同语言、不同肤色的众生同样需要佛法甘露的滋润。英文版负责人提到,在06年凤凰卫视采访师父时,主持人对当时师父的博客达到200多万点击率表示惊叹,师父说全球有60亿人呢!这次多语种微博的开通让她对这“60亿人”有了更深的体会,同是“地球村”的人都希望离苦得乐。虽然微博叫“mini-blog”或者“micro-blog”,但是小微博有大缘起。法文版的负责人勇悍发心,积极凝聚法语人才。俄语版微博的发言义工因为网络,在几天前才“及时”的走进了龙泉寺,也可以感受到网络无限的威力。德语版微博负责人很发心,有时候为了翻译一个词,不但要跟英文的翻译稿比对,还在网络上和组员讨论到很晚。日语版的义工总结说,以后工作需要更加认真,因为这是一个细水长流的工作。“战术上藐视它,战略上重视它。”韩语版负责人对微博比较熟悉,但是在自己的意识中一直是以为一个语种一个语种地开,结果现在师父是一下子开了七个语种,这个是“从来没有畅想过的”,深切感受到的“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而是一个团队的力量。
这个冬天不冷,感谢师父给了我们一个“围脖”,不仅挡住了外面的寒风,而且用佛法滋润温暖了大众的心灵。
多语种微博和日文网站的开通,体现了师父深切的愿力和对现有的时代因缘的把握。随着中国走向世界,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中国的佛教也必将走向世界。在地球村的时代,文化的作用更加凸显,真正能够代表一个国家的是文化。
自2011年元旦法会中开启了多语种诵经法会后,春节法会中来参与多语种诵经法会的外国友人欢喜在龙泉寺过年。今天元宵佳节,凌晨4:30,在龙泉寺东配楼,又开启了龙泉寺历史上的第一次英文早课。
不同的唱颂,不同的腔调,不同的声音,不同的节奏,不同的语言;
同样的磬声,同样的钟鼓,同样的跪拜,同样的仪轨,同样的虔诚。
佛法博大的普世的格局,在这微观的一隅,铺展。
2011年的元宵佳节,龙泉寺的第二个五年历程的起始,师父国际化弘法的步伐已经坚实地迈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