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4日龙泉日记

标签:
弘一大师全集京绣基金会出家人生活大寮厨房文化 |
分类: 龙泉每日 |
1月24日龙泉日记
中午快要行堂时,一辆红色的佳吉快运集装箱货运车开到了大寮后门。原来,是从福州始发的《弘一大师全集》到达龙泉寺。龙泉寺图书馆的贤林师,与僧团丁班的沙弥们一起将《弘一大师全集》搬运到图书馆。师父是《弘一大师全集》修订版主编之一,并担任法人代表,且接受委托从老一辈手中接过了版权。这次《弘一大师全集》落户龙泉,为僧俗二众增添了一批丰厚的精神文化遗产。
多用无烟节能五星灶落户龙泉
上午9:20,德尘居工程部库房,身材高大的杨品勇师兄拎着数根一米以内的Φ12螺纹钢,身材矮胖的毛师傅扛肩一根几米长的Φ12螺纹钢,一起到了云台锅炉房。义工陶老菩萨用切割机,将这些螺纹钢切割成统一规格。然后,这些螺纹钢被运到了大寮。
这时,典座贤喻法师正在大灶间监督着盘炉灶的毛师傅的三个伙伴。原来,虽然再过十几天才进入一年最长的春节法会,但自古就有“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古训,贤喻法师今天请毛师傅他们前来改造炉灶。
来自天津市武清县的毛师傅是祖传的盘炉灶行家里手,传到他这一代已经是第三代了。虽然已经到了信息化时代,但他的家族仍以此传统绝活儿谋生。今天他们四人都是毛氏家族的:他、妻子、弟弟和叔伯兄弟。毛师傅一行早晨四点就从天津武清出发了,到寺院已经七点多了。
据毛师傅介绍:今天他们盘的炉灶叫做多用无烟节能五星灶。多用,就是有多种用途,即可以实现炒菜、炖菜、煮面、熬粥、煲汤、热汤等多种功用,可以说煎、炒、烹、炸、蒸、煮无所不能;另外,用煤炭、木柴均可;无烟,顾名思义就是煤烟、柴禾烟,干净卫生;节能,也很好理解,就是能节省很多燃料等能源;五星灶,就是有一大灶四小灶,像五颗星分布在灶台上。前面正中是主灶,只有这一个灶加煤、柴,温度可以达到五六百度以上,通过连通的烟道,前面左右两个副灶就可以炖菜、做汤,后面两个小灶可以将水加热到五六十度。
法师指着大灶间东南边的煤气灶说:那个灶火,一停电一点都用不了了,没有鼓风机没法用。他们的垒灶技术都特别好,一大早就赶来了。法师讲,这种五星灶生起来,在炒菜、做饭之余,还能起到取暖的作用,可以说是一举多得。
到了下午15:30,灶垒好后,马上进行实操试验。
法师在中间的主灶的锅中加满了水,不用加盖大约五分钟就沸腾了。两旁的副灶上也分别放上炒锅,加入少许的水,很快也煮沸了。试验后,法师说有一灶火不太旺,毛师傅很快用手将一把水泥糊到通道中,很快调整过来。旁边的马路师兄说,别看这一把泥,如果糊的不是地方,就是串烟、跑烟,因而有相当的技术含量。
“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
看来,干什么都需要一门深入。
京绣《观音菩萨》的故事
上午11:00,贤启法师恭敬地双手迎请京绣《观世音菩萨》到僧团。
精美装裱在镜框中的观世音菩萨,妙相庄严,雅典无比,仪态万方,一袭白衣,正如传说中的白衣观音。观世音菩萨头顶有清朗的黄色月光,有“菩萨清凉月,常游毕竟空”之感。菩萨面如满月,法相慈悲,不禁使人想起《观世音菩萨偈赞》“观音誓愿妙难思,赴感应机不失时。救苦寻声磁吸铁,现身说法月印池。尘刹国中咸事济,娑婆界内更垂慈。深恩穷劫莫能赞,冀愍群萌普护持。”中的偈子。观世音菩萨法像右边深蓝色的“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度人舟”。匠心独运的是,观世音菩萨站在一朵紫色的莲花上,脚踏着碧绿的海浪向着我们飘然而至。
京绣,又称宫绣,是以北京为中心的刺绣产品的总称。虽然未列入四大名绣,但却是燕京“八绝”之一。京绣多用于宫廷装饰、服饰,用料讲究,技术精湛,格调典雅。明清时代开始大为兴盛,民间高档的京绣大都与皇宫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京绣《观世音菩萨》的背后,有一段动人的感应故事:
阿弥陀佛圣诞日的下午16:30,百望山附近小区。跟随王秀莉师兄学京绣的常住义工薜韵阁,先仔细欣赏了老师的新作《荷塘沉香》,思维了“荷塘寂寂沉香远,月色溶溶照影来”的意境后。在王秀莉师兄做完《小沙弥敲木鱼》的京绣后,走到窗台前不经意地向西方望去。
薜韵阁师兄:老师,您看,天空很祥瑞啊!
只见晚霞火红的天空中,呈现出佛陀发髻放光瑞相;接着,是阿弥陀佛手持莲花的形象;很快,观世音菩萨从西方天际飘过来。
王秀莉师兄:快念《大悲咒》!
于是,师徒二人虔诚地念诵:南无喝罗怛那、哆罗夜耶,南无阿唎耶,婆卢羯帝、烁钵 罗耶……
如此殊胜的景象,触发了王秀莉师兄的创作灵感。于是,他开始全身心地投入到京绣观世音菩萨的创作中。
创作的日日夜夜,除了喝点粥聊以充饥,偶而困了稍微打个盹,王秀莉师兄心无旁鹜、夜以继日地连续奋战,原本至少需要半年才能完成的京绣,竟然仅仅用了七天七夜就圆满了。
完成后,正是早晨日出时分,观世音菩萨从遥远的天际,踏着海浪而来。菩萨的示现,与所完成的京绣中的观世音菩萨一模一样。而且,连续三天三夜示现瑞相。向凤凰岭一带望去,呈现出紫色的烟雾。据说,只有贵人居住的地方才有这种紫气。
王秀莉师兄告诉常住义工:在创作的七天七夜中,心中非常安祥、宁静、至诚,通过皈依祈求,感到佛菩萨将做画的智慧从自己的顶门而入,顺着脊梁温暖周身。尽管七天七夜连续工作,也不累,感到特别清凉。法师讲,是佛菩萨在鼓励你。因为你的心灵太寂静了,感得佛菩萨加持你。
“送温暖”活动结行会
晚上,仁爱慈善基金会冬季“送温暖”活动筹备组组织结行会,会议由活动总召集人袁方主持,基金会主管法师贤启法师、基金会秘书长林启泰到会。
此次活动主持人赵丽娜第一个发言,她说此时有一首歌最能表达她的心声,便唱给大家听“世间自有公道,付出总有回报,说到不如做到,步步高”,透由这次送温暖的活动,赵丽娜认识到活动跟每个人都息息相关,自己以后不做在团队中抱怨的人,抱怨就会产生违缘,而且要好好地皈依祈求。丁桂莉师兄,被同行们亲切地称为“丁妈妈”第二个发言,她说,这次活动让她最大的受益是学会了观待整体,平时工作就只顾自己的一摊活儿,不知道整体发展的状况,以后要从整体的角度考虑。这次活动中,年轻人表现得都很棒,她们的热情、活力和投入也感染了她,也要跟这些年轻人学习。一直在幕后做最大支持的蔡晓华师兄第三个发言,蔡师兄说,很感恩基金会林秘书长召开的“重新审视冬季送温暖活动的宗旨”会议,这次会议给了她很大的启迪,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宗旨和目标,这是做事情的方向。活动进行中,蔡师兄一直体悟我们到底为什么要去送温暖,应该怎么实现师父对基金会的四个定位,通过回忆同行善友的功德蔡晓华师兄体会到每一个人都是用自己的身语意来践行师父的教授,尤其提到基金会的副秘书长曹丽清老师的功德。当地政府领导本来邀请曹老师用午餐,曹老师婉言谢绝,反倒邀请政府领导们与志愿者们一起用午餐,志愿者们的精神感动了当地的领导。在此次活动中承担很多的黄元发言说,自己很感慨这次活动就如同一朵奇异的小花,无论怎样究竟还是开放了。这一句中所饱含的辛酸苦辣,相信也代表了整个筹备组的心声。黄元说,这次活动让他非常清晰真实地感受到,内心是怎么样的,所呈现出来的果相就是怎么样的。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让他觉得我们所做的真的很少,很惭愧,自己今后做事一定哟啊更用心。参加此次活动的文化部的同行们,纷纷说透由这次活动对基金会的同行们有了更多更全面的认识,基金会的同行们工作认真细致,他们深受感动。
林秘书长做最后发言,林秘书长说,这次活动给筹备组很多次的打击,活动一次次被暂停,基金会这一年在外面上看起来做了很多工作,但内在还是有很多要改进的地方,否则我们是很难胜任师父对我们的期许的,也非常感恩贤启法师慈悲一点点地不辞辛苦地带动大家,自己很惭愧也很欣慰。我们要从整体去考虑,把师父对基金会的四个定位落实到工作的一点一滴上去,任何时候离开一点那我们做的就只是单纯的事项了。贤启法师在听完大家的分享后做了简短而深刻的开示,大家这次收获都很大,很多同学都提到了怎么超越自己的问题,怎么能冲破业相,记得师父说,内在要靠大家的善根,外在靠善知识的悲愿摄受。我们要超越自己,就要靠我们队师长的希求心,我们自己是不能超越自己的。对师长升起希求心,也是不容易的,所以一开始要刻意地去造作,要常观功念恩,观功念恩能生信,我们要经常串习同行善友的功德,这样听闻随转,慢慢慢慢我们才有可能超越自己累生厚重的业力。所以,还是这句经常讲的要观功念恩。
师父说,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成就别人就是成就自己。在帮助别人,成就别人的路上,我们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