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月6日龙泉日记

(2011-01-07 10:37:09)
标签:

萨迦

供养

向内

无明

三恶道

分类: 龙泉每日

1月6日龙泉日记

 1月6日龙泉日记

信是什么

  信,是活在当下。

  为什么这么说呢?这是因为,没有信的人,通常只是活在过去,或者活在未来,乃至于活在自己幻想的世界。

  过去的事情,已经过去,那么为什么还能活在这些事情里面呢?这是因为,事情虽然已经过去,但人的心念还会粘着在上面。心念粘着在上面,就说明还活在那个场景里。

  活在未来,活在幻想的世界,状况亦复如是。唯独难以做到的,就是活在当下。这种状况,足以说明人心念的不安分。

  信,是一种力量,能将人的心念,从过去、未来和幻想的世界拉到现实中来,从而让人活在当下。

  那么信,信什么呢?

  信,字面意思看,即是人言。也就是说,相信当下自己所听到的,相信当下自己所看到的,相信当下自己所直观感受到的。

  这样一来,难道我们的五根不会被五境所蒙蔽吗?被事物的表面现象所蒙蔽吗?或许你会有这样的疑问。

  其实不会。我们只会被自己内在的烦恼所蒙蔽,被自己固有的成见所蒙蔽,被自己无常的情绪所蒙蔽,并不会被五根所摄取的现象所蒙蔽。

  五根对五境所摄取的,都是现量信息,并不是比量,也不是非量。现量都是如实的信息,本身并没有任何扭曲。但如何解读这些信息,那就是比量了。比量弄不好,就成了非量。所以,这里的信,就是对现量的信心。“实事求是”中的“实事”,就是五根所摄取的真实信息。如果对此都没有信心,那么我们所有的认识,也都失去了起点。

  信,不但信自己五根的现量,而且还要信别人五根的现量。同样一件事情,不同的人所摄取的信息,或有不同。但这个不同与不同之间,并不会矛盾,只不过是角度不同而已。古人有句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另外还有瞎子摸象的喻,所说的,大都是此意。

  靠着这样的信,人就能超越自我的局限性,更加全面客观地看待外界的事物。

  当然,我们学习了佛法,佛法里的信,在这个基础上又进了一步。佛法里的信,不但是对凡夫现量的信,更是对圣者现量的信。

  凡夫的现量,是我们现在就能验证的;圣者的现量,要想验证,就要通过长久对佛法的修习,方有可能。

    尽管有这样的不同,但不管是哪种信,都能够具足一种力量,让人们珍惜当下,活在当下,从而面对平凡的境界,开显出不平凡的内涵。

 

1月6日龙泉日记

 

 

工程部的学习

  进入冬季,工程部的义工终于可以有一个相对学习的时候。平时,大家一般都在工地出坡劳动,很少有学习的时间,法师也是非常忙。最近,大家都在落实师父的教授“心向内缘”,贤然法师开始带动工程部义工共修,能有这样的学习机会,大家既欣喜又非常珍惜。

贤然法师的分享

  我们的生命有两种状态,一种状态,心是发散的,当心往外发散的时候,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就起到了桥梁的作用,攀缘外界的种种色味香触法,然后首先通过与自己无明相应的染污尘秽形成一种非理作意,形成烦恼,形成集谛,摄生死轮。还有一种生命状态:心是向内缘的,心向内缘,观察自己的起心动念,约束自己的身口意三门,形成造作。

一、观待内心是最基本的能力

  今年师父让我们心向内缘,是一个实实在在用功的时间。既然心要向内缘,就要我们看到自己的内心,观待自己的内心,这是修行最基本的。为什么?因为所谓的修行,最终的目的,无论是解脱道还是佛道,无论是大乘、二乘,乃至金刚乘,最终的目的,就是要破掉我执。我执是什么?是萨迦耶见。萨迦耶见是什么?就是恒常的有一个意识,有一个实实在在的“我”存在。我们最终要把这个破掉,这是一种见,是一种见解。见解是由心产生,所以最终来讲,要破掉的都是心上的东西,包括我们的贪嗔痴,由这个根本烦恼衍生出来的所有的其它的烦恼,都是心上的东西。

二、破烦恼,就要知道如何修心

1、观待内心,心向内缘

  个别相中有十种烦恼,我们最终的目的是什么?就是要破掉这十种烦恼,首先我们要知道如何修心,心向内缘,仔细去观待自己的内心,分分念念看到自己的内心,这个是我们要培养的第一种能力,否则的话,无从谈什么心向内缘,心向内缘,缘什么?也是用心去看自己的起心动念是什么。在禅宗讲是“觉照”,你能不能觉知,能不能象太阳一样,把你内心中阴暗的东西,照法尽无余。

  如果真正能够去照,才能做到修行的第一步,它的表相,师父曾经讲过,了解自己是修行的开始。什么是了解自己?自己是什么,是了解自己的那颗心,再具体来讲,是了解自己的那颗心,是多么的和贪嗔痴相应,是多么的和佛法不相应。如果觉得自己蛮不错,就应该知道自己离佛法越远。

  如果想好好修行,就有两个心是必然的,第一,向上的心,第二,向下的心,什么向上?一颗求道的心,要提升自我的心,提升自我到什么程度,依据自己的福报,智慧,资粮,内心越清净,越和法相应,就越能看到诸法实相,才能越往上走。一个向上的力量,一个向下的力量,向上的力量,提升自己的生命质量,依据于自己对于世界的理解、还有自己的智慧福德资粮。

 

 1月6日龙泉日记

 

2、业——向上走的障难

  如果想要自己实实在在想往上走,就必须承认自己非常的差,心有能力向内缘,才能知道自己起心动念全是和无明相应,或者说和增上无明相应,知道自己到底有多差,在没有意识到自己有多差之前,自己 造的业,才知道有多么的恶。为什么叫集谛呢?就是一念无明缘一念无明的形,然后一念无明的形,一今无明的形缘一个无明的实,全是以无明这出发的,然后这个实就变成了名色,变成了六入,变成了触,变成了受,然后又有数数爱取贪嗔痴的滋润,就形成了数数的烦恼,结了数数的烦恼的种子,所有的这些种子,不停的在脑子里转,脑子里每天生产不知道多少感得恶果的种子,所以才会感恶果。

  在佛门圣地造善业,固然积集了非常大的善业的资粮,这是毫无疑问的。具力业门,不只是造善业,造了恶业,在这里也是具力,尤其是不尊敬佛,不尊敬法,不尊敬僧。把佛法僧作庸常想,业果,在三宝地造作恶业,它承受无边大苦,一切众苦的因是哪来的呀,集谛,自己集来的,集字很妙,苦集灭道,为什么遭受这样的无边大苦,集来的。

  一个善业,是由它的发心,意乐,加行,完结,究竟,回向,种种构成了这个业,这个善业到底有多大?它的力量能不能成为一生中最重的业?而感得下一世还得人身?这个问题就是我们做居士的同学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增上生不是那么容易的,如果大家想要实实在在的往上修,那就不是这么简单的事情。现在大家想一想,看看自己的起心动念,想一想自己今天的事,想一想自己今天造成得最重的业是什么,就是今天第一件从脑子里冒出来的是什么,然后这件事,是不是一个很好的发心,很好的加行,很好的回向,还是一个什么烦恼的心去做的。

  业果,是未造不遇,已造不失,必然感果,当然除了你后来对治掉的,佛经过多少的阿僧祗劫还有金枪马麦之苦呢,你造成作的那些的恶的种子,不感果,那不是自欺欺人吗?最上根性的人,他就信,信为能入。我们现在脑子是一堆的想法,受了一堆科学的教育,受了一堆不究竟的见解的教育,我们还得重新把杯子里的水倒干净,新的杯子里的水才能倒进来。

三、出离三恶道的路

1、皈依

  皈依的因是什么?皈依就是知道自己以前所造的种种的恶业,必定堕入三恶道,实在是寄无所处,没办法,这个时候才知道世间有一个如来、天人师.......,他以大悲心所说,他有办法,他不但有办法,他还愿意教你。所以找到寺院,找到佛,为什么?不这样做,就堕三恶道,就这么简单。

  如果不知道三恶趣苦,不知道人身难得,你去皈依,那个不是真的皈依。你知道有个释迦牟尼佛,他真的有办法,他也真的愿意帮我,然后他告诉我的方法我也愿意去做,这就是我们唯一的借着三宝地能够出离苦海,出离三恶道的唯一的路。

2、当勤精进供养三宝

  走这条路终归有个入手处,怎么办?当勤精进供养三宝。这是我们的入手处,是依于我们现在的根性的入手处,修就是从这里修,闻思的资粮也从这里来,所有一切善法的根源,如果没这个,你的思惟不能解义,修习不能相续,慧力也没有。要想真真正正修,实实在在往向走,就从这里入手。承许自己这么差,就要精勤供养三宝,质要精,数要勤。----勤修供养。这就是佛给我们开示出来的脱离苦海的路,对于我们现在的众生来讲,先要承许自己很差,先修供养。

3、最好的供养——依师,作师所喜

  供养让你们往功德箱里扔钱吗?不是的,最胜供养是什么?广论里讲得很清楚,法供养,如理修行,最胜供养。最好根性的人,什么都不要了,把我自己都供养佛了,所以最好的供养就是作师所喜,本来供养就是非常大的福报和善举,如果能够按照师父,善知识交待你的事情去做,你同时做了依师和供养的功德。

  我们就是要让我们造作的这样的业,成为我们一生中,今生中最重的业,才有可能从我们无始以来的那么多的恶道种子中,让它提前感果,而得到暇满人身,下一世再修佛法,又让下一世那个业成为最重的业,这样我们修行的原理,直到我们成佛了,还有很多恶业种子没感果。那时候恭喜大家,新的理论产生了,你的烦恼的种子破掉了,你的烦恼种子全都不起现形了,它作废了,但是我们见到它以前,它蓄积待发,等待感果,我们能做的,只有从这里走上去,没有别的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