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如浮云,空净如影

标签:
同修发心出家佛教文化菩提道次第有机蔬菜北京龙泉寺教育 |
分类: 龙泉每日 |
●6月27日龙泉日记
身如浮云,空净如影
寺院来了一批客人,在陪同巡游时,看到禅兴法师直到中午近一点时,才独自在五观堂落座准备用午餐,见到我们及几位客人,又站起身来表示欢迎。看到法师,不管他们迎面问好,我只顾默然低头闻讯,悄悄的经过,只想为这侵扰再少几分才好,不知法师又是为了什么忙到现在。走到五观堂的另一头,才敢回望去,法师举钵用斋的身影在门外透进来的光线中显得分外端直,凝望中是光含纳了那纤瘦的影,或是影溶入了光中。进来时,背光缘的是此情此境的阴面,只是我在替法师叹息辛苦、只是我在心生酸楚。回头时,迎光看去又缘了光明的一面,法师身肩当家重担,每日应对外围巨细事物,每日对内孜孜勤操;每日辛劳,又每日恒常。何时都能恰逢法师柔和的微笑,勤持家业不曾倦怠。当客人略带忧心地悄悄问道:“禅兴法师身体怎么样呀?”法师个人的时间几乎被各项事务占满,睡眠时间压缩又压缩,却仍然是每日坚持在睡前到佛前省思自己一天言行是否有过失。
当法师的身影定格于我的记忆中,消融开的光,化作了力量注入心中田。夺目的光、深刻的影,鉴得人无处掩藏。对照自己,只是因天气的温湿与炎热,长了些犯痒的疙瘩,就整日慌忙,忘了事,也失了本位。也只因脸上稍有不同于平常的包包,就觉得满目的同情相投,对外出公办的事,能躲即躲。往好听处解释,是为了维护龙泉寺义工形象;往坦白处说,还是“面子”这份执着放不下。小小的痒痛,就能让我失了神,这个我走到哪里,则是痒这个意识先到了哪里,主人成了仆人,为几处破败的皮肤操持忙碌不已,找医生、找药、再吃药,各种方式、各种伺候。像极了两岁孩子的母亲,孩子到哪,心和神就跟到了那,殷殷切切不敢松过。
直到傍晚,一天的时间好像就在各个具体的动作间流失。我亦流失,用心在发肤之上与用心在心上这是两回事。人本能的趋利避害、离苦得乐的根性,由此缘于彼,由彼缘此,本是为自己那点点的苦乐,最后却又丢了自己。为自己也不见得能全心全意,就像吃药,药苦、心凉、意懒,又舍下另寻良方。趁着清凉,暂时歇下,走到西跨院三圣像前静立,这样的一天,停下来显得难能可贵,停下来,不用再顾忌是以怎样的一个面孔相待,因为我面对的是佛菩萨。静静立着双手合十,任何的意动都因这双似猿的手太过灵活。弱下肢体,让意识回复其他被忽略的感官,凝听环境音,由近及远,昆虫振翅经过,山中鸟鸣飞起,墙外哄哄杂声也只是寂静里的背景。在寂静处,清凉微风徐徐吹来,去了又来,去了又来,袭及皮肤,触感轻柔。人在风中,风在人中,呼吸也是同起同落;再过一阵风穿过胸膛而去,心中的纷思杂念也随之散去,化现了零落的叶飘飞。再渐渐的,听和触都可以不去管它时,而皮肤上的哪几处尴尬事此时早与我无关。现在只剩内在的这个我,脱下了烦扰不断的外在,即将得到解放时,忽然间,意念转向了越贴越近的嗡嗡声,真切难忍。躯体被侵犯了,霸道驱使我又穿上了主控的意识。什么解脱出来的轻妙也不要了,哪怕又是要面对哪些四处尴尬的疙瘩,也容不下受半点侵犯。
放了掌,趋走了小虫,这才又笑起了自己。当我正将欲与周围一切共处之时,只因一分小小的无常干扰,失去了一切。
行堂组长结行
自从全体常住义工参与行堂以来,五个组轮流为大众服务一周。利用周一下午放香时间,各组组长一起总结相互学习提升,以更好地为大众服务。
首先分享的是A组长傅青文:“第一周刚开始分工不明确,全靠大家发心,卫生做得不太好。向下一组传递经验是定岗是有必要的,同时也看到很多发心行堂洗桶的同修。这一周准备清理放行堂工具的架子。”副组长郝丽妮分享说:“当组长的让大家做事,自己做得很少,心里很不安。自己执着自己的方法,通过做组长,在承担中突破自己,同时打开心胸格局,练习观功念恩向大家学习。”
B组副组长蒋于殷在一周行堂中几上几下,很受伤!没有大组长关心组长、宣导、后勤都是新人。虽然事项上做下来了,但是内心的紧张和同行的沟通交流没有解决。以前是组长哄着自己做,现在需要哄着宣导做。在承担中需要忍辱负重、强颜欢笑,在最后两天对组长和宣导都不满意拂袖而去。反省自己在事项上没问题,要在心理建设上要努力。大组长张长海补充说:“大家第一次共事,有点小摩擦是正常的,要想到主管法师对自己的包容。”
C组两位组长都不能来参加结行,请代表刘红梅发言:“看到组长很有经验,对人很关心,事项上做得很稳,同时卫生做得很好。”
D组组长赵玉荣也有不想承担的经历,第二天能迅速转心,反省问题都出在自己身上。刚开始认为承担后勤的同修和自己搞对立,每次行堂都磕磕碰碰,就不想干了,认为别的组承担后勤的同修好,其实是自己心里先和承担后勤的同修有对立的情绪。自己的成长提升是,靠改变外境,内心是不会清净的。副组长李艳萍说:“在行堂中发现自己的目标不清楚,做事容易‘三分钟热度’,做两天习气就出来了,中间遇到困难就把握不住方向和目标。自己的成长是,知道在以后的承担中不能再伤害同行善友,同时看到组长赵玉荣的功德,学习她依师的好等流。”
E组组长曲天波分享说:“刚开始事项上很乱,大组长陈岩岩一直在后面提醒,自己很烦恼,在承担中很累,本组内的缘念、诵经都未参加。当有同修不能来时自己会做补位工作,同时也有很多人过来帮忙,以后几天都很顺利,最后一天又把卫生打扫一遍,工作交接给下一组。”副组长居东明总结一周的收获,感到自己的胆量大了,行堂像一场集训拉练一样,在紧凑的时间内完成和同修的沟通,同时保证整体有序,提升了与人相处和关顾整体的能力。这也是因缘和合,与在本部组学习分不开的。如果小事上发不起心来承担的话,大事更发不起心了。
大组长张长海很谦虚地说自己是个新人,是贤启法师慈悲让自己提升。感觉为众服劳不是空话,而是检验自己发心的很宝贵的境界。很随喜大家的发心,在强猛的境界中快速提升。以前有问题就去找外在的原因,现在看到同修门反观内心的能力都很强。经过这种心灵的成长,以后不管遇到什么境界都会过去的。
曲天波补充看到大组长的功德,每次都坚持到最后,也感谢上一任组长赵玉荣给她传递的经验,把每位同修都当成宝贝,他不能来,我就帮他把活干了。
大组长陈岩岩说:“从A组到E组一直在总结,每一组都会把好的经验传递到下一组,到后来各项流程都很好,卫生很干净,各方面都很有序。在做大组长时看到自己的习性,好为人师,非要告诉别人怎么做,愿意去指导别人。在上周的讲师课上,悟光法师讲:‘我们都要求太完美了,别人对你的信心未到时,最好一个建议也不要提。’这句话对自己印象很深。不一定非要按自己的要求去做。每个人发心都很好,不能用自己的方式要求别人,工作、生活中的境界也会在行堂中暴露出来。同修们都很好,通过交流,认识自己的问题,以后会做得越来越好。
赵玉荣补充道,在自己成长的同时,要善护他意,不要伤害同行。当发现问题时,要向上求救。团体的力量不可思议,要整体协作,会越做越熟练。在三宝地,会有人培养我们。再过一个月会更好,半年后任何人只要发心都可以当组长。
张长海说,这段时间在组里不讲话,放低自己去观察去做别人没有做的事情,别人做的去随喜他。如果自己有标准,就会和同修们形成对立,会伤害对方。自己也在实践师父的教授:“随顺缘起,发挥作用。”
蒋于殷反省自己不肯发心没有承担心的原因是没有把这里当成家,没有把同修们当成家人对待,心不安住,进步慢。张长海引用日常法师的话:在寺院有三种人“观光、观功、观过”,重要的是明确自己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