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学诚法师
学诚法师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0
  • 关注人气: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时空一体  觉性本同——中印文化论坛结行会引发回顾与思考(1)

(2011-06-27 14:58:26)
标签:

那兰陀

龙泉寺

佛教

参访

三宝

出家

菩提道次第

有机蔬菜

教育

分类: 俗众弟子

时空一体  觉性本同

——中印文化论坛结行会引发回顾与思考(1)

 

  今天,中印佛教文化论坛虽然结束近一周了,但同传组的结行会又将我们带回佛子友人欢聚一堂、同怀佛陀、参访龙泉、同兴佛法的现场,在感恩师长三宝加持导引的同时,不禁感慨又有多少愿力将演绎佛法弘传于世的殊胜。

  “亚洲的历史经验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佛教的广泛传播。在佛教从印度传向整个亚洲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佛教处在一个承前启后的枢纽地位,前承印度佛教之胜概,后启东亚各国佛教之肇兴,对亚洲地区产生了广泛深入的影响。”这是师父在“佛教:绘制亚洲的历史与文化”论坛开幕式上的讲话,如今开幕式虽然已经过去一周了,但师父的法音至今仍萦绕在耳际心间,如狮吼尽见佛教演绎之脉络,演说未来佛法弘扬之殊缘。这种殊缘缘于时空一体,缘于觉性本同。

  虽然我们此生的生命有限,成就有限,但我们的轮回生命无限,智慧无限,从有限到无限,是一念一念修炼,一点一点累积。让我们再回首国际友人参访龙泉的点滴殊缘。

 

时空凝聚为一体  龙泉事业启悲心

  参访人员到达龙泉的第一站是到德尘居看龙泉寺各项事业的视频介绍。一开始,他们都很安静的观看着关于慈善、基金会、网站各频道的介绍,偶尔也会提一两个问题,可是当看到师父、法师及所有义工都为赶建北配楼而日夜奋战的建设场景时,当看到他们参加论坛的身影显现在龙泉寺的网页上时,他们的内心震撼了,在沉寂了片刻后,开始热烈的问问题:龙泉寺有多少出家人?学诚大和尚就住在龙泉寺吗?这个楼都是你们自己盖得吗?龙泉寺的义工都从哪里来?龙泉寺僧人平常都做什么功课?龙泉寺真的有泉水吗?对于他们问的问题,贤立法师都给予解答,虽然由于语言交流的影响所获信息,但是他们的心触动了,内心由惊诧而转为欢喜,看似小小的龙泉寺,却有如此的一群人,又在用常人难以想象的心力创造如此大的能量,传播如此强的力量!北配楼虽然如期完工并投入使用已近一年,而此时时空却就在这一刻凝聚在北配楼的繁忙建设中!

 

 

时空一体 <wbr> <wbr>觉性本同——中印文化论坛结行会引发回顾与思考(1)

 

  由此我不由得回想起论坛开幕式上印度比哈尔邦首席部长Mr.Nitish Kumar讲到了比哈尔邦是佛教的发源地,这里有菩提迦耶和摩诃菩提寺,是世界佛教徒的朝圣之地。这里曾有着佛教圣地那烂陀寺,菩提达摩将佛法传到世界各地,中国高僧玄奘曾到纳兰陀译经求法。目前,比哈尔邦正在筹建那兰陀国际大学。龙泉佛国胜景与那兰陀寺佛教圣地的交相辉映又将书写怎样的历史?

 

 

银杏树下喜重逢 诸佛菩萨殊加持  

  缘于文化部感受到的龙泉各项事业的心灵互动与启觉,参访团成员的陌生与疑惑渐行渐消,而千手观音慈悲寂静的加持更使得客人们生起了欢喜自在的亲近感。一位国际友人在观音像前久久驻足,凝目而仰,观音菩萨似以慈悲瞩目:“佛子,你终于回来了!”

 

时空一体 <wbr> <wbr>觉性本同——中印文化论坛结行会引发回顾与思考(1)

 

 

  当法师们引领着参访团途经千年拱桥,参拜弥勒菩萨后进入龙泉大雄宝殿后,这些友人们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围绕着法师与翻译问这问那,还是在欢喜自己的收获:呵呵,今日可是出乎意料的不虚此行!

 

时空一体 <wbr> <wbr>觉性本同——中印文化论坛结行会引发回顾与思考(1)

 

  几位参访者看到香炉后都不约而同的去上香,闭目祈请。无论何种语言,何种肤色,皈依三宝的心是一样的虔诚。

 

时空一体 <wbr> <wbr>觉性本同——中印文化论坛结行会引发回顾与思考(1)

 

 

  来自蒙古科学院语言文学研究所藏学研究室高级研究员Sumiya  Dorjapalam密集持咒进入大雄宝殿后非常虔诚的礼拜,当她来到药师佛前问翻译这是哪尊佛时,翻译告诉她这是Medicine Buddhist,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译法很欢喜,药师佛的慈悲智慧也一定已给予这位虔诚的佛教徒殊胜的加持与祝福。

 

 

时空一体 <wbr> <wbr>觉性本同——中印文化论坛结行会引发回顾与思考(1)

 

 

 

古籍新建相辉映  深见广行智慧增

  在参访大雄宝殿时,两位学者突然问翻译:你们龙泉寺的佛像好像都是新的,有没有很老很老的古董之类的。法师没有做正面的回答,而是带他们来到了见行堂门口前陈列的石磨、石碑前,告诉他们这就是龙泉寺保存的古物。学者们兴趣立即大增,争相拍照。这可是龙泉寺出土的千年古籍,得好好的看看这千年的文物!

 

 

时空一体 <wbr> <wbr>觉性本同——中印文化论坛结行会引发回顾与思考(1)

 

 

  Prof.Ratan Parimoo是古吉拉特艾哈迈达巴德LD博物馆,他演讲的主题是:肉身贡品:佛教本生故事的传输和本土化跨越亚洲艺术,听了他的讲座,与会者更忆念赞叹佛陀因地安忍慈悲的功德,此时此刻他注目这些出自龙泉的石头,又在做怎样的沉思呢?

 

时空一体 <wbr> <wbr>觉性本同——中印文化论坛结行会引发回顾与思考(1)

 

 

  进入见行堂,参访者先是为见行堂的广大庄严而惊叹,既而又将热烈的话题集中在中间供的佛像,虽然不能完全听懂他们在说什么,但显然他们是在讨论这些佛菩萨的名号,并从艺术的角度来分享。瞧,他们竟然不需要翻译介绍了,自己用英语互相交流起来,跨越国界,跨越种族,显然他们已经融入了龙泉的佛国胜景了。

 

时空一体 <wbr> <wbr>觉性本同——中印文化论坛结行会引发回顾与思考(1)

 

 

  见行堂的拜垫竟然也引起了两位参访者的关注,他们在绽放吉祥气息的莲花拜垫前观赏瞩目,低语交流,心现莲花一定也是栩栩如生,清净无染!

 

时空一体 <wbr> <wbr>觉性本同——中印文化论坛结行会引发回顾与思考(1)

 

 

  虽说见行堂刚建,也无古物装饰,但这位刚才执着要看龙泉寺古物的学者对见行堂的建筑艺术同样是兴趣倍然。为了将拍摄顶部的吉祥图案,他竟然像小孩一样自在的席地而座,投入而又欢喜。

 

时空一体 <wbr> <wbr>觉性本同——中印文化论坛结行会引发回顾与思考(1)

 

 

  我虽然摄影技术很差,但生怕他拍的有闪失,赶紧拍了一张,准备发到他的邮箱,欢喜的种子就是这样一点一点孕育生长,开花结果。

 

 

时空一体 <wbr> <wbr>觉性本同——中印文化论坛结行会引发回顾与思考(1)

 

 

  从见行堂出来后,法师引领参访者来到了北配楼的云台,远目眺望古往先哲们闭关的禅修的地方。非常惭愧我经常来龙泉寺,竟然不知道这里还有如此殊胜的闭关洞。

 

 

时空一体 <wbr> <wbr>觉性本同——中印文化论坛结行会引发回顾与思考(1)

 

 

  随念三宝是佛法的根本,而随念三宝要从法相门、法性门、次第门和止观门四门来修学,止观双运是多少人希求的境界,在瑜伽三摩地风行的印度,对禅修亦是无比的珍惜。看到这个悠远的闭关洞,佛陀禅修的身影立现眼前,又有多少高僧大德在这里成就呢?

 

 

 

慈悲纽带同仰止  留连忘返盼重逢

  简短而紧张的参观结束后,参访团一行来到明心阁,师父特意从佛协赶回来接见客人。师父说:这次论坛有印度驻华使节和来自许多国家学者的参加,非常殊胜,龙泉寺有许多语言人才为这样的会议提供同声传译服务。希望参访者通过龙泉寺一个点能更加深刻认识中国的宗教信仰状况。印度文化关系委员会副主席兼外部事务部联系秘书Mr.Yogeshwar Varma也欢喜表达心声:是佛教让我们大家聚在一起,佛陀是完美的人,佛陀的慈悲对人类重要,使我们离苦得乐,战胜困难。印度欢迎龙泉寺朋友来印度参访,并为顺利成行作出努力。师父与送给每一位客人一份礼物,这份礼物承载着佛陀的慈悲和谐的纽带。

 

 

时空一体 <wbr> <wbr>觉性本同——中印文化论坛结行会引发回顾与思考(1)

 

 

  在龙泉寺用完素斋后,客人们要离开龙泉寺了。从一开始的陌生拘束与谨慎有距到临行前的互流信息与频频回首,参访者们心中欢喜而又留恋,留恋龙泉寺从师长到义工们的真诚接待与服务,留恋龙泉寺处处蕴含的慈悲的气息与力量。而这小小的龙泉窗口则映衬着中国佛教事业的兴盛与中国人民的友好愿力。

 

 

时空一体 <wbr> <wbr>觉性本同——中印文化论坛结行会引发回顾与思考(1)

 

 

  将回首的思绪再拉回同传会的结行现场,同行善友们都感恩是师长三宝的加持让自己在承担中成长。对于首次承担同传翻译工作的三位师姐而言,他们更深刻体验当他们因担心害怕而猛力祈请三宝时三宝真实不虚的加持,更是师长的加持使他们突破了心里障碍的力量,尽然能承担同传翻译工作了!其他同行善友随各有发心随缘而来,都能随境迅速安立现场,忘我补位,体现了龙泉寺师法友团队互相拉帮的学修与承担心量。参加结行的同行虽然不多,但悟光法师慈悲亲临开示加持:中印论坛前行会由一开始的八个人增加到十个人,是翻译中心努力随缘变化同印度使馆交流为大家争取创造的一个学习历练的平台。菩萨学而不证,我们是要靠净罪集资来增上的。任何境界不离佛法,翻译中心就是一个载体,我们每一个参与的同行善友要把握好,历练好,以后这样的活动会很多。但我们要做好规划,不断提升集资在事相方面和组织方面的能力,如何合理分配工作要借组世间的经验,有良好发心的人,都会得到最大的收获。在各种复杂的情况下,任何事情的出现都是有其因缘,而不是个人的问题。我们要以光明心来缘,使我们的善行无漏而止损福报,增上而求圆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