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佛学院的第一堂课

标签:
顺义菩提道次第略论宗喀巴大师大勇法师龙泉寺教育出家有机蔬菜 |
分类: 龙泉每日 |
●6月24日龙泉日记
网络佛学院的第一堂课
继周一的开班仪式后,网络佛学院今天开始第一次上课。19:50,各班学员陆续上线,现场直播设备调试完毕,各部组师兄到位,所有准备就绪。网络房间和群里的讨论非常的热烈,大家的心情紧张而兴奋,言语间对即将开始的第一堂课充满了期待。相对而言,现场的气氛则显得比较安静,学员们或者默念佛号,或者预习教材《菩提道次第略论》,静候法师的到来。
20:00,法师准时出现在镜头前,礼佛三问讯后正式开始今天的课程。上节课布置给大家的作业是了解《菩提道次第略论》著者宗喀巴大师、译者大勇法师、补译者法尊法师,及作序的太虚大师的生平及贡献。法师解释道为什么除了宗喀巴大师外,还要了解其他的几位法师:因为没有他们,我们就没有机会看到这部论,翻译的工作非常的艰辛。
这四个人物罗列在一起:两位大师、两位法师。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为什么大师会成为大师,法师会成为法师呢?通过了解宗喀巴大师和太虚大师的生平,可以总结出大师的几个特点:首先,他结束了一个时代,但同时又开始了一个新的时代;有系统的见解,而且能够融会贯通。第二个特点是既是民族性的,同时也是世界性的。法师在这里提到我们为什么要学习《菩提道次第略论》,因为宗喀巴大师本身的出身具有民族性、地域性,但是他的思想超越了这些,具有了普适性。
那是不是说法尊法师、大勇法师就没有贡献了呢?不是的。因为这次大师站在一个时代的高度,所以在他的心里边,他所思所想,不是一个人的事情,他是一群人,乃至于说整个社会和人类的发展方向,所以那种格局就相当于是一盘棋一样,这盘棋该怎么布局,他心里面应该清楚,但是这盘棋具体该怎么下,离开任何一个棋子,这盘棋就下不了。那么太虚大师在复兴汉传佛教的这一盘大棋里面,有很多的棋子在运转,其中大勇法师和法尊法师就是两位非常杰出的代表。这就引出了大师和法师的第三个不同:大师是一个大的格局,在大的格局里我们每个棋子的意义和价值就能够充分发挥出来,所以在一个团体里边不需要每个人都成为大师级的人物,但是每个人都可以发挥大师级的作用和贡献,怎么发挥呢?只要把自己放到法师的格局里面就可以了。”
法师提策大家了解和学习大师经历不单单是为了缅怀和提升信心,同时还有两个目的:一个是让我们知道将来还能不能碰到大师;一个是我们自己有没有可能成为大师。
然后法师将宗喀巴大师的一生划分为五个阶段,非常详细地介绍了每个阶段的成长过程。
法师简要介绍了太虚大师的一生,面对当时内忧外患的环境,太虚大师提出三大革命来振兴佛教:教育革命、教制革命、教产革命。最后用共业的力量来解释为什么宗喀巴大师改革成功,而太虚大师改革失败;以别业解释为什么宗大师能取得成功,太虚大师虽未成功,但在思想是上的影响很大,特别是人生佛教与人间佛教的理念,现在已然成为教界的主流。
最后比较两位大师成长的历程,进而联系到师父建立汉传佛教的修学体系。下完课,现场组的师兄们在车上一起总结复习上课内容。扮演考官角色的师兄刚一提问,贤靖师兄马上抢答:“讲四位法师啊,然后讲一盘大棋和棋子的关系……”贤若师兄也加入进来,大家对刚上完的课印象非常的深刻。有的师兄分享说为什么记得这么清楚,那是因为上课的时候非常用心地听了。贤若师兄分享说:“法师讲课使我想起了以前读书的时候,这样的一个分析框架。现在上班久了,思维模式都僵化了。”
而与此同时网络上的讨论和提问仍在激烈地进行着。
龙泉寺法师参观顺义与密云有机农场
当“准”农民的日子也有一年多了,但对农业还不是很了解。上午,贤然法师带领大地心农场的张绍先、王蕊居士,经孔朝圣居士介绍,拜访了中国绿色食品协会副理事长黎主任,了解了不同层次的农产品标准,以及认证程序和行业标准。法师就有机种子的选择、有机肥料的培养和田间管理等问题请教了黎主任。黎主任认为佛教做有机农场,如果不杀田间病虫难度很大。
中午匆匆吃碗面条,来到了了位于顺义马坡的东周丰源有机农场。这是一家历经五年坚持按照有机标准运营的农场,同时是生物肥示范基地,占地360亩。负责人季女士是一位坦诚的人,我们更加了解到保护大地、坚持有机农耕的艰苦。她们朴实的理念,坚忍不拔的精神,更让我想到大地心有机农场今后面临着诸多的挑战……但品尝着她们香甜、清爽的有机西瓜,又是多么希望所有人都能分享。
之后我们驱车赶往密云古北口附近的正谷有机农场。这个农场四面环山,地理位置优越,在业内也有一定知名度。他们种植的作物种类很多,70亩地由11位农友负责,平均每人管理6亩多地,专业管理人员有5人,大多是农大毕业的学生。在交流中了解到,真正坚持有机标准的农场屈指可数,大多都是开始觉得新鲜,慢慢就支撑不住了。这两家的共性是,都不以盈利为目的,当然真正做有机想盈利目前也是不可能的。
有机果蔬现在因其过高的价格还没有普及,如果通过我们共同的努力,使大地心农场成为一个让大家参与自然农耕,同时享有有机果蔬的平台,让人人享有有机,真是一件激动人心的事情。
返回时,品味着法师说的话:“这项事业需要发大心、有毅力、肯付出的人来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