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龙泉日记
(2010-12-29 08:09:19)
标签:
龙泉戒律四分律南山律在家备览持戒文化 |
分类: 龙泉每日 |
12月28日龙泉日记
冬日的寺院,安静许多,没有了流水声,也没有嘈杂的人声,上午见行堂传出一声声佛号,下午居士楼内,声声木鱼击打着过往人的心。
人生真的像是一场梦。乐也好,苦也罢,都是在梦里。人生有顺境,也有逆境。但是,只有在面对逆境时,才能看到真实的自己。同样一件事,如果心附善法,功德自然会增长广大,就如同手中燃烧的旃檀香,闻到的人自然会沾染它的香气。因此,佛说,有内在戒定慧品质的人,即便在逆境中也会飘送品格的芬芳。
清净心持戒
今天是农历十一月二十三,受八关斋戒。
早晨在受戒时法师说,刚开始持守八关斋戒要有一个共勉的心态。戒律是令正法久住,自他都有利益的一件事情,我们持守戒律的时候自然能起到一个令正法久住的效果。持守戒律能够使我们的烦恼慢慢地调服。自己烦恼能够调服,自然也不伤害他人,对自他都是有益的,所以持守戒律是让我们消除烦恼的一种方法。
烦恼清净,人心和谐。而且在持戒的过程中能够得到三宝的加持,心要多去缘念三宝,不要经常去缘负面。比如说,我们在持戒的过程中会一时犯戒这样的想法,缘的多了,持戒就不容易持清净。另外,在受戒持律过程中要注意的是精神。尤其是四分律,在唐代的时候,经过道宣律师和大乘经论会通之后,虽然四分律是小乘的戒条,其实他的精神是会归大乘的,我们在受戒的时候就要发起自他利益的菩提心,这样受戒的时候才能受得上品的戒。大乘戒的持守在精神。在平时不能说,我受戒了,我要有戒律上的防护。要长期升起利益别人这样一种忆持心,这样才与四分律的精神是相合的,才是戒律持守较好的体现。《南山律在家备览》中说,戒律在佛陀制定的时候是和法界相应的,有广泛的容量。我们在持守的时候,如果为自己去持守,这样的容器就是很小的。打一个比喻,戒就如同大海一样宽广,而我们的身器就如一个小瓶,很多都不能领受,这样的持守也是不清净的。
还有一种情况是和同行相处不好,相互之间或者说喜欢看别人的过失,这样也是不行的。长期升起善心和利他心,这样戒律才能够清净。我们在持戒的过程中有一个误区就是怕犯戒条,四分律里有这样一种精神是很关键的,如果只持守戒条,这样持戒也是不清净的,受持戒律要升起利他心,这样才是受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