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四溢,爱心满人间——第二届乡村图书室与阅读推广研讨会

标签:
图书室互动论坛出家佛法慈善佛教图书馆教育 |
分类: 慈善文教 |
书香四溢,爱心满人间
——第二届乡村图书室与阅读推广研讨会
北京市仁爱慈善基金会助学项目组赵丽娜、郝丽妮和一直在山下承担护持的田居士于6月9日赴四川成都参加“第二届中国乡村图书馆建设与阅读推广研讨会”。
本届研讨会于2011年6月11日到12日在成都举行,本届大会由心平公益基金会、成都市大邑县教育局主办,萤火虫助学志愿服务中心承办,参加此次研讨会的有来自66个单位的150多名代表。该研讨会是2010年,由心平公益基金会等机构基于“独立、分享、合作”的精神而发起,并在武汉成功的举办了第一届,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为持续推动我国乡村学校图书室与阅读推广工作,搭建公益组织交流协作平台,今年特此举办了第二届。
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副主任王子舟教授致开幕词
主题分享发言之一从乡村图书馆建设到乡村阅读促进
互动论坛一:可持续才有未来 梦想行动国际发言
互动论坛之二:让学生自己管图书
会议围绕乡村图书馆建设、乡村阅读促进、“梦想书屋”项目的架构和设想、立人在深耕本地和县域覆盖方面的实践、如何在乡村小学开展阅读课及阅读推广、图书公益中盘升级了、爱的书库县域覆盖的经验等六个主题展开。每个主题分享之后都有一个互动论坛,每个互动论坛由三到四个机构的负责人围绕一个话题,比如,如何持续才有未来、让学生自己管图书、从游击战到阵地战、坚持才有力量等。就本机构的探索实践经验做10分钟的主题发言,在短短的80分钟内,观众不仅可以听到3-4位代表对同一问题不同方面的精练阐述,而且还有机会向发言代表提问,共同切磋在建设图书馆和阅读推动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会议气氛热烈,11日晚很多参会人员促膝而谈,彻夜未眠。会议最后由心平基金会的秘书长伍松做了总结发言。
心平基金会发起人段永平、刘昕夫妇与观众交流互动
微笑图书室徐峰-面对现实
王林教授-在乡村学校开展阅读有其独特的优势
小小图书室,影响一大片
阅读促进语文教学的改革
挖掘学生独立自主思考的能力--你来说,我来听小小意见箱
挖掘学生独立自主思考的能力--学生自己制定的图书管理制度
心平基金会秘书长伍松总结发言
坚持为了需要
乡村图书室建设和阅读推广这个领域有为什么有这么多的机构、这么多的人关注呢?从几位代表的发言中我们可以略窥一二。微笑图书室的徐峰总结:我们要面对现实,目前中国社会和教育的大环境体制疆化,资源不平衡,教育功利化。政府现阶段的投入以改善硬件为主,师资培训、软件改善方面基本不重视或没概念。人民出版社小学语文编辑的王林教授认为在乡村学校开展阅读有其独特的优势:在乡村课程没那么紧密,孩子可能有更多的时间去阅读;相比城市的老师,乡村教师在课堂上没有那么强势,可能给孩子更多表达的机会,乡村老师也更加虚心,能接受一些新的事物和观念;家长对学生的教育介入相对较少,更加趋向于听学校的意见;在乡村考试压力没有城市那么大,外部也没有那么多的诱惑,学生可能在阅读上花更多的时间。乡村图书室建设与阅读推广只是民间组织国民关注教育中的一个点,但是透过这个点我们欣喜的发现,这不仅仅是推广阅读,在推广的过程中更是民间机构、学校、老师、学生反思我们现有的教育模式,站在一线上实实在在的探索实践教育新思路新方法的开端。伍松秘书长在总结时说,去年在武汉开第一届研讨会的时候,我们只是一棵小草,今天我欣喜的发现这棵小草长大了一点,只要我们努力去坚持,我相信只要坚持再用20年、不行50年、100年我们一定会长成苍天大树的。
最后王林教授在会上送给大家的一首小诗,与所有的朋友共享:
一点点
一点点种子
一点点泥士
一点点整理
一点点这个那个
一点点阳光
一点点雨水
一点点等待
然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