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2月19日龙泉日记

(2010-12-20 09:50:13)
标签:

云丹

龙泉

八关斋戒

持戒

功德

文化

分类: 龙泉每日

12月19日龙泉日记

   12月19日龙泉日记

 

  周日的居士楼最热闹,来自山下的学员聚集在此一起共修。

  周末义工队的一些义工们不愿早离开,上午继续留在寺院出坡。

  今天出坡的任务是捡石头和填沟渠。捡石头主要是把路清理干净,把工程余料统一归置。捡完路面上的乱石后,大家都还觉得意犹未尽,便把埋了一半在土里的石头也使劲往外挖,有师兄笑称我们是考古队挖宝石的。还有的师兄特别钟情于大石头,虽然身体娇小,但一看到有大的石头就立马冲过去,仿佛捡了个大元宝。短短的半天时间,没有了乱石的小路显得格外地清秀,大家心里都非常欢快。

  小路旁边的围墙刚开始修的时候,义工队的成员也在这儿帮着传砖传沙子,看着这路这墙,感觉就像是建自己的小屋子,每一处都凝聚着心力。

  太阳从林隙里照过来,把师兄们的脸庞照亮了,挥汗间也在心里洒下了一片阳光,一掊温暖。冬日里的风虽然有几分寒意,但是大家的热情和干劲驱走了寒风。

  然而境界是无常的,后来由于大家都干得比较累了,欢笑声渐渐低落。有的师兄开始四处张望,周日人比较少,所以宁静中点缀着些许的单调。而赵丽萍师兄还在那儿非常专注地干着,一铲铲土将沟渠充实着,也充实着内心的喜悦。师父说:“真正承担教法是不分昼夜的。”在这样的时候,能够保持一种积极的态度,于他人就是一种激励,那么是不是也是承担教法,承担师长事业的一种方式呢?

 

 

八关斋戒

  如果人生是一趟旅行,那人身就是这趟旅行的舟船。生命有始终,人身确很难得。佛说,戒为无上菩提本。受持戒律是人生增上的根本。

  今天是农历十一月十四,早晨受八关斋戒。受戒时法师说,在受戒之前意乐和动机是很关键的。要想,我为什么要受八关斋戒?有这样的想法和目的很重要。持戒有一个误区是,在受八戒的时候,怕在持守的时候犯戒了。在八戒的戒相里边有一些容易犯,但是在持守的时候不能以这样的心态去持。如果想“我受戒,犯戒的话是会堕落的”,如果以这样的想法去受戒是不太好的。可以这样想,我们在持戒的过程中,有一些微细的地方有犯到。但我们的根本戒,还是容易持守的。所以说,要以一种欢喜心去持戒,持守清净的戒法,有难遭难遇的这样的想法。不要想哪一些戒会犯到,会有很大的业报、很大的恶果。以负面的心态去持守,戒就不容易发挥出它的的功效,这些是微细的地方。威仪是行住坐卧有不如法的地方,其实在根本的地方并没有犯到。在持戒的时候还有一点注意的是,个人持戒的时候有没有违犯别人。

  总的来说,受持八关斋戒是为了增长善心,增长善心的功德。受持戒的功德是数不胜数的,可以增加往生的资粮,往生的时候很重要的一个就是资粮。戒生定,戒发慧,八关斋戒是很重要的方便,受持八关斋戒清净的功德胜过供养阿罗汉的功德。

  在寺院里受持八关斋戒还是比较容易的,一日一夜较容易持守,五戒要一生持守,就不容易清净。刚开始受戒的时候,心念不清净也很难免,但是也不能那么堵防,烦恼是堵不胜堵的,重要的是用疏导的方式,缘一些比较清净、光明的事物,久了心念就会清净。用对治的方式,而不是用堵的方式。用堵的方式有可能导致自己越来越紧,最后就受不了放弃了。持戒也是可以忏罪,受八关斋戒,除五逆罪,其他的一切罪业都是可以忏除的。八关斋戒,所谓的斋就是清净的意思。不仅指戒清净,有时起一些恶念,比如鞭打一些牲畜,责心忏就可以了,基本上不算破斋,但是逆。

  还有人说,越受戒越有境界,这基本上是内心不是很笃定的状态,受戒心态不是很对就会犯到这种情况,心态处在防护状态,说我要坚持,不犯戒,这时反而造成心理紧张。有时候本身不是什么太大的事情,比如说,心态不平和,这是持戒心态的问题。

  戒相是来约束自己的,不是约束别人的,别人遇到痛苦、违缘和你说一些不如法的话,你理解他的处境就可以了,善待别人,设身处地的为别人着想,这样戒律就不容易犯到,而且会增长善功德。还有的人在世间有一些应酬,不非时食,平时注意一下就可以了,主要看心态,看心念想些什么东西。佛制戒有开遮,有因缘,比如说不坐卧高广大床,是因为容易生骄慢心。

  受戒后持戒,功德才能增长,八万四千烦恼潜伏在我们身心内外,要依靠戒法调服。师父早斋开示时也说:法并不是抽象的概念,它是非常具体的,在日常生活工作、行住坐卧、同行之间,都是能够体现。大家都照着规矩、办法做就会和合,慢慢地内心就会缘到法。

 

承担与成长

  一年要结束了,周末义工团队也开始总结自己的收获和成长。几位领队的老义工分享了自己的成长和收获。

 

12月19日龙泉日记

 

  来寺院时间较长随风师兄,感觉自己最值得随喜的就是来寺院坚持得比较好,几乎每周都来,从开始的不愿意说话到后来发心承担。收获最大的就是责任心增加了,而且在学习中逐渐消除我执,不再坚持自己一定要什么什么,由此发现能够听懂师父的开示,并且从师父开示中得到解决自己问题的答案。对于未来的期许,就是希望以后能够向碧海师兄等看齐,承担团队当中更多的工作。

 

12月19日龙泉日记

 

  阳光四溢的庞亮师兄,一开口就将热情传递给了每一位在场的同学。他总结自己的收获就是认识到发心的重要。因为身边一些师兄的影响,庞师兄逐渐认识到,其实有时候不是一件事情特别累,最主要的是自己的发心,当真的有了这种发心,内心就会有力量,那干什么都行。虽然也经常会碰到困难,有很多的障碍,但总有同行的帮忙,所以坚持一步步走下来,身心变得特别轻松。

 

12月19日龙泉日记

 

  儒果师兄认为自己还是很有福报的,进步是大跨步的往上走,而这一切的改变都是因为法师和同行的拉拔。儒果师兄分享,刚来的时候是总故意掉队,这时候,不是乐音师兄就是随风师兄等,又把自己给拉回来了,这里有什么事情你来帮忙吧。现在理解这些了,这是法师想培养你的发心,通过给机会承担,在承担中认识自己。儒果感觉收获大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听话,听法师的话,听师兄的话,纵然有不情愿的时候,也相信他们肯定是为自己好,所以就放下自己,听他们的。

 

12月19日龙泉日记

 

  一年的时间过去了,大家对未来充满了信心,相信只要在团队当中,努力承担,慢慢消除自己的种种烦恼,让身心逐渐变得轻松愉悦。

 

乙二班课堂随记

  周日上午,学佛小组的课与往常一样按部就班的进行,居士楼二楼专门安排了几间教室,根据课程的进度,由不同的讲师分别带几个班的广论课,走廊的一端传来了悠扬的音乐:见行堂法音嘹亮,明心阁禅茶飘香,恩师在门前眺望,等待着我们回来.....跟随师父是我们永远的承诺......走进去,原来是乙二班上课前行的旋律已然响起。

  因为在山下开了很多学佛小组,有一些同修开始到山下去学习,山上的生员在减少。

  另外还有一个殊胜的因缘就是乙二班迄今为止,已经输送了二十多名讲师到讲师团,目前在座的同学中也有好几位已经或者即将被输送到讲师团。云丹老师鼓励大家说,客观上来讲,做讲师的同学暇满程度,信心呀,道心的坚固程度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每个班委都是当不了几天,就被提升为讲师,所以班委的轮换运转,在相上看可能是有一定的负面影响。诸多因缘导致班上的人员在下降,但是没有关系,关键是我们每个人只要在这个过程中得到提升和历练,通过这个平台能走到更好的地方去。

 

12月19日龙泉日记

 

  云丹老师还鼓励大家每天写日记。去年云老师在山上没有办公的地方,没有办公桌,每次需要从家里带着一个特别大的行李箱才能把作业拉下去,大概每次收作业五六十本,每本作业需要十分钟,每星期大概需要两个晚上备课,三个晚上看作业,虽然很累,但是一直在通过这些方式给大家策励,还经常会问大家作业做得怎么样了。

  最后云丹老师诚恳地说:“这里面有很多我执的东西在里面,抛开这个问题,我想那种同行善友的,那种团队的促进作用对自己的学修还是很有利的,就象刚才歌里唱到,师父在等待我们归来......那我们呢?是不是愿意回来?踏进来?踏进来了,是不是愿意安住在这里很踏实地学习呢?象林老师的话,这辈子不猛烈的造业的话,下辈子想要增上是不可能的,往生?基本是给自己说个笑话,别把往生说得那么简单,往生是很难的,想到这些,我们还是在现有的基础上努力一点,再努力一点,当然努力不是把自己与世隔绝,把自己排斥在家人之外,而是说,在我们能够控制的时间里面,不要让生命虚度,一分钟都不要虚度。

  今天收到日记,很高兴大家对我的信任,当然末学也是烦恼深重的人,看别人的日记未必就不带着自己的烦恼,但是我愿意通过这样的方式和大家一起成长,去年的包老菩萨的日记写得很好的,我们在班上宣读过很多次。她就在这个过程中跟邻居,跟母亲,母亲跟邻居之间的这种业缘的调整和转变,一位已经六十多岁的老菩萨,能够那样整齐的写日记,日记中能够对自己的反省那么到位,也非常实在,这也给了我很多触动。

  另外僧团的悟光法师写日记写了十年了,据说师父过去很多年,每天都要用两个小时的时间,大家都入睡以后,打坐坐在那里,反省一天有哪些问题。

  我们的日记主要有两条,一是观功念恩,是为了策发自己的力量,比如我应该怎样消除和其它人的隔阂对其产生正面的好的力量,第二方面就是要反省,我今天有哪些话说得不好,哪些事做得不好,哪些起心动念我没有控制好,这两个方面是最重要的。但是前提是欢喜,我愿意跟着这个团队来学习,来写这个日记,通过这种方式来提高。”

 

12月19日龙泉日记

 

  今天班上学习的课程是皈依三宝,其中一个问题引起了大家很大的兴趣,“你皈依三宝后,所求愿满吗?”

  包老菩萨皈依以后做了很多护持道场的工作,谈到这个问题,老人家很有感触地分享说:“开始的时候我家的孩子不听话,当时我的嗔恨心也很大,以前没有皈依,也不懂佛法,因为孩子的事情甚至找到派出所,结果越找派出所越麻烦。后来有人说,‘你皈依三宝试试吧,求求佛菩萨吧’。我抱着将信将疑的态度,稀里糊涂的入了佛门。刚入佛门也不知道怎么办,又有人说,‘你诵地藏经吧’我就三年中,每天诵一遍地藏经,两千声地藏菩萨圣号,祈求心特别大,后来事情变了,孩子真得回到我身边了,这个愿就满了,这是个很简单的例子。我家老大结婚后,两口子的关系不是特别好,孩子就跟我说,‘妈妈,你看怎么办?’我就说,‘你好好念佛吧,好好皈依三宝,每天磕108个头,每天念大悲咒,祈求三宝’。后来事情也变了,人又回来了。所以现在我的家人也信了三宝,而且在支持我。为什么我能总来山上,也是我的家人在为我做得功德。所以我现在的想法就是,一定要好好修,发大愿成佛。”

  刘师兄也分享说:“前两天我有个想法,就是想和师父走得特别近,那样感觉会特别好。拜佛时我用心祈求,拜着拜着突然间就明白了,如果拜佛的过程当中,能把我的心跟满天的佛菩萨拉进,我们就跟他们在一起了。跟随师父也是一个道理,如果我的心和师父的心紧紧的连在一起,我就明白师父怎么想的,我就是和师父在一起。这是我在祈求的时候一个特别大的感悟。”

  云丹老师总结说:“这个例子看上去不是一个很突出的在祈求的时候愿满的例子,但是这例子里面有一个很关键的点,我们和师长在一起,并不是我们一转身能看见他,而是在于你的心是不是和师长在一起。我们都希望成为师长的心子,首先他对我们都是平等的,热爱的,但是我们是不是能够成为懂他的心子,是要看我们是不是愿意仔细聆听他在说什么,放下自己的想法去听他的,按照他的教诫去做。那么就是刘威师兄刚才讲到的,他这一点一下子就明白了,通过拜佛,懂得心和师长在一起,懂得师长的想法,延续下来,按照师长的教诫往下走,这样才是真正的皈依三宝。

  接下来其它的同学们也分享了相应的实修实例,大家在互相勉励,互相策励中度过了一个愉快的上午。山下的同修平时忙于自己的事业,家庭和个人的学习,但是很多人都能坚持周末来听课,沐浴甘露法雨之中,并且随份随力的参与出坡,支持寺院的建设,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断的大力承担,每每看到这些来去匆匆穿梭于山上山下,世外世间的大菩萨们,总会不由得升起感恩和感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