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爱助学安徽之行——三载助学往太湖,团队和合的新气象

标签:
安徽邓雪娇太湖县教育局基金会文化 |
分类: 慈善文教 |
2010年仁爱助学安徽之行
——三载助学往太湖 团队和合新气象
2010年11月29日21:57分,由北京开往合肥的Z73次列车启程,拉开了仁爱慈善基金会安徽助学活动的序幕。由基金会副秘书长王昕带队,王卫、邓雪娇、郝丽妮、杨娟、刘巍、黄元、赵丽娜8名志愿者同行,开启了这次充满爱与希望的旅程。曾经的“让爱传递”的呐喊,又一次荡气回肠地响在每位“仁爱人”心中。仁爱助学项目秉承“资助为起点,关怀为重点;资助有限,关爱无限”的指导思想。自08年启动安徽助学以来,今年已是第三个年头了。此次安徽之行是基金会助学组在重新改组之后的第一次活动,经历了沉淀和调整,在事项执行上呈现了新的面貌,虽然做的事情很小,但这预示着一个全新的开始……
30日的9:50分,志愿者们转乘从合肥开往太湖县的火车,坐定后王昕老师就带领几名志愿者开始讨论下午与太湖县教育局汪礼江局长会谈的内容。这次出发之前,大家就做了充分的前行准备,制定了会谈的流程,就要讨论的内容起草了九份文件,打印并装订好。为了令会谈有序有效,在火车上又重新梳理了所要讨论的各个主题的主次,每个主题的重点,所要达成的目标。会谈主持人邓雪娇是本次“安徽之行”的总召集人,她一遍遍的整理思路,认真地将每一段话整理复述出来,每个要讨论的环节都安排了主要发言人和补充发言人。火车上的讨论有条不紊的进行着,过程中大家每完成一个话题,便忆起师父、法师、林老师的教授,对比师长的教授检验当前的问题,关于未来发展方向的设想一个接一个的碰撞出来。旅途中这认真而充满欢喜的会议不断引起其他乘客的注意:同一车厢内的乡村教师、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和做生意的小老板,有的主动与志愿者们交流起来,有的不好意思地在一边旁听……不知不觉中,己是下午两点钟,火车到站了,每个参与讨论的志愿者对会议的内容也都条分缕晰。
丽妮很兴奋,觉得大家的讨论非常有成效,但王昕老师意味深长的说:“不在于我们讨论出什么结果,而在于我们讨论时的状态,大家用的是一种接纳的心态,一旦我们有一次这样的经历,以后就会越来越多的在这种状态下交流。”
火车沿途唯美的风景衬托着宛如童话般质朴的房子。这样一个人杰地灵的地方,把千里之外传递过来的爱衬托出别具一格的韵味。坐了16个小时火车的志愿者们,当踏上太湖土地的那一刻,最直接的感受就是空气好新鲜啊!
在教育宾馆,这一行人与由另一路到达的郑荣珍老师和姜兰会合。经过简短的安排,志愿者们就分为两组开始忙碌起来。以黄元为主的后勤小队开始分装明天要走访孩子的礼物。每个亲爱的宝贝都会得到一个笔记本、手套、围巾、贴画、擦手油,老师会收到仁爱基金会最新的杂志、助学通讯,校方还会收到08年、09年助学安徽活动时的合影。这些礼物,全部分装到印有仁爱logo的布袋里。
图4:及时合对财务
图5:会谈准备
志愿者刘巍,曾经是另一家基金会贫困学生助学工作的项目执行人,刚刚辞去令人羡慕的高薪工作加入基金会作全职义工。他对受助学生的初期审查、走访、编写报告、回访、建立学生档案、特殊学生关怀这一整套工作流程非常熟悉。这次活动中,由他负责审查2010年度90名新受助学生的资料。在严格执行协议要求的同时,对待每一个能够符合标准的信息就近最大的努力审查清楚,不因信息填写不完整等失误造成没有通过资助标准情况的发生。可能这一千块钱对这个孩子命运是否能够改变是不确定的,但刘巍非常坚定地说:“对我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新受助的学生中有许多不符合受助条件,还有许多他难以界定,于是将王昕老师和王卫也叫汇评,有时三位审查人员怎么也落不下“决断”的这把刀,对于特殊的情况还要打打电话一一核实。
30日重要安排便是与汪礼江局长的会谈,特别是近两天走访与新生资助仪式的计划。因汪局长临时有会,就让基教科查晶科长先与大家交流。查科长最近腿伤了,走路不太方便,可还是按时到达教育宾馆的会议厅,并坚持说这些天会一直陪同大家。由于事前的准备,查科长对于会谈材料非常熟悉,甚至能指出其中特别不易发现的错误,对许多细节性的内容也非常清楚。自08年与太湖县教育局共同展开当地的助学工作以来,他们的这种敬业的精神经常令志愿者们感动。查科长平易近人,谦虚而温和,交谈的气氛很融恰。邓荣珍老师高兴地说:“来了一位新科长,我们与太湖的缘分又广了!”
图8:与查科长交谈
汪局长开完会赶回太湖时,己经是晚上九点钟了,虽然早上五点就起床,忙碌了一天,但在他的脸上却看不出丝毫的疲惫。12月1日志愿者们计划分3个小组,走访6个学校的45位同学,汪局长派三位科长同行。谈到去弥陀的路不好走,汪局长特意派了一辆性能良好的车子,当场亲自打电话联系,并提醒弥陀的路远,建议这一小组早上七点钟出发。为了不耽误高三的学生上课,他又建议把县城中学的走访安排到中午和下午四点之后。新生资助仪式预定在12月2日在恺风职业学校举行,经过下午的资料审查,本次受助的43位新生来自30多个学校,届时将由他们的老师陪同来参加受助仪式。为了不使山区的孩子清晨起床赶路,摸黑回家,汪局长建议仪式从上午十点半开始,午饭后结束,处处体现出他的细致用心。
图9:与汪局交流
谈到“仁爱孝德奖”项目的意义和在太湖的第一届评选所获得的社会认可,汪局长表示这个项目不仅要继续做下去,而且要扩大范围。“班班有个图书角活动”虽然没有细谈,汪局长也初步表态,认为根据阅读对于学生来说非常重要。而对于基金会资助优秀孤困大学生的计划,他更是表示一定支持!由于时间太晚,汪局长还要赶回办公室处理工作,关于后面几项事情,大家预定第二天再详细讨论。
汪局长对工作的热情、处理事情时清晰的条理,雷厉风行的态度,处处站在学生的角度上考虑问题的方式,给大家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夜已深了,邓雪娇带动的简短而有力量的结行,几乎给这一天划上了一个句号。因为在散会后,文宣和物资组的同学们,还在“阳奉阴违”地对待邓雪娇要求休息的呼声,为第二天做着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