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学诚法师
学诚法师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1,100,149
  • 关注人气:66,12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1月23日龙泉日记

(2010-11-24 10:23:45)
标签:

云水

德尘居

小广场

大风降温

文化

分类: 龙泉每日

11月23日龙泉日记

 

  登上道德峰,放眼远望,近处的寺院、远处的都市,瞬间尽收眼底。刚刚身处其中的环境,忽然变成了自己观察的对象,一种轻松解脱之感油然而生。而平时,我们会把周围的环境当成自己生活的全部,会忘掉原来还有一个更为高远的境界。这是位置和视角的问题。 


11月23日龙泉日记

 

  换一个高度看世界,会发现,我们所谓的“全部”其实只是无限广阔的天地中一个极微的局部,而这其中发生的喜怒哀乐,更如烟云般无法捕捉。这时,我们不禁失笑,但更多的是哭笑不得的感慨。

  眼光很重要,我们眼中的世界决定着我们的心情和对待这个世界的态度。佛法,在教会我们怎样看世界。

  生命是无限的。我们把自己的生命花在考虑眼前利益的得跟失,自然而然我们内心里的那些烦恼的沉渣就会泛起。烦恼的沉渣泛起的时候,生命的本意、生命的状态,生命的过去和未来,这样子一个深奥的命题,就被掩盖掉、消失掉,我们内心就不会有灵性……内心没有灵性,我们就不容易有智慧,不容易有悟性。

  当我们忽然陷入迷茫,感觉自己越活越看不清方向,也许是我们的眼光出了问题:我们一直在看眼前的利益和得失,工作、感情、家庭,没完没了的思虑、计较、担忧,生活已经不是一种享受,而是一种折磨……这时,不妨登山远眺,看智者为我们指引空旷无穷的天际,就在超越原来生活高度的同时,我们会突然与自己的心灵不期而遇——那是我们广阔如苍穹、跃动如灵珠的自由生命!

 

落叶凋零,爱却不会停止积淀

  今天凌晨,清华心栈陈永辉师兄熬了满满两桶粥,参与奉粥的志愿者出奇的少,只有5名。王子儿师兄说:来心栈几乎都是比较热闹的时候,看来今天有一番别致的清净。清洁的大叔看见我们,乐呵呵地说道,今天看来人很少啊!我们也乐呵呵地说:少有少的好处。人少更能培养大家主动承担、积极做事的心态,也更能体会到那些半夜就起床熬粥的师兄的辛苦,和那份默默无闻背后的默默奉献。试想这杯粥后面还有多少项目组、后勤和煮粥师兄的付出!人不多时我们更感责任重大,更要好好分工、各司其职,一定要让传出的这份爱丝毫不减!既然选择了“每天”,就选择“每天”的听话,也选择了“每天”的顽皮。心态对了,风雨送粥也是一副优雅的水墨画;何况今天阳光还不错,落叶凋零的日子,爱与温暖却从来没有停止积淀……

 

一次次慢慢放下

  初冬的早晨,天气有些阴冷。而一进入新建好的暖棚,立刻有种温润之感,半亩多的田地上笼罩着薄薄的水气。一陇陇地已经整齐地开垦好,土地显现松软肥沃,这是因为撒了牛粪的缘故。靠近门口处的几块地已经种上了从旁边的冷棚移栽过来的盖菜,还有田老菩萨从西跨院菜园移栽过来的油菜苗。这些油菜苗看着不是很壮实,田老菩萨说:“别着急,这是小密苗啊,刚移过来,要一点点缓过来!”是啊,万事万物,包括我们心念的转变不都是需要一个过程吗?里面的几陇地昨天已撒了菠菜籽,大约十天之后就可以出苗了。最里面还剩下的几陇地上今天要撒上油菜籽,菜园义工王淑云正拿着耙子松土翻地。

  暖棚是10月13日开始动工的,从最初的挖沟、砌墙、做保温层、搭架子、上薄膜,到后来的铺棉被、安装卷扬机、翻地,贤乐师是陪着暖棚一点点长大的。问贤乐师,什么时候最开心?贤乐师说:“就是田老菩萨撒籽的时候吧,我就问他:什么时候能吃?”在场的义工们全都被逗乐了。

  不过,提到其中的感受,贤乐师说:“干一件事不容易,要众缘和合。光靠一个人,很多事情承办不了,需要很多人来参与。师父开示过,造共业,大家要一起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才能做成,所以需要依靠很多人。田老菩萨、淑云、范晓娥、丁亚娟他们在当中都付出了很多。”

 

11月23日龙泉日记

 

  乐师的体会一下子点到了团体问题,一位义工问:“怎么体会团体与个人的关系呢?”

  乐师:“离开团体,没个人!”

  义工:“怎么样从团体中得到快乐呢?”

  乐师:“在承担中遇到境界的时候,能过去就快乐,过不去就不快乐呗。”

  义工:“那您遇到过什么境界啊?”

  乐师笑了:“很多,比如有时候与满师的意见不同,满师也给过加持啊!把自己的想法放下了就快乐了。”

  义工:“可是放下真的不容易啊,有的时候就咽不下这口气,心比石头还硬。到底怎么才能把自己放下呢?不是那种耿耿于怀的放下,而是死心塌地、心甘情愿的放下?”义工的发问像是连珠炮。

  “本来是这样子,”乐师做了一个浑身僵硬紧绷的样子,然后马上换了一副放松自在的模样:“这样子就放下了。”大家又都笑起来。

  “那怎么样从‘这样’转到‘那样’呢?”另一位义工锲而不舍地笑着追问。

  乐师:“如果一直缘着自己的想法,总是站在自己的角度,没有从别人的角度去考虑问题,那要放下的话就不太容易了。你放下,就是在破我执嘛。”

  “可是‘我执’有时就是舍不得放怎么办啊?”呵呵,看来今天的发问可真够“执著”的。

  “那就一次次地去慢慢放下呗。”乐师的回答依然是那样自然随和、慢悠悠的。

 

 

护坡工程中的艺术奇思

  在熬狱沟的北岸,沿着山沟,从7月份起就一直在施工,这里在修建一条总长上百米的护坡,以起到加固作用。这条护坡最大的亮点就是准备沿着坡做艺术岩洞。

  贤立法师刚刚检查了新水包的工地,一边走一边介绍修艺术岩洞背后的缘起:“最初,师父希望修一条公路通下山去,那边上肯定要做护坡,因为自然坡没法走车。测绘之后,发现坡度百分之十七,太陡了,公路显然修不了,但护坡的沟已经挖了,还是要做。可是一面大硬墙很难看,当时设计师就给我提了一个设计思路,在护坡上做一个一个拱洞,有凹有凸,这样看着就不会那么硬。

  拱洞到底做多深才合适呢?这就涉及到力学问题,设计师解决不了。我们就找结构工程师,也探讨过几次。结构工程师要求给出地勘测绘数据,才给做设计。后来我就说算了。已经挖好的沟有四米多宽,我想就砌两米五宽的大墙,先把基础砌起来,按我们的经验,这么大的墙绝对不会有问题,而且上面不走车,没有横向荷载。

  我们可以把基础砌得足够宽,但是洞到底做多大,才能在安全上万无一失呢?因为一削洞,墙的横向挡阻力就减弱了,就好像掏空了一样。后来王殿生居士来了,他就说,如果做洞,你就做一根一根‘肋’,就是把两个洞之间的墙壁做得厚一点,直接顶到后面的山坡,这个挡阻能力就能特别强。于是,我就受到了启发,这样就可以做到进深很大,可以做一个个很深的岩洞了,而不是一个个很小的洞口,所以我们就可以在里面做佛教壁画,做佛教艺术创作。”

  路上,贤立法师看到丁班的出家师们正在挑拣施工中剩下的碎砖头。法师说:“还剩下半块的就留下,都能用。你看这碎砖头、渣料、渣土,可以用来回填,一般都扔了,咱们当时都留着了,扔了可惜。现在看,留着真是派上用场了。大沟后面一直渗水,回填土的时候,泥一泡水,就软趴趴的,没法打夯。我打算铺一个渗水层,就是铺上30公分的碎砖渣子,上面再回填土就能硬实了。这样上面才能做洞,否则以后洞容易塌。咱们施工没有一点废物,零垃圾,能用的尽量去用。咱们要是不明才会有废物产生呢,我们人至少要一点一点明吧。”

 

 

珍惜当下的因缘

  下午,库管于清华和王丽华居士在云水堂前的小广场上收拾衣服。于居士说,这是存在库房里的衣服,洗一洗明年夏天还能穿。有些衣服洗了,但还有一些陈旧的污渍。于居士说,这些可以当工服穿,像菜地干活就可以穿。

  衣服收回到库房里去,坐下来休息一会儿。王丽华居士说,最近自己有一些突破,原来特别在意自己的身体,总担心会不会睡眠不足,干活累着了啊。通过这一段时间学习师父开示,听到法师的一句话,我们把身体都布施给众生了。听了这句话,自己也想想也是,学佛法不就是要破除“我执”吗?总在意自己的身体不就是一种执着吗?要放下!所以现在不像过去那样在意了,每天都和于清华居士俩人找事情做,收拾库房。收拾完库房就会出去到外面再找些事情来做。这样做几天发现,干得比原来多了,身体、精神反比原来好了。

  前几天,王丽华居士一个人坐在云水堂前的小广场前,整理白菜,那天气温可能也就是10°C左右。在外面还是有一些冰冷的感觉,但王丽华居士还是一个人围个围裙,在广场上帮着整理白菜。王丽华居士很高兴自己的这个转变。今天晚上客堂有集体的出坡,坐在库房的王丽华居士不时地看手表,“不要迟到了,四点半集合。”到点了,一再地催促于清华居士快点收拾,马上想要去参加出坡。

  于居士又说起现在的学习。对学习,于居士特别希求。每周一上午带山下的居士诵读《大般若经》,平时自己有时间就听《广论》,寺院里集体的学习于居士也积极参加。他说,都到这年龄了,更要努力学习,不能再到处乱跑了。想一想师父给我们这样一个好的地方,还经常请一些外面的善知识来给我们讲课,我们一定要好好珍惜啊!

  两位老居士都特别珍惜目前所拥有的一切,就如于居士说的那样,在这里是福慧双修啊,既有法师带动的学习,同时每个人还可以为三宝做事培植福报。

 

龙泉供暖正式开始

  药石前,贤月法师来到德尘居,开始将每一间房间里的暖气片中的气放出,以便晚上供暖。临离开时,法师将门仔细关严。

  据贤月法师介绍:他非常关注天气预报,经常查看一周及近一两天的天气走向。由于受大风降温的影响,明天最高温度将比今天下降5°C左右。因此,今天已经开始试供暖。今天,居士楼只是在下午供暖,早上还没有供暖。明日起,僧团、居士楼以及德尘居开始正式供暖:每天凌晨四点与下午四点都将供暖,之前要关闭门窗。晚上,从药石后开始供暖,直到八九点熄灯前。白天及凌晨的供暖,将根据天气情况灵活而定。

 

11月23日龙泉日记

 

  目前,见行楼、东配楼及北配楼采用地热式供暖;居士楼、云水堂和德尘居采取暖气片供暖。见行楼、东配楼及北配楼的供暖由僧团负责。居士楼与德尘居的供暖由居士负责——凌晨两三点,陶武贤老菩萨就开始烧锅炉向居士楼供暖;义工张存元已经入住德尘居锅炉房值班室,负责德尘居的供暖。

  贤月法师还介绍:目前根据室外温度情况,锅炉烧到50°C,这样供到各个房间的温度在20°C~30°C。未来三四天将出现大风降温天气,届时锅炉将烧到50°C,以保持房间的温度不变,大家能在良好适宜的环境中工作、学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