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尘缘 以法相会

标签:
陈永辉德都法会龙泉寺佛法文化 |
分类: 寺院报道 |
放下尘缘
——龙泉寺2010十一精进共修法会
9月30日,龙泉寺“十一精进共修”法会开始报到。古老的天王殿前,参天的银杏树下,那亲切而熟悉的黄色棚子再次映入每一位回家游子的眼帘。和煦的暖阳照耀着一张张笑盈盈的面孔,签到、领证、领书包,一切都在温馨而有序的氛围中进行。带着一份欣喜,打开崭新的书包,里面整齐地放着两本书,《佛法与人生——学诚大和尚开示法语集》、《皈依之路——学诚大和尚关于居士教育的开示》,还有《法会手册》、别好了签字笔的日记本。摸一摸,翻一翻,一切都是那么的精美别致;掂一掂,这看似平常的背包寄寓着善知识对我们的几许良苦用心和成长期盼,这精致的书包背后又有着凝聚着多少人的辛劳付出。瞧,我们的证件牌上、书包上都印有龙泉寺独特精致龙须滴泉新LOGO!而最让人惊喜的是,法会还结缘给大家每人一本全新的《佛教念诵集》和精美的大本《菩提道次第广论》!如此的细心周到!犹如回家一般!
接下来的七天精进共修,让人怀有无限的憧憬与向往,今年十一的精进共修法会应该说比去年规模更大,各方面更加完善,管理更加有序化。这次法会的特色,总共只有十名义工,五位僧众,五位俗众。师父指示,学员也应该参与做服务大众的工作,靠学员自己服务自己。
晚上七点,见行堂佛堂里僧俗二众济济一堂,十一精进共修法会总前行隆重召开。禅兴法师、悟光法师等执事法师及法会负责法师坐在主席台上,俗众总召集人云丹和副总召集人宋致宏两位师兄主持会议。
悟光法师首先为大家做了简短的开示。法师非常随喜大家在十一选择来龙泉寺修学佛法,体验静心修行。之后法师为大家介绍了本次共修法会举办的缘起,强调承办这次共修,背后有着很多不可思议的因缘。僧团最初并没有这次共修的规划,后来只是法师动了一个念头,希望为学佛小组的讲师和学员能够安排一次共修,师父很快就指示举办这次共修,可谓有求必应。这也是大家的福报和心愿所感。为了筹备这次法会,寺院各个堂口都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僧团近一段时间每天都在东配楼和北配楼加班加点,北配楼的厕所,今晚就能完工。正是诸多的缘起,才组合了这次精进共修的殊胜因缘。法师指出,这次共修延续了去年共修的特色,要求手机上交和止语,止语的特色就是静心,把这两个散乱的外缘切断,我们的心才容易宁静下来。现在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我们既然来到这里,就要安住,放下,正如手册所写的,“放下万缘,共同增上。”让我们的内心有一定的成长,这将对家庭和社会有很大的帮助,希望大家不需此行。要充分做好准备,全身心地用功。
接下来,主持人介绍了本次共修法会的组织架构。刘惠娟师兄和陈永辉师兄分别代表学员和辅导员发言。刘慧娟师兄自去年六一九法会来到寺院,之后一直做义工。当朋友问她为了什么这样选择,她说:“因为这是我的家,我是这个家的一份子,这里的一切都与我有关。”在承担过程中,他的内心越来越平静而快乐,心量一点点扩大,对寺里感到越来越亲切。去年十一共修,他是督查组的义工,举着“止语”的牌子。今年尽管他依然很好乐做义工,但法师多次策励他要在法上有更多的提升,于是这次当了一名幸福的学员。刘师兄还引用了师父的一段开示与大家共勉:长期以来,我们都是忙着一个小我,如果转心利他,人生就有意义了。
陈永辉师兄分享了三点体会:第一,法会变心力大。2009年五一法会上陈师兄第一次接触佛法,他感到自己找到了人生的方向。在去年的十一共修中,他更加切身地体会到这个世上还有圣人,自己要去追随他们。现在他对于要走的学佛修行之路非常笃定。第二,有承担,才有成长。陈师兄也是在法会上一直做义工,之后在学佛小组担任讲师,现在他是慈善部的骨干义工。他感到,正是承担不断推动自己的快速成长。第三,一定要融入师法友团队,这样才能够不偏离人生的轨道。
禅兴法师作了总结说:
“这次法会的背后有着很多的缘起。师父刚刚回到寺里,马上就去视察工地。我们今天有这么好的场地来共修,师父的愿力与推动力是最主要的因缘,所以一定要有感恩心。”
接下来,法师分享了他对这次法会意义的理解,并解释这次法会名称的内涵:
“这次法会叫做2010年十一精进共修法会。十一是指这七天的长假,七天相当于古时候打一个七一样,有佛七、禅七。如果这七天利用好的话,相当于一次密集用功,心力会得到很大的提策,在佛法会有深入的体会。这是密集用功的特点。这就是为什么古来大德都很重视‘打七’的道理。密集的用功可以让我们在佛法上得到快速的提升。精进是对善法的勇悍的追求。对比在世间,我们杂染的外缘很多,心非常散乱,有很多牵挂,不容易生起对佛法非常强大的希求的心。但是我们在寺院里面,就能提起这样的精进力,所以精进这两个字是我们法会里面最重要的内涵。那么如何做到精进呢?一方面要让身心安稳下来。师父说过:‘身心稳定,自能提升。’我们只有身心非常稳定、非常安顿,我们才能得到心灵上的提升。特别是居士们刚从外面到寺院里来,要想办法尽快地适应寺院和法会的作息,这是我们精进用功的重要的基础。除了这个,刚才悟光法师也提到了,放下万缘也非常重要。要把世间所有牵挂的东西全都放下来,就像我向世间彻底告别了。特别是要做到止语,这样内心才能专注、寂静,寂静之后对佛法真正的体会才容易体验到。
共修,共字是指大众的共业,共修的力量是非常强大的。如果我们自己一个人在家里修七天是非常不容易的,比如过一会儿就想看电视、睡会儿觉等等。而在寺院里,一群人都跟着法会程序,从早到晚都在一起共修,你只要跟下来,都会得到很大提升,共修的力量是不可思议的。我们早殿里有一句话:‘大众熏修希胜进,十地顿超无难事。’大众共修对于我们身心相续的改变是一种关键的作用。
那么,法会期间我们都会修哪些科目呢?法会的课程表大家都看到了,很丰富,有早晚殿,每天诵四卷经,每天师父讲法1-2次,每天还有两次拜三十五佛忏,还有静坐、八关斋戒。所以法会上我们要修的的法类是很多的,我们该如何用功,如何用心,这是应该考虑的。早晚殿、诵经是修我们的专注力和念力,让我们在念诵的时候收摄六根,让心专注宁静,当然在专注的基础上,我们也可以随文入观,体会经文内涵。拜三十五佛忏是修忏悔,忏悔我们学法的各种障碍,比如说我们容易昏沉,一诵经就很困,这都是因为我们有业障,这些都需要净除。静坐也是提供我们的念力,在放松的状态下体会内心的宁静。我们每天受八关斋戒也是很殊胜,每天在持戒的状态精进修行的话,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提高念知力和专注力。八关斋戒本身的功德也非常殊胜,对居士而言,相当于过一天出家人的生活,功德非常殊胜。师父的讲法是我们都非常希求的,听法就是修听闻轨理,要让自己的内心与善知识所讲的佛法相应,把所听到的佛法与内心的相续结合,通过善知识的开示,让我们看到自己内心中的各种问题,通过闻思修,得到佛法上的提升。研讨就是要敞开心与大家分享心得,同时也能让我们对师父开示有更加深入的理解。所以,每堂功课都有其特定的意义。
法会是我们以法相会,我们来到寺院就是为了求佛法,我们要在这七天中多学法,多受用。七天在这里我们得到的,在世间可能需要几个月的。如果我们能真正做到放下万缘,就能获得最大的饶益。预祝大家在共修中一切顺利,法喜充满!”
晚19:20,法会的总前行正进行得如火如荼时,在金龙桥东北侧的法会挂单报到处,师父悄然出现了。
正在挂单的学员们顿时无比兴奋,纷纷向师父顶礼。师父亲切地问候大家,然后来到“十一精进共修法会”流程图、课程表和见行堂佛堂平面图三块展板前,认真地查看。法会义工前来向师父汇报,师父一直微笑着和大家交流……
十·一精进共修法会,期待着以法相会!